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目光如炬,望着郭猛,突然大喝一声,大刀如猛虎下山,直取郭猛。郭猛不慌不忙,长枪一抖,化作点点寒星,迎向大刀,顿时火花四溅。
郭猛的枪法行云流水,变化无穷,李成桂的大刀大开大合,每一击都势大力沉。
战斗中,郭猛依然不断试图说服李成桂投降:“李将军,何苦为了一场注定的败局,枉送了性命!”
李成桂的回应则是更加凌厉的刀法:“贼寇,你等如何能懂,有些东西比命还重要。”
毕竟年龄大了,毕竟心态变了,李成桂逐渐没有了一开始凌厉的攻势,只剩下招架之功,郭猛则是越战越勇。
他卖了个破绽,急于取胜的李成桂大刀直逼郭猛面门,郭猛长枪一转,巧妙将大刀带偏,随即长枪如电,直取李成桂咽喉。
力竭的李成桂早已无力躲闪,被长枪点中要害,身体一震,大刀脱手,整个人摔倒在地。郭猛立刻收枪,上前欲扶。
李成桂摆了摆手,操着不太纯正的汉语道:“你们赢了,但我李成桂,宁死不降。”
郭猛不肯放过最后一丝机会:“李将军,王俣宠信妖妃,昏庸无道,加入梁山,定然能再还高丽一个清平世界。”
李成桂道:“你不懂,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挽回,我李成桂宁愿死在这片土地上,也不愿背上叛徒的名号。”
郭猛有些难过,知道今天李成桂一心求死,但对于这样真正的战士,他却不忍下手,突然李成桂又问道:“我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希望你能帮我。”
“将军请讲。”
“你叫什么名字,我不想死了都不知道,我是输给了谁。”
“梁山泊郭猛。”
“好,好,好。”李成桂大叫三声好,突然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光一闪,身体缓缓倒下。郭猛反应不及,只能看着李成桂就此殉国。
他的眼中映出了开京城的晨光,那是他一生守护的地方,也是他最终安息的地方。
梁山军再次展现了非凡的战斗力,而随着李成桂战死,投降的士兵越来越多,太阳还没照到开京城墙时,就已经换上了梁山的旗帜。
城中的百姓在昨晚都胆战心惊,但没有任何人将他们驱赶,仿佛外面的事情和他们无关。
郭猛吩咐军士厚葬了李成桂,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吴用曾经提议,将李成桂的首级斩下示众,但郭猛否决了,一来是他敬重李成桂,二来是李成桂在高丽国内威望极高,如果羞辱李成桂,势必激起高丽民众的抵抗意志,对自己大为不利。
至于威慑敌军方面,李成桂已经死了,已经足够高丽国吓破胆了,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看到秋毫无犯的梁山军,再加上蒋敬特意从金州城带来的降兵说着金州城现在的生活,百姓自然对此也没有多大的抵触。
厚葬李成桂这一招,实在是高明,所有人都相信梁山军不是暴虐无道的军队,这也给梁山军打扫开京战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郭猛将城内治理的任务交给了公孙胜。开京城的府衙成为了梁山军的临时驻点,城门和主要街道都设置了哨兵,防止盗贼和不法分子趁乱作乱。同时,公孙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惩那些抢劫、纵火和伤害居民的行为。
李逵嚷嚷着要喝酒庆贺,毕竟攻下了开京城,目前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庆州、江陵,接着就能直达高丽国的都城王京了。
郭猛只是吩咐了不许喝醉,不许骚扰百姓,只许喝一个晚上,自己便回到营帐中,和晁盖、宋江、吴用、蒋敬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下一个城池庆州,蒋敬则是表示无须担心,守城的裴正恩是王温的手下,在王温的授意下,随时准备归降,不过只需要准备一个头领去接管就行,真正的难度是在后面的江陵和王京。
郭猛听到这个顿时放心了许多,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养。而根据他的指示,李应和蒋敬也在不断补充兵源。
他们招揽的重点是那些汉人血统,曾经因为在大宋犯事被发配过来的,或者是那些汉人的后裔,郭猛的梁山军秋毫无犯,甚至乐于帮助百姓,这一点比高丽国的军队还要强上不少。
在被高丽王室多年的剥削压迫下,这些百姓早就不堪其扰,对于梁山的行为他们当然乐意。
在高丽的皇宫里,一封急报送到了王俣的手上,本就提心吊胆的王俣看到李成桂以身殉国、开京城破的消息,顿时吓得晕倒在宠妃裴秀贤的怀里。
“御医!御医!”裴秀贤的喊声回荡在高丽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