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锦衣卫信使早就眼巴巴地在等着了。
徐达那封信一到他手,立即被他收入袋中,一声元帅告辞,立即翻身上马向南狂奔。
徐达看得哑然失笑。
“锦衣卫看着挺威风,不过却不是一般人干的。”
实在不是他徐大元帅不招待人家,也不是他的大帐的坐椅有刺,恐怕是他背后的锦衣卫指挥使早有交待,他不敢耽搁片刻。
应天府的皇上恐怕也正在翘道以待,所以他们要马不停蹄速去速回。
因此经由锦衣卫之手接力传送的蜜信,其实传送的速度比平常的八百里加急还要快!
毕竟他们可是老朱让毛骧在明军之中千挑万选的精锐。
在远处的将士们看来,帐外站着的徐达手按剑柄,气势稳如三山五岳,他遥望大明应天府方向,目光深邃,忧国忧民。
想来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操碎了心吧。
却不知此时,徐大元帅其实是在一边目送着老朱的信使离开,一边在暗中吐槽着大明朝的洪武大帝呢。
“北边战事刚刚操心完,又要操心家事,嘿嘿……重八,看来你这个皇帝当得也不自在嘛。”
“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如今元朝已灭,天下大定,老子这个元帅也算是为中华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
“接下来,老子可要退休好好享受一下余生喽。”
不过,这徐大元帅也是人闲心不闲。
在暗中吐槽完老朱之后,一想到退休,以后可能要靠儿女的徐达的心思又转到了朱枫的身上。
心想那少年刚刚出山不久,定是尚未婚配,我那几个宝贝女儿正好有待字闺中的,不如我再修书一封回家让他们准备准备?
如此少年英雄,若能做我徐达的乘龙快婿,那岂不美哉?
这我可得快点下手,不然回到应天,军师、李善长、胡惟庸那三个老狐狸估计要和我抢。
想到这里,徐大元帅立即精神一振,快步走回大帐再次奋笔疾书。
信中徐达告诉家人,少年英雄风姿绝世,恐一回到应天,皇亲贵族朝中大员们皆要抢着结亲。
因此要家人早做准备,生怕慢了一步被人给捷足先登了。
信一写完,徐达立即召来两名心腹,吩咐道:
“此信非常重要,你二人带几匹快马,路上换着骑,见到驿站就补给,定要马不停蹄地给我速速送往家中交与夫人!”
“是,大帅!”
那两名徐家的家将受此重任,不敢怠慢,除了原有的战马外,二人又去挑了几匹好马带着上路。
骑着的这匹马累了,就换另一匹来骑,遇到驿站快速补给。
如此一来,速度虽比不上八百里加急,但也不会慢太多。
……
事实上,这件事还真不怪徐达小题大做。
因为正当徐大元帅心里打着小算盘,要收朱枫为乘龙快婿的时候,应天府内,还真的有不少人已经有这种心思了。
虽然他们对于朱枫,只闻其名,未谋其面!
但是,少年虽不在应天,然而应天府里,朝里朝外早就传满了少年那无敌的传说。
此时,大明朝之中包括大明军师刘伯温、右相李善长、左相胡惟庸在内,文武百官家里有女儿的,都已经暗中敲着小算盘了。
那些膝下无女的,甚至连小侄女都要连夜召见一下,看长得是否足够端正。
他们想的是到时万一被那少年英雄给看上了呢?
那尊贵的地位以及泼天的富贵岂不是要跟着来了?
……
应天府。
因大明定都于此,百姓感觉相当有安全感,故而皇城外的早市,早早的就有各行各业的贩夫走卒在张罗着他们的小生意了。
慢慢的南来北往的客人,赶集的乡下人也陆续出现。
早上人最多的,一般都是卖吃喝和早点的。
那些地方一般是市井小民们交流消息和打探消息的第一站。
“哎,你听说了没有?据说这回徐达元帅远征蒙古余孽,开始居然差点打输了呢!”
“不会吧,徐元帅可是我大明的百胜将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没听说过他打过败仗的呢。”
“他说的可是真的哦,我听一位在右丞相家干活的堂兄说,那天前线可是八百里加急连血书都送回来了哦。”
“血书!”
“你没听错,就是血书啊!”
“徐元帅亲自写的血书!”
“据说皇上看那血书时,手都抖了。”
“关键时刻,那金衣金甲的少年英雄杀向蒙古军中,无人能挡啊,据说连斩蒙古人十五员大将!”
“不会吧?这也太猛了!”
“你要知道我们大明的将士习惯步战,大漠骑兵作战没有优势啊。”
“那些蒙古人可是自幼骑马,我大明猛将之中,都少有人能与蒙古大将马战不败的。”
“能连斩十五名蒙古大将的,我大明现在的猛将之中无人能及啊。”
“真是厉害,简直是天神下凡啊。”
……
消息已经传到了民间。
自古以来,在朝为官之人消息是最为灵通的。
再加上那一天,满朝文武都在场,十一道八百里加急里的内容,早已经震惊朝野。
自古能当京官的人,大多都是无孔不入的人精。
徐达连发十一道八百里加急的那天,皇城内,太监宫女侍卫也早就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
而皇城外,文武百官国为那天几乎是天黑了才回到府中,如此反常之事,本就令那些官员们的家人和下人好奇。
满朝文将震惊之余,在回府之后,对于个中缘由个个皆是不吐不快。
然后看着家人以及家中佣人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神情,暗自得意着。
就这样,在皇榜尚未出时,此事便从文武百官那里开始,一传十十传百,便又从这些官宦之家的下人们,传到了市井间。
然后,再从井间里的贩夫走卒继续往外传……
一夜之间,整个应天府朝野皆沸腾了起来。
为此,坊间的说书先生们,更是整夜不睡,赶写出了一篇篇关于大明元帅北伐被困,少年英雄连斩元将,扭转战局,一战定乾坤的真人演义故事!
果然,这以朱枫为原型新编的故事一经说出,居然比以往所有的英烈传说都要受欢迎!
结果那些机灵的说书先生们赚麻了。
人们听得如痴如醉,而少年朱枫,在几百之内便成为了市井坊间,所有年轻人们都崇拜的英雄。
那些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们,甚至在连人都没见过的情况下,便已经芳心暗许了。
少年英雄,大明战神!
此时,皇榜已经发出,百姓自然也知道徐达元帅北伐大胜,即将班师回朝的消息。
但是具体是怎么打赢的,放出来的皇榜可细说不了。
民间如此热切,但朝中却更为疯狂。
此时,除太子朱标已经成年,可以替朱元璋处理排忧解难之外,其余的二十多位皇子皆未成年。
但便是这些十来岁却还未成年的皇子,对于漠北少年英雄连斩北元十五将,最后甚至斩下了蒙古大元帅首级的事迹最为狂热!
一开始,这些半大皇子们听到朱枫的事迹,认为徐达可能在吹牛。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人?
要知道,那些蒙古骑兵可都是骁勇善战之辈。
他们的将领可不是酒囊饭袋,哪有那么好杀?
更别说是北元蒙古大军的主帅王保保了。
此事定然有假。
其中定有猫腻。
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问遍了皇宫里的人知道的人,最后甚至还成群结队去找他们的大皇兄太子朱标求证。
在得到朱标的肯定之后,这些心高气傲的皇子们震惊了。
太子朱标不可能跟他们这群小皇弟们说假话。
之后,这群皇子们仿佛是经历了一场五雷轰顶的精神洗礼一般,只一夜之间,他们便将鲜衣怒马,纵横沙场无人能敌的朱枫奉为了偶像!
甚至当那些皇子得知朱枫是一身金盔金甲,手持一杆四百多斤的凤翅镏金镋之后,他们又嚷着要让他们的母后叫工匠给他们打造黄金战甲,以及凤翅镏金镋。
因为那是他们偶像——大明战神朱枫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