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被判斩首的消息很快传回高家,高家上下陷入慌乱,求爷爷告奶奶,将族中积累的金银打点出去大半,总算寻到人脉求见狄仁杰,又献上大把金银,希望狄仁杰能放过高富。
狄仁杰径直回绝,拂袖而去。
高家彻底没了希望,这时,一名族老说道:“家主二弟高昂,字敖曹,武勇过人,有项羽之风,或许有办法营救家主。”
高敖曹,北魏时人,高欢帐下将领,当时马槊天下无敌,时人比于楚霸王项羽。
当时鲜卑人普遍瞧不起汉人,却唯独惧怕高敖曹。高欢平时向将士们发号施令时用鲜卑语,但只要高敖曹在场,便改用汉语。
高敖曹有一次不经通报就想进入高欢府邸,守门人阻拦他,他当场开弓射杀守门人,高欢知道后也不责怪他。
宇文泰手下将领听闻对手是高敖曹时,都会万分谨慎,甚至会改变战略,避免与高敖曹正面交锋。
高敖曹武力100,统帅89,智力64,政治31.
高家族老正欲踏入高敖曹房间,却被一名十岁少年阻拦。
十岁的高澄身姿挺拔,面如冠玉,双眸明亮锐利,仿若藏着洞察世事的光芒,身着华服,气质沉稳,尽显高门公子的不凡与早熟。
族老第一次见如此俊朗的少年,一时颇为惊奇,见对方衣着华丽,更不敢小觑:“敢问公子,何许人也?”
高澄规矩行礼,答道:“在下乃辽东太守高欢嫡长子高澄。”
族老一听,吓出一身冷汗,竟跪倒在高澄面前:“小的不知公子亲临,失了礼节,还望公子责罚!”
东汉末年,东莱百姓为躲避战乱,大规模乘船逃往辽东,历史上太史慈就曾逃亡辽东避难。
今世由于太平天国分土地的政策,百姓又大量回流。
高敖曹便是逃往辽东又返回的一员。
高澄微微摇头,手指高敖曹府邸:“澄为高敖曹而来。其勇冠三军,阿翁甚是欣赏其武勇,希望他能为我父亲所用,特意派我度过北海招揽。”
高澄,高欢长子,俊朗过人,少年英杰,北齐世宗,遇刺身亡时年仅二十九岁。
这个人天才到了什么地步呢——十岁,独自出马,入当时敌视高欢的高敖曹营中,成功劝降高敖曹。
十二岁,与父亲高欢讨论国家大事,每次都对答如流并且详加剖析,丝丝入扣,深得高欢赏识。
十九岁,改革选官制度。
二十岁,编纂律法《麟趾格》并颁布天下。此律为隋唐律法的直接渊源。缺点是比较好色,给亲爹戴过绿帽子,甚爱小马拉大车。
巅峰高澄武力61,统帅86,智力93,政治96.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高长恭为高澄之子,今世变成了高澄的叔叔。
族老说道:“高使君看重族中小子,我高家甚是感恩。只是,族中家主为东莱太守狄仁杰所抓,族中有灭顶之灾,还需高敖曹指挥大局啊!”
高澄忙问对方事情经过。
待家主一五一十说完后,高澄脑中灵光一现,想出一个法子。
他抓住对方衣袖,制止对方寻找高敖曹:“您糊涂啊!您族里打点了那么多金银都办不到的事情,高敖曹刚从辽东逃回来,怎么可能有办法解决?”
“让高敖曹去见狄仁杰,万一被眼红高家繁盛之人利用,把高敖曹也送进去怎么办?”
族老听完陷入沉默,良久后竟泪流满面:“那该如何是好?可怜我族族长,尚且没诞下子嗣,他就、他就...”
高澄嘴角勾起笑意,轻拍族老衣袖:“若是想讨回之前打点出去的金银,我是没办法。但是想要赚钱、救下高富,我倒有一计。”
家主忙问:“是何计策?”
高澄微微一笑:“澄乃辽东太守嫡长子,此次前来,身边带有护卫百余人,皆是军中万里挑一的好手。”
“护卫领袖,就是辽东百姓大多有所耳闻的高长恭!而高敖曹武勇过人,若兼有高敖曹相助,必可成功劫法场。营救出公子后,当速度将公子带往摆渡口,送往辽东。”
“待躲过风头后,再接回高家不迟。”
高长恭乃军中大将,肯定不会被派来护卫高澄。高澄故意这么说,设法稳定高家家主罢了。
反正高长恭常以面具示人,十分容易模仿。
族老听罢,对高澄俯首再拜:“敢问公子,为何如此助我高家?”
高澄微微一笑,手指高敖曹房间:“爱惜此人本领为其一...其二嘛,要我出手相助,您还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族老心中一惊,小声问道:“是何条件?”
高澄拍了拍自己的战马:“我辽东贫瘠,却盛产战马,想用战马交易中原地带的丝绸等物。若你高家愿协助我卖马,我便出手助你!利润自然好说。”
高家族老也是人精,心里清楚高欢嫡长子都来了,绝对不仅仅是做生意这么简单。
族老一时陷入矛盾,背着刘备跟高欢交好,其中风险可想而知,可若不答应高澄的请求,族长就会...
“只是卖马的话,也并非不可。”族老最终下定决心。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搏一搏,说不定家族就此飞黄腾达了呢!
之后高家族老进入高敖曹屋中,向高敖曹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一番事情经过,高敖曹当即同意救援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