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在朱江前世,这是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
在滇缅一带,因为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在公路和汽车运输没有普及的地方,马帮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在滇缅一带,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是西藏墨脱县,墨脱县在2013年通车之前,都还有马帮从事运输。
现在,尽管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已经修通,但在缅北和云南,大多数地方还是不通公路,马帮还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就会产生贸易,就需要运输,不同的环境,就会出现相应的运输方式,在大西南和缅北,和这里的环境相适应的就是马帮。
马帮有两种,一种是商家自己养的,专为自家运送货物,一般意义上的马帮,是社会上的马帮,专门为他人运输货物,因运输工具是骡马,马帮也可以叫做骡马运输公司。
因为当地土匪横行,路途风险极大,马帮出行必须要携带武器,所以马帮是运输公司和镖局二合一。
第二天一早,朱江带着众人 ,一路打听着,寻找马帮而去。
出发前,朱江叫大家把军服上面的领章和帽徽都取下,既然现在已经是自卫队,就不能再打国军的旗号了。
以后还得自己制作服装。不过那是以后的事。
朱江带人向腊戍的居民打听,居然发现腊戍附近的马帮还不止一家。
这也正常,腊戍是缅北的交通枢纽,不可能只有一家运输公司。
他们选择向最大的一家马帮走去。
这家马帮姓杨。
杨家马帮在腊戍城以南二十里左右一个村子里,一条大路从村边经过。
杨家马帮其实是一个庄园,几乎占据了村子一半的范围。
朱江带人来到庄园门口,见庄园门口有两个武装人员值守。
守门的看到朱江一行,大声说:“你们是什么人?来这干什么?”
“来这里当然是找你们老板做生意啊,麻烦给你们老板通报一声。”
“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们去告诉锅头。”
朱江知道,锅头就是马帮的头领。
一会儿,门卫带着一个人来到门口,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这人的声音:“是哪位老板亲自前来鄙帮,杨某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边说边拱手。
朱江看这位马帮锅头,中等身高,肥头大耳 ,一脸慈祥的样子,说话中气十足,声音洪亮。
朱江对着这人,也拱手示意,说:“鄙人姓朱,是果敢民族自卫队队长,今天前来,是找杨锅头做个生意。”
杨锅头听了,愣了一下,说:“果敢自卫队?你们和老街杨家是什么关系?”
朱江说:“此果敢非彼果敢,我们和果敢杨家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果敢,是指缅北的汉族。我们也可以称为缅甸汉族自卫队。”
杨锅头问:“你们是国民党的军队?”
朱江说:“我刚才说了,我们现在是缅甸果敢民族自卫队。”
杨锅头听了,面露一种难以捉摸的笑容 ,说:“好,不管你们是什么身份,到我这里,都是我的客人,请进。”
朱江见这人豪爽大方,对他心存好感,于是主动说:“我这些弟兄,就不进去了,带着枪怕吓着人,麻烦给他们送点茶水就行。”
杨锅头见朱江这样,也对他很有好感,挥手安排手下操办。
杨锅头将朱江引入庄园,一同朝庄园里面走去。
庄园占地面积极大,里面房屋众多,人员嘈杂,可以看到一排排的马棚和里面的骡马。整个庄园一片繁忙的景象。
杨锅头将朱江引到庄园里面一栋建筑,里面的建筑另有围墙和外面隔开,形成庄园里的内部院落。
里面院落也有几栋房屋,房屋之间都是树木,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这让朱江想起果敢杨振材的土司府。
但杨家庄园更大,而且,杨家庄园分为生活区和工作区,工作区就是马帮经营场所。
这庄园的规模和格局让朱江对杨锅头刮目相看。
杨锅头将朱江带入会客厅,安排下人上茶。
杨锅头请朱江喝茶,然后说:“朱老板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也应该不是云南的,请问朱老板祖籍何处?”
“祖籍湖南,不过现在嘛,我就是缅北果敢人。请问杨锅头和果敢杨家是否有渊源?”
“没有任何关系,不过碰巧一个姓。”
“杨锅头在马帮一行大名鼎鼎,不知杨锅头,你们的马帮一般跑哪些地方?”
“凡是公路不通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到。东到镇康,西到曼德拉,北到密支那,南到泰国,我们都去过,最远往西北去过印度阿萨姆。”
“佩服,那您可是缅北活地图。”
“干这一行,熟悉路线是生存的关键。跑多了,也就熟悉了。”
接着说:“朱老板说要和我做生意,请问是什么生意?”
“一批货,从腊戍运到青龙山。路程不远,就四十多里地。”
“什么货?”
“杨锅头对货没有什么禁忌吧?”
杨锅头说:“什么货都可以送,但不同的货风险不同,佣金自然也不同。”
“这个当然。实话说,这批货是军火。”
杨锅头问:“有多少箱?”
朱江说:“大约一百箱。具体箱数还要现场清点。”
杨锅头说:“那得要几十匹骡马,十多个马脚子,军火是风险最大的货,这趟运费至少这个数。”
杨锅头伸出右手,握成拳头。
朱江知道他说的意思是十根金条。也就是“小黄鱼”。
这当然不是一个小数,但相对于货物的风险和重要性,这个价格并不过高。
“成交。请问运费什么时候交?”
“先交一半作为定金,剩下的事成之后再付。”
“我马上叫人先付定金。钱在门外弟兄的身上,我们出去时即刻交付。”
“好,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装货?”
“随时都行。”
杨锅头说:“四十多里路,要两天时间,今天就出发,明天下午就能够到达,那就马上准备。我这就安排。”
于是朱江离开会客室,来到庄园门口,等待马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