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慈云寺不远处的石门镇,则宛如一颗镶嵌于大地之上的璀璨明珠。
这座小镇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不已。
不仅如此,石门镇还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历经岁月沧桑沉淀下来的悠久历史更是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无论是漫步于古色古香的建筑之间,细细品味那份古朴典雅之美;还是尽情享受当地特色美食带来的味蕾盛宴,人们都能够深切感受到浓郁醇厚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毫无疑问,石门镇堪称一处令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
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柔和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地上。
用过简单而美味的早膳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的众人纷纷牵着马车缓缓地来到了慈云寺那庄严肃穆的大门之外。
此时,早已等候在此的慧清与慈云寺的住持慧能远远地望见了他们,随即快步走上前去迎接。
只见慧能大师双手合十,脸上洋溢着慈祥和蔼的笑容说道:“两位施主,贫僧代表整个寺院感谢你们亲手抄写的那些珍贵经书。此次路途遥远,还望二位多加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站在一旁的沐悦宁听闻此言,连忙也双手合十向慧能大师行了一礼,并谦逊地回应道:“大师言重了,这不过是小女子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而已。”
原来,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她与陆苗苗不辞辛劳地抄写了十几本经书,并将它们全部交由慧清师傅来处理。
对于她们来说,在这宁静祥和的慈云寺内抄写经书,不仅能够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同时也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善意之举。
就在这时,慧清师傅也迈步走到了近前,并微笑着递给沐悦宁一个仅有巴掌大小的古朴木盒。
沐悦宁见状,心中不禁有些惶恐,迟疑着不敢伸手去接这个盒子,嘴里喃喃说道:“慧清师傅,我并未有何功劳,实在受之有愧呀,不知这盒子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呢?”
面对沐悦宁的疑问,慧清师傅依旧保持着那份亲切的笑容,轻声解释道:“施主莫要担忧,这里面装着一串由菩提子精心制作而成的念珠。特意赠予施主您留作纪念,愿佛祖庇佑施主今后诸事顺遂、心想事成。”
沐悦宁听完之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从慧清师傅手中接过那个古朴的木盒,并诚挚地道谢:“多谢慧清师傅。”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一般动听。
慧清微笑着摆了摆手,表示不必如此客气。
紧接着,他又将另一个与之前相同大小、同样古朴的木盒递给了一旁的陆苗苗。
陆苗苗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不禁脱口而出:“慧清师傅,连我也有啊?”
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自然,二位施主本就如同一体,贫僧又怎能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呢?”慧清依旧面带微笑,温和地回答道。
陆苗苗虽然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手上的动作却是一点儿也不迟缓。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所赠送的物品必定是极为珍贵的宝贝。
更何况,这可是用稀有的菩提子制成的念珠呀,日后说不定就是难得一见的珍稀文物呢!
想到这里,陆苗苗心里暗自盘算着一定要好好珍藏起来,将来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此时,陆苗苗相识的几位小姐妹也纷纷走了出来,前来为她们送行。
大家相互拥抱,依依惜别,说了许多贴心话儿。
在这难舍难分的氛围之中,陆苗苗和沐悦宁终于登上了马车。
随着车轮滚动,马蹄声响彻山间小道,马车渐行渐远。
而在山门口处,直到此刻方才缓缓走出两道身影。
定睛一看,原来是昱亲王萧逸景以及他的贴身影卫行一。
只见萧逸景负手而立,目光遥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口中喃喃自语道:“我会追上你的,一定……等着我。”
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
行一听后,不禁皱起眉头,小声嘟囔道:“王爷啊,您为何不直截了当地向沐姑娘表露自己的真心实意呢?
要知道,这世间优秀的男子可不少,万一哪天沐姑娘被其他男人给抢走了,那您又该怎么办呀?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她投入他人怀抱吗?”
萧逸景听到这话,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有些阴沉,他很是不满地斜睨了行一一眼,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哼,你这家伙懂得屁!本王行事自有分寸,还用不着你来多嘴!”
说完,还略带鄙夷地翻了个白眼。
(ー_ー)!!
行一见状,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反而提高音量说道:“哎呀,王爷,您怎么能说脏话呢?这样可不太符合您尊贵的身份哦。”
然而,他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脸上却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显然并未将王爷的斥责放在心上。
其实也难怪行一会如此大胆,毕竟他与萧逸景可是自幼一同长大的伙伴,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无比,犹如亲生兄弟一般。
平日里,他们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而萧逸景对待行一也是视如手足,从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对其有所怠慢或疏远。
所以,在行一面前,萧逸景往往会放下王爷的架子,展现出真实且随性的一面。
只不过在外人面前时,行一还是会恪守礼节,对王爷表现得毕恭毕敬、唯命是从。
“行了,别嘴贫了,赶紧收拾收拾,咱们马上就得动身了。”萧逸景微微压低声音向身旁之人嘱咐道。
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与专注。
“好嘞!”行一应声答道,语气中充满着干劲儿。
只见他迅速地回房整理起行囊,动作娴熟而利落。
没过多久,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彻在慈云寺后的山林间。
两匹身形矫健、毛色乌黑亮丽的骏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
马背上,两名身着黑色劲装的男子英姿飒爽,他们手中的马鞭高高扬起,然后狠狠地抽打在马臀之上,催促着坐骑加快速度向前飞奔而去。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道路上,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正缓缓前行着。
车厢内,陆苗苗满心欢喜地与坐在对面的沐悦宁分享着自己之前成功复制的成果。
“悦宁姐,快瞧瞧这个!这可是世间罕见的孤本呢!我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特意为你复制出来的哟!”陆苗苗满脸得意之色,像个孩子一般将手中的一部经书小心翼翼地递给沐悦宁,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沐悦宁接过经书,定睛一看,原来是那部赫赫有名的《佛说三十七品经》。
这部珍贵的经书乃是由人工精心抄写而成,被工整地书写在一张长长的纸张之上。
其长度竟然超过两米,而宽度却仅有二十多厘米,显得极为狭长。
整部经书所用字体皆为端庄典雅的隶书,每一个字都如同指甲盖般大小,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总计有一百四十三行半之多。
这部古老的经书中存在着众多神秘的古字,它们的写法在漫长岁月的流逝中逐渐销声匿迹于后世。
然而,正是通过这部珍贵无比的佛经写经卷,人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到华国文字发展与演进的奇妙历程。
这部佛经写经卷所蕴含的价值堪称无价之宝。
其不仅在学术领域具备极高的文献价值,可以作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学以及历史的重要依据;
而且从文物角度来看,它也是不可多得的珍稀宝物,每一页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古人的智慧结晶;
更不用说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宛如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后人得以领略先人的思想精髓和精神风貌。
沐悦宁满心好奇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这部经书。
她回想起自己在后世人来人往的金陵博物馆里,仅仅只是匆匆瞥见过印刷版的相似之物,但眼前这亲手触摸到的手写真迹,却给她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受。
那些笔画间流淌着的古朴韵味,似乎正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沐悦宁爱不释手的研究着这些古文字,突然马车一个颠簸,差点把经卷撕破,吓得她赶紧把经书推回给陆苗苗,“先放好,这路不平,容易毁坏了这难得的珍品,等到了安稳的地点再细看,”
“哎呀,没事,我已经复制了好几份呢,要多少有多少,你放你那里吧。”陆苗苗挥挥手满不在乎的说。┐(′-`)┌
沐悦宁这才想起来自己也是有空间的,一时情急之下居然忘了。(ー_ー)!!
只见她眼疾手快地将那本神秘的经书迅速收入到空间之中,仿佛生怕它会凭空消失一般。
然后,她轻轻地拍了拍手,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决定等到有闲暇之时再来仔细探究这本经书所隐藏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