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他们的钱是否清白,但对丰泽园而言,这些客户的流失将影响深远。
丰泽园定位于高档餐饮服务场所,客户都是非富即贵。
正是依赖他们才支撑起高昂菜价,请得动那些一流厨师。
如果这些客源大量流失,饭店经营必然大受影响。
即便在旧社会时会有新兴的富人涌现,但在新制度倡导的平等之下,很难期待有同等富裕的新客源出现,这使得平民消费层次根本无法支持丰泽园继续留住名厨。
“把王师傅、陈师傅、田师傅、吴师傅还有黄师傅请过来。”
他打开门对不远处一个小伙计说。
伙计立刻去通知人手。
“请几位师傅看看这个文件。”
众人一进入店内,他揉了揉眉心,指着文件。
看完之后,田师傅率先开口:“这合营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以后到底是公办还是民办了?”
尽管陈焕章、田正业、吴茂典以及黄明远几位大师傅虽然读书不多,但还是认得字,只是不太理解文件中的具体涵义。
“咱们今后的工资是由国家发还是依然由园子发放?”
“那么今后这院子是听栾掌柜的,还是公方经理来拍板呢?”
几位大厨心中充满疑惑,忍不住开口询问。
公私合营的事对他们而言是头一回听说。
他们实在不明白好好的丰泽园为什么突然要推行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就是指官方与丰泽园原先的股东们共同管理经营。”
“你们可以把官方视作最大的一股力量好了。”
“既然是官方占比最大,那显然得遵从公方经理的意见吧。”
“至于你们的薪资福利之类仍然按照现状在园子内部发放,并没有太大变动。”
栾学堂解释道,然而连他自己也未能完全理解这公私合营到底有何实质影响。
“若是一切照旧的话,那就维持现状得了,何必要进行什么合并呢。”
“对啊,这样很好了,我们都按部就班做事情不就行了吗。”
黄明远、田正业等几位大厨表达着各自的立场。
作为丰泽园的资深成员,大家比谁都了解栾学堂在园区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无人能及。
虽然每次有成绩的时候,栾学堂都会归功于厨师团队的努力;然而丰泽园得以有今天的成就确实是由于栾学堂的智慧与努力,是他吸引了这么多优秀的大厨加入,并把饭庄办得红红火火的。
得知实行公私合营后会有更大权利的公方经理出现在上方领导位置,他们感到很不满。
而栾学堂无奈地摇头:“这毕竟是国家的规定,我们必须遵守执行。”
他同样并不乐意公私合营这一模式,但也清楚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且无法逆转的趋势。
对于现在的栾学堂来说,他更加在乎如何把丰泽园的品牌发扬光大而非仅仅看重赚多少钱。
然而他担忧的是公私合营是否会影响丰泽园的地位。
据栾学堂所知,部分重要老顾客已离或准备撤资。
此外一些原有的私人股东已经将股份出售给官方,并没有因为认同而是为了脱身而去的成分居多。
如果这些重要的长期顾客流失却没有新鲜血液流入市场,那么丰泽园衰败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受到影响并非只限于丰泽园,其他的名店也会面临相似的局面。
“我忧心忡忡的是这种情况会对未来产生哪些影响”
,“许多老顾客正在或者准备离开我们。”
今日召集各位过来就是希望一起商量解决之道。
栾学堂对着众人认真说道,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我想和大家一起思考下应对措施,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共渡难关。”
听完栾学堂的话,几位资深师傅都陷入沉默。
他们和丰泽园一同经历了无数风雨。
在旧社会及倭国占领时期的四九城,这些老伙计都亲身经历过。
即便那个时代的丰泽园步履维艰,但它依旧是官场显贵用餐的首选,因此依然稳居四九城餐饮界的龙头地位。
然而,在新社会环境下,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改善了不知多少倍。
但这样的变化对像丰泽园这样定位高端的老字号餐馆来说,却未必是好消息。
毕竟这里原本就不面向普通大众。
“王师傅,你有何想法?”
栾学堂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建设,苦笑了一下问道。
“当初你只愿签下半年合同,是不是早料到了这种情况呢?”
他想起当年王建设坚持只能签下半年合同,声称要看情况续签。
当时以为王师打算随时跳槽,故而再三挽留希望他长留在丰泽园。
之后察觉到他对丰泽园的真心认同后提出续签提议时被他拒绝,那时还不能理解,现在想来,王建设早已预见。
“确实想到了这点!”
王建设坦诚地回答:“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像我们这样的老字号饭庄迟早也会变为普通餐饮场所。
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绝不可能如从前那般了。
同时未来没有那么多富贵人家,客流量锐减,自然用不了这么厨师。”
几位老师傅听了王建设的话都坐不住了——田正业、吴茂典与黄明远等人感到一阵恐慌。
他们清楚就算丰泽园缩减人手后,以他们的水平应该还能留下一些人,但如果真变成一家普通饭馆,他们也不会甘心留下来。
“王师傅,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栾学堂问道,心里知道这些分析是实情。
他也因不少好友接连离开,动起了退念。
虽然不舍丰泽园这个地方,但是局势已然不是个人能够逆转的。
他最舍不得的除了这家饭店就是眼前这位厨艺卓越得让人惊叹不已的人——王建设了。
王师傅的技术已经远超以往他见过所有名厨,包括康远桥和葱烧海参绝活的曾念安等。
他从未见识过一个厨师能够把各类菜肴驾驭自如甚至外国菜肴也做得如此精妙传神。
如果王建设随他一起去香江或国外,以他的能力,肯定能创办一家远超丰泽园声誉的餐厅。
到那时,他们不再仅仅是全国知名,而是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