贾家这一次确实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毕竟京中个个官员都关着大门过自己的日子,再加上施粥成本高,基本没有人愿意出头。
“贾家这次倒是做了一回善事,”皇帝难得夸奖了一句。
次日便有太监带着圣旨到荣国府夸赞了一番,贾母知道后,顿时精神抖擞,也不怕冷了,带着贾府众人接旨。
“老大媳妇儿,这次你功劳最大,看来把管家权交给你是最合适的,另外,你再去买一批粮食,如今皇上将我们的举动都看在眼里,我们必须要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在皇上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贾母原本还愁怎么搭上皇上这艘大船呢!毕竟当初她们押错了宝,原本还想着靠王子腾,没想到被邢氏误打误撞得了皇上的褒奖。
“是,媳妇儿这就去办,”邢夫人也没想到一次施粥能得到这么大的赏赐,顿时也来了动力。
贾府一连施了十来天的粥,赚足了名声,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人跟着施粥,只不过并没有施太久。
皇上如今开始带头捐银子,让后宫缩减开支,朝堂上的大臣也象征性捐了一些,不过显然并没有多少诚意。
各地赈灾的银子还少一大半,逼得皇帝不得不动用强硬的手段。
将几个贪污受贿的官员都抄了家,杀鸡儆猴,剩下不少心虚的官员和当初的太子党生怕皇帝将刀悬在他们脑袋上,只能掏银子止住皇帝抄家的脚步。
当然,这样也彻底激化了皇帝与那些朝臣的矛盾,手段还是太过激进了,短短几日,让皇帝下罪己诏的呼声更高了。
“怎么,皇帝有空过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了?”上皇老神在在地看着皇帝。
皇帝看出他早已等着自己过来求助,但并没有开口,给上皇倒了杯茶递过去。
上皇对他这番做法还算满意,毕竟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态度,他最是了解那群老狐狸的本性,皇帝搞不定也正常。
“你的手段虽然够强硬,但是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不过嘛,如今这种情况,确实需要这种手段,”先皇看他不吭声,以为他受挫了,许是茶水不错,竟然夸了几句。
“父皇,儿子如今登基才没多久,往后怕是要叨扰您了,”皇帝如今也算能伸能屈,知道姜还是老的辣,而且先皇在位这么久,虽然还想着掌权,但定然更关心天下百姓。
“哼!你倒是学会服软了,这性子确实该改一改了,”上皇被儿子捧着自然受用,人年纪大了,就不喜欢孤家寡人,这成了上皇之后,儿子都没几个能过来看看他,心里自然不得劲,对皇帝突然过来,竟然是愉悦更多一些。
皇帝自然也会看脸色,陪着上皇用了晚膳,彻底将上皇哄服帖了,才得到几句提点。
第二日,上皇便召见了几位老臣,不知说了些什么,那些老臣离开后并没有再参与此事,少了他们的搅和,新皇自然也就没有太大压力了。
“李大人!你们怎么突然……”那些搞事的大臣见他们停手,纷纷询问。
“哼!你们一点风声也没收到?前些日子皇上去见上皇了,相谈甚欢,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吧,”李大人留下这句话便大步离开了,他们这些老臣行事如此嚣张,自然是仗着背后的上皇撑腰,只要上皇还在,那这对父子自然都不会任由对方夺权,他们也就更安全。
但上皇如今都发话让他们好好配合皇上赈灾了,他们如何能忤逆最大的倚仗,嫌命太长了吗?
他的话传达的讯号太大,让剩下的官员一时有些回不过神,谁也没想到皇帝向上皇示弱来化解这场危机,不过如今没了带头的人逼皇帝下罪己诏,他们也不敢蹦哒得太过。
没了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自然解决赈灾的速度也就快了许多,这场给百姓带来了很大伤亡的寒潮,总算是结束了。
朝庭救灾也算及时,没让事态发展得更严重,死亡人数并没有二十年前那场寒潮大,皇帝揪了几个贪污赈灾银两的贪官斩首示众,让百姓出了一口恶气,灾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来减轻百姓负担,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不满。
雪还没停,但寒潮过去之后,并没有之前冷,只要勤快一些,倒也不置于冻死,毕竟这么冷的寒潮都熬过来了。
覃明月在寒潮之后收到了邢夫人的来信,知道皇帝褒奖了贾府之后挑了挑眉,不过她可不觉得皇帝会放过贾府。
覃明月突然想到欠款一事,这次受灾肯定花费了不少,国库可还亏空着呢,这次之后皇帝也该计划着催债了。
朝中官员多多少少都欠着国库银两,若是贾府能够首先还完,这好感度肯定蹭蹭上涨,不过还只是想想,贾家若是敢开这个头,怕是要被那群大臣先扒了皮,贾母也绝不可能主动让贾家还债。
还是算了,贾家命数该如此,到时候她忙着捞人就是了,其他的她可没有义务管这么多。
这场寒潮带走了庄子里十条人命,大多是老人孩子,然而这已经是比较少的了,其他地方比他们庄子要惨得多,最少也有几十条命。
安葬完这些人之后,庄子才恢复了一些生气,渐渐能出来走动了。
今年过年确实没怎么热闹,如今没谁舍得再将仅存的粮食拿出来招待客人,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各过各的。
覃明月也没办太大,简单吃了年夜饭,又发了贾环和牛娃子压碎钱,给丫鬟婆子和小厮都发了赏钱,就没有什么活动了。
就这样,庄子上低迷的气氛维持到了开春,家家户户开始盼着积雪消融,能够播种新的粮食。
陆陆续续有人来覃明月这里租农具,庄子上渐渐热闹了起来。
覃明月原本打算过一段时间等春耕结束再到京城接诊,没想到庄子上很快便来人将她请了过去。
“赵夫人,这次春耕怕是要麻烦你了,”端王提前将覃明月请来,就是为了能赶在春耕前将早已收集成册的农耕事宜宣传出去。
先前因为寒潮的缘故没能开展,如今宣传确实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