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贯府的追魔儒术,是你所创?”
悬镜司金镜千户陈平安,一脸震惊地盯着宁浩,心神大为震动。
什么是儒术?
意思是大儒所创造的术。
纵观大禹儒道这么些年,所有儒术,皆是出自大儒与亚圣以及圣人之手。
还从来没有过,读书人能够自创儒术的。
还是难度极高的追魔儒术。
宁浩没有否认,点头道:“是,不过学生此前并不知道会成儒术,学生只是想解决盯上我的魔修,不想寝食难安。”
“大才!”
陈平安忍不住夸赞道:“本官这一生遇到的读书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记不住任何一个人,只有你……让本官动容,你必将在本官心中有一席之地!”
孙兵眼睛一亮。
头儿陈平安眼高极高,师从大禹半步武圣兵部尚书洪武,更是悬镜司曹公的心腹之一。
能够被陈平安认可的人,那么有极大的希望,名字可以在这些大人物的耳中出现。
宁浩也没想到陈平安的反应这么大,连忙抱拳行礼:“大人谬赞,能入大人法眼,已是学生的万般荣幸……”
“你是武夫?”
陈平安突然开口问道,眸光闪动,生出几分爱才之心。
“是武夫,又是读书人!”
宁浩认为儒武双修并没有什么不好,见陈平安眉头微挑,便知道这个答案让他不太满意,接着说道:“读书人存圣人于心中,修身治世,开天下太平。”
“武夫存武道于心中,力大无穷,拳镇山河,护佑社稷,文武之道,同出一源。”
“读书人练武,强健体魄,武夫读书,知晓圣人理学……”
宁浩认为读书跟修武都是很好的路子。
读书不贬低武道。
修武不贬低读书。
“哦?”
陈平安惊讶地看着宁浩,突然笑道:“自大禹重文轻武以来,在读书人眼里,武夫从来都是粗鄙和莽夫的代名词……读书人自视甚高,瞧不起武夫。”
“而在武夫眼里,百无一用是书生。”
“像你这般,将文武之道说成同源的,还是本官第一次听到,但不无道理……”
“读书修儒,斩妖除魔,是为天下太平。”
“炼体修武,斩妖除魔,同样是护佑苍生社稷。”
宁浩静静地听着。
作为南湘府的悬镜司最高长官,其身份地位实际上要远高于知府和学政两位地方主官。
因为陈平安不受两位主官限制,而他却能够监督知府和学政。
“宁学士,我悬镜司招人极为严格,祖上三代要查,但凡有过案底皆不可录用,且还必须是武夫,但孙兵对你极为推崇,而你也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创追魔儒术,乃是魔门克星,本官决定不拘一格降人才,招你为悬镜司悬镜人,可愿意?”
陈平安原本对宁浩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纯粹是为贯府的追魔儒术而来。
但谁知道,追魔儒术就是宁浩所创。
并且一日之间,就揪出了藏身在应阳县的魔修旗主以及魔门弟子。
这样的人才,哪怕是书院和圣院不让,陈平安也有争上一争的心。
宁浩有些犹豫。
进了悬镜司,那就相当于成了锦衣卫,与科举入仕相比,这是踏入捷径。
甚至将来还能走向京城,在朝堂之上聆听圣言。
宁浩是个穿越者,还从来没见过皇帝是什么样的……
见宁浩还在犹豫,一旁的韩子立早就激动的浑身发抖,他轻轻地扯了扯宁浩的儒袍,附耳道:“快,快答应下来!”
“这可是千户大人的招安,你知道陈大人什么来路吗?兵部尚书洪武是他的师父,更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悬镜司曹公的心腹,成为他亲自招安的悬镜人,比正常科举升迁快多了……”
“成为悬镜人,你照样可以科举,获得更好的资历。”
“而且有一点,各大书院每年都有学士去悬镜司历练的要求,唯有书院天骄,才有资格获得历练,想去都去不了……”
韩子立生怕宁浩拒绝或者犹豫,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许多读书人做梦都不敢想的。
悬镜司每年都需要书院的学士进入悬镜司历练,为什么不知道招收学士?
因为悬镜司的要求特别高。
像他和王腾几个四大天王,以及方晴雪……也没资格入悬镜司的法眼。
只有临时当悬镜人的份。
而悬镜司的历练经历,也将是科举入仕的加分项。
你跟悬镜司的人这么熟,将来为官一任,还怕跟悬镜司发生矛盾?
那不就成了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宁浩本来还有些犹豫,见韩子立这么说了,哪里还会犹豫,果断说道:“学生愿意……不过书院那边……”
“哈哈!”
孙兵笑道:“今天本官过来,就是来处理魔修旗主的事,既然魔修旗主周伯远被你解决,那本官就陪你上山……”
“相信树德书院的夫子,不会拒绝,毕竟……这是你的前程大事!”
宁浩这才放下心来。
书院夫子和院长对他很好,这次还下山帮他撑腰,要是不辞而别,未免太让人心寒。
所以此事还是要跟大夫子和院长商量好才行。
陈平安微微颔首,吩咐道:“孙兵,宁浩学士就暂在你永安州悬镜司麾下,好好带他。”
“卑职明白!”
孙兵抱拳领命。
而这时候,宁浩也将悬镜司银镜交还给了孙兵,算是完成交接。
肩膀上的担子一松,宁浩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说真的。
上辈子没有当县令的经验,还真的是如履薄冰,也多亏城中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什么时候上山回书院?”孙兵主动询问。
“就今天吧!”
宁浩想起了系统的每日任务,其中就有夫子对答,得上山完成。
顺便揪出藏身在书院的未来魔道巨擘,将其击败诛杀,彰显天道报应。
三十年后的魔道巨擘,宁浩肯定不是对手。
但是在他还是‘新手’阶段击败诛杀,这毫无难度。
“好!”
孙兵旋即向陈平安告假,陪宁浩上山搞定书院夫子和院长。
正在翻阅卷宗的悬镜司千户陈平安,自然没有意见。
他越看卷宗,越觉得宁浩是块不可多得的璞玉。
关于蔡成章这个案子的推演简直神了,让办案人员代入当事人,进行推演。
再根据推测出的结果逆推……寻找证据完善推测,最终形成闭环,圆满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