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浣碧就醒了过来。
她站在景阳宫后殿的院子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有些烦躁。
她不停地走来走去,试图理清昨天甄嬛告诉她的计划。
然而,无论她如何思考,总是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她总觉得甄嬛还有些事情瞒着她,但是她又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
其实,浣碧是有私心的。
虽然,昨天她答应了甄嬛,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完全信任甄嬛。
甄嬛让她挑选一个出身低微且备受打压的小宫女作为帮手,但浣碧并不愿意这样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的目光落在了远处正在扫地的宫女丹珠身上。
丹珠是玉环投靠敦肃贵妃被牵连贬入辛者库为奴之后,内务府重新安排到景阳宫的。
当时的主位祺嫔嫌弃她年龄太小,便把她分配到后殿来侍奉浣碧。
丹珠刚来的时候才十四岁,身材瘦小,面容也十分普通,在众多宫女中毫不起眼。
别看如今浣碧不得宠,但是她在入宫之前,父亲甄远道私下里给过她二百两的银票。
后来她成为嫔妃之后,收到雍正的打赏也不在少数,再加上她投靠年世兰时得到的赏赐,这些财富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因此,对于一个曾经是奴婢出身的浣碧来说,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艰难。
浣碧轻轻地招了招手,对着桌子旁边的丹珠喊道:“丹珠,你过来。”
丹珠听到声音,立刻快步走到浣碧身边,恭敬地问道:“小主,您有何吩咐?”
浣碧看着眼前的丹珠,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意装作关切的样子问:“丹珠啊!你家里可还有家人吗?”
丹珠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回答道:“回小主的话,奴婢的父母在奴婢幼时就去世了,家中再无其他亲人。”
浣碧一听,心中暗自高兴,心想这正是她想要找的人。
于是她故作同情地说:“真是可怜,你在本小主这里伺候倒是委屈你了。”
丹珠连忙摇头,感激地说:“不委屈,小主对奴婢很好,从不打骂奴婢。”
浣碧微微一笑,拍了拍丹珠的肩,意味深长地说:“丹珠,你也知道我只是一个官女子,给不了你什么好的赏赐。”
“但是本小主这里有一份更好的差事,不知,你可愿意?”
丹珠惶恐地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还请小主明示。”
浣碧端起精致的茶盏,优雅地抿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用手帕轻轻擦拭嘴角。
接着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看着丹珠,语气严肃地问道:“你应该清楚,本小主是如何成为皇上的嫔妃。”
听到这里,丹珠脸色一变,急忙跪地请罪道:“小主,您误会了,奴婢绝无此意啊!”她的额头贴在冰冷的地面上,身体微微颤抖着。
浣碧见状,心中暗喜,觉得丹珠已经上钩,于是语气缓和下来,温柔地说道:“本小主知道,你不用怕,快起来。”
丹珠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低头站在一旁,等待浣碧的下文。
浣碧继续说道:“你知道的,本小主如今容貌已毁,自是不会再被皇上召见了。”
“可在皇上身边,总要有一个能随时和皇上说的上话的人。”
“所以,本小主有意扶持你,不知,你可否愿意啊!”
丹珠听后,心中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深知浣碧的心思,却又担心这只是一场考验。
于是,她支支吾吾地说道:“奴婢,奴婢……”
浣碧看出了丹珠的顾虑,安慰道:“别害怕,本小主不是故意试探你,而是真心的。”
“你只需要告诉本小主,你是否愿意接受,如果你愿意,本小主将全力支持你。”
“如果你不愿意,本小主也不会怪罪于你。”
丹珠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抬头看着浣碧,坚定地说道:“小主放心,奴婢愿为小主效犬马之劳。”
浣碧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和盘算,浣碧也是如此。
她虽然询问过丹珠的家人,但却从未深入了解过丹珠的家世背景。
如果浣碧能够再细心一些,或许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
丹珠并非普通人家出身,而是汉军下五旗包衣出身,本名为\"林丹珠\",而丹珠的家族叔伯,曾有过让她成为皇帝嫔妃的打算。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首先,丹珠的容貌并不出众,这使得她在竞争激烈的后宫环境中显得相对劣势。
其次,家族也意识到要想让丹珠成为后宫的嫔妃并非易事,需要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因此,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个想法。
尽管如此,丹珠从小就深知家族对她的期望和压力,她明白家族希望她能复制乌雅氏一族的辉煌成就。
因为在康熙朝时期,后宫中有许多来自包衣旗的嫔妃,她们地位显赫,备受宠爱。
这些成功案例让丹珠心生向往,渴望在宫中崭露头角。
然而,当丹珠真正踏入后宫时,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她目睹了宫中嫔妃们的容貌,自知无法与她们相比,这一切让丹珠感到无比失望,她渐渐失去了自信。
最初,丹珠本想进入苏蓁蓁所在的宫殿当差,因为那是皇帝经常去的地方,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但由于丹珠在内务府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最终只能被分配到景阳宫。
这里相对较为冷清,很少得到皇帝的关注。
面对这样的命运安排,丹珠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
好在,祺嫔这里皇上也经常来,丹珠是准备好好伺候祺嫔的,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被分到了浣碧的住处。
原本,丹珠是不愿意伺候浣碧的,没想到,今日居然有如此大的收获。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赶忙拿起桌上的笔墨,书写了一封信件,又贿赂了一些银子,让可以出皇宫的小太监带到林宅。
浣碧在打定主意后,决定亲自教导丹珠,她先将手里的一些现有饰品和衣裳让丹珠换上。
丹珠看到这些衣裳首饰,觉得无比寒酸,她当初在家时,用的东西都比这些好。
“这是什么破衣服啊!”丹珠在心里嘀咕,并用眼神,嫌弃地看着手中的衣物,眉头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她倒是没有表现的如此明显,毕竟,浣碧就在她的身旁。
丹珠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渐渐发现经过精心打扮后的自己竟然也别有一番韵味。
虽然,身上的衣服比不上家中的奢华,但却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她知道,想要得到皇上的宠爱,光靠外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浣碧和甄嬛对丹珠进行了训练,教她如何在皇上面前展现小女人的姿态,以及如何在皇上面前表现得乖巧可人。
丹珠也很努力地学习着,她深知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必须紧紧抓住。
渐渐地,丹珠掌握了许多技巧和方法,她学会了如何与皇帝相处,如何讨他欢心。
一段时间后,丹珠逐渐有了变化。
她原本平凡的面容,在自己的精心打扮下,竟也显得清新脱俗。
而丹珠从小就念过一些书,认识几个字,但她觉得这些并不重要,于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甄嬛所教导的如何取悦皇帝这件事上。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浣碧对丹珠越来越有好感,眼看着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寻找机会让丹珠接近皇上。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在除夕的宫宴上,浣碧戴着面纱出现在众人面前。
待到宴会开始后,浣碧站起身来向雍正敬酒,并说道:“皇上,这是嫔妾特意为您做的羹汤,请您品尝一下。”
雍正看在今天是除夕的份上,并没有拒绝,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端上来吧!”
浣碧见状,立即向身旁的丹珠使了个眼色,丹珠立刻心领神会,端着羹汤走到雍正面前。
“皇上,小主说皇上整天忙于处理折子,非常辛苦,所以,这是小主特地为皇上做的。”
之所以,丹珠可以端着羹汤来的雍正面前,就是因为苏培盛奉雍正的旨意,出宫去福亲王府邸,而小夏子则是在给苏蓁蓁端去了雍正御赐的菜肴。
浣碧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疑惑和不解。
她们不明白,浣碧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难道她是想要借此机会邀宠吗?可是以她现在的容貌,这样做只会带来众人皆知的后果。
一些曾经被浣碧得罪过的嫔妃,甚至开始嘲笑起她来。
然而,唯有苏蓁蓁静静地看着丹珠,嘴角却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