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的伏击令关羽损失了千余兵马,最终顺利返回营寨的只剩不到一千人。
损失了近三千兵马,刘备心都在滴血。
勉强可以称作好消息的是,这不到一千人不太占地方,刘备只需小规模扩建营寨即可安顿妥善,避免了被袁尚钻空子的风险。
关羽撤军后第三日,长孙无忌到达甘陵。出乎刘备预料的是,刘虞的别驾从事赵祯随行到达甘陵。
“辅机见过主公。”长孙无忌恭敬行礼。
刘备脸上有肉眼可见的疲惫,强打精神问道:“辅机路途顺利与否?我不在青州,青州可还有宵小作乱?”
长孙无忌答道:“不劳主公费心,青州百姓安居乐业,世家大族十分配合张司马核查土地的工作,现在青州六郡的土地已经全部核查完毕。”
“世家吐出来得土地,全部用作屯田地,现已安顿妥当。”
刘备放心点头:“居正从没让我操过心,如此便好。”
长孙无忌继续汇报:“经过一段时日,您的名声基本传遍了中原地带,许多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投奔,张司马从中甄选了几位才华出众之人,拟了一份表,写有希望授予的官职。”
说着,长孙无忌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交给刘备。
刘备在纸上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刘馥、袁涣、黄权...
黄权,刘备看到这个名字时,愣了一两秒。
这些都是颇有才干之人,等冀州战事结束返回平原后,刘备得亲自抽空见见。
粗略扫视一遍,略作修改后,刘备将纸交给亲卫,令其送回平原。
简单汇报完青州的情况后,长孙无忌走到刘备身前,附耳道:“赵祯不知听了什么谣言,说主公意图谋害赵王,非要当面与主公对峙,我们拦都拦不住。”
“他是赵王的亲信,我们也不好来硬的...”
刘备眸中闪过异色,颔首道:“传赵祯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进入。
赵祯武力42,统帅59,智力88,政治91.技能宽仁少断:主政一方时,该地区文化发展速度大大增加,人才出现率大大增加,土地兼并加剧,行政效率降低。
赵祯面庞圆润,轮廓线条柔和,肤色呈现出一种健康且温润的色泽,一双眼眸深邃而明亮,他的眉毛平缓地舒展在双眼之上,给人以平和之感。
而现在,这张温和的脸上写满了愤怒。
赵祯见到刘备,先是恭敬行礼,确保礼数周到后才询问:“此前赵王拒绝大将军陷害安东将军的邀请,是有恩于安东将军。祯滞留青州多日,素闻将军仁义,为何今日却要谋害赵王呢?”
赵祯的怒火与失望不加掩饰,语气却并不强硬,反而给刘备一种委屈巴巴的感觉。
“您的族弟刘亘(刘恒),宽厚爱人体恤百姓,我相信被他仰慕的安东将军也是一名真君子。这其中想必有什么误会,莫非袁绍向安东将军传了什么对赵王不利的谣言,才让安东将军起了杀心?”
咱俩到底谁听了谣言?刘备无语。
赵祯嘴中的刘亘引起了刘备的注意,没记错的话自己那位族弟前几年还在云游天下,想来最近才到达青州。
那小子相当温柔,很受村中小孩的喜爱,当时听说他打算云游天下时,族中不少好男儿自愿随行,不知他们怎样了。
刘备解释道:“备并无谋害赵王之意,亦不曾听闻什么谣言,不知赵别驾从何处听说备欲谋害赵王?”
赵祯咬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赵王亲自写信告诉我你派出刺客刺杀赵王,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安东将军还要狡辩吗?”
“祯是来解除误会的,不是来同安东将军博弈的。”
这下倒解释了刚被刘备整顿好的青州为何会出现谣言,刘虞写信,与青州大小势力无关。
刘备眼睛瞬间瞪大,瞳孔急剧收缩,原本明亮的眼眸此刻布满了惊愕:“杀赵王对备有百害而无一利,我怎么会派人跑到常山郡去刺杀赵王呢?”
韦昌辉瞥了刘备一眼,暗道主公今日的神情为何这般夸张,往日里不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嘛。
赵祯陷入沉默,良久后抬头:“安东将军所言极是,但是赵王也的确写信于我...”
刘备伸出手:“不知备能否观看此信?”
赵祯犹豫片刻后答道:“此信乃祯手中仅有的安东将军可能谋害赵王的证据,不可交于您。请允许我念于您听。”
这个人有些城府,刘备腹诽。
自入帐起,除了最开始表现出愤怒外,赵祯其余时间内一直看不出喜乐,而且十分提防刘备。
不多时,赵祯念完信件,大致内容为刘虞府邸某天夜里忽然出现刺客,而后被刘知远擒获,一番审讯后刺客交代是刘备派自己来的。
刘虞得知后又惊又怒,特地写信给赵祯,要求对方询问刘备。
刘备听罢松了一口气,这很显然是一场栽赃陷害,不过刘虞没有完全中招,特地写信给刘备,说明还有挽回的余地。
真得罪死了,刘备收到的就不是刘虞的询问信,而是刘虞下令天下诸侯讨伐他的文书。
这算什么,袁绍的警告吗?
警告刘备刘虞现在在我手上,我能借助他号令天下诸侯,你最好掂量掂量继续帮助公孙瓒的下场。
刘备说道:“备对此事一无所知,绝对是有心之人意图抹黑在下。请赵别驾给备一点时间,备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赵祯点头,煞有其事道:“如此便好。赵王对安东将军向往已久,希望您能担负起兴复汉室的重任,您可莫要让他寒心啊。”
离开前,赵祯留了一句“勿忘吾君之恩。”
刘备揉太阳穴,心道这些新冒出来的人物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赵祯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意识到可能是袁绍在捣鬼,并且他提醒刘备不要站错队。
你跟刘虞都姓刘,你俩才是一家。
跟刘虞硬碰硬,在名声上对刘备一点好处也没有。刘虞真一纸文书下来,刘备只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