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荒芜平原的阴影
破晓的边缘:降临荒芜之地
清晨,灰白色的曙光挣扎着撕开夜的幕布,为荒芜平原带来些许光明。运输机低飞在空气稀薄的高空,尾翼涌动的气流掀起阵阵嗡鸣。透过舷窗,林旭注视着下方的大地。荒凉的景象一览无遗,裸露的岩石、风化的土壤,以及无数纵横交错的裂痕,仿佛整个地表正在缓缓地喘息。
欧阳宇站在他身旁,手握狙击步枪,目光冷峻地扫过窗外。他没有开口,只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枪托,节奏与引擎声形成某种隐秘的和谐。
“那片区域就是我们的着陆点。”李文杰指着一块地图虚拟投影上的红点,语气平静,但眼中闪烁着一丝忐忑,“根据情报,这附近应该是敌方中继站的藏身地。”
“情报总是让人怀疑的。”林旭收回视线,低声说道。他拉开座椅下的储物格,检查了腰间装备和备用武器,“但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对手不会留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运输机最终在一片陡峭的岩石边缘降落,涡轮引擎发出的轰鸣在空旷的荒原中久久回荡。尘土四起,遮蔽了视野,三人迅速跃下舱门,伪装战术服的颜色与地面融为一体,仿佛一瞬间便被这片无尽的荒凉吞噬。
荒芜平原:危险的序幕
他们的脚步缓慢而谨慎,每一步都踩在坚硬的石地上,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响。平原上风声刺耳,夹杂着沙砾拍击皮肤的细微疼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混合着干燥、灼热和腐朽的味道,仿佛预示着不祥的降临。
“这里太安静了。”欧阳宇突然开口,他的声音被风割裂成零散的片段,“不像一个有人活动过的地方。”
林旭低头观察地面的纹理,指尖在一处石块上轻轻拂过。他注意到岩石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微的金属颗粒,散发出微弱的光泽。
“不是没人活动,而是有人故意掩盖了痕迹。”他说道,将手中的颗粒交给李文杰,“扫描一下,看看这是什么。”
李文杰取出便携分析仪,仪器嗡鸣着工作了几秒钟,屏幕上显示出一组复杂的化学成分数据。他皱起眉头:“这些金属粒子含有高纯度的铱,这种物质通常只在极高温条件下才能形成。这里可能发生过某种爆炸,或者……实验?”
林旭的目光微微一闪,随即下令:“继续前进。这里隐藏的东西,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复杂。”
中继站:伪装下的真相
经过一个小时的徒步穿行,他们终于接近了目标区域。三人隐藏在一块突出的岩壁后方,举起望远镜观察前方的地形。
那是一座隐藏在乱石堆中的中继站,外表伪装得极其巧妙,与周围的地形几乎融为一体。如果不是细致入微的侦察,根本无法察觉它的存在。中继站呈矩形结构,表面覆盖着黑色的涂层,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隐秘而危险。
“这里不像是临时搭建的。”欧阳宇的声音低沉,他的目光锁定在中继站的顶部,“那根天线在传输信号,可能正在与外界保持联系。”
“守卫呢?”林旭没有抬头,只是盯着手中的数据终端。
欧阳宇调整了狙击镜,观察周围的动静。他用手指比划出数字:“八人,分布在不同的掩体后方。两架无人机正在巡逻,覆盖范围大约四十米。”
“他们已经开始警戒,说明我们可能被注意到了。”林旭点点头,冷静地分析,“这不是普通的防御,他们很清楚这片区域的重要性。”
交锋:猎人与猎物的对峙
行动开始时,欧阳宇率先锁定了一名位于哨岗上的守卫。消音狙击枪发出低沉的闷响,子弹精准穿透对方的头盔,身体软绵绵地倒下。他迅速移动到另一侧,击毙了另一名正在巡逻的守卫。
与此同时,林旭和李文杰开始向中继站靠近。李文杰通过地形的掩护,利用便携式信号干扰器屏蔽了无人机的巡逻范围,使得两人得以靠近建筑外围。
警报声随即响起。中继站顶部的自动防御系统迅速启动,两座机枪炮塔从隐蔽装置中升起,锁定了他们的位置。
“干扰装置!”林旭低声喝道。李文杰迅速将手中的电磁干扰器激活,丢向炮塔附近。一阵尖锐的电流声响起,炮塔开始短暂瘫痪。
欧阳宇从远处提供火力支援,他的狙击枪一发接一发地命中目标,将剩余的守卫逐一清理干净。
核心设备:数据背后的秘密
在短暂的战斗结束后,林旭迅速进入中继站的核心控制室。他将便携破解设备连接到系统主机上,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前进。
李文杰负责守卫入口,而欧阳宇则在外围警戒,防止敌人的增援部队到来。
“这些数据太复杂了。”林旭盯着屏幕上的代码,眉头紧锁,“这是多重加密技术,像是故意设置的迷宫。解码需要时间。”
“我们没有时间。”欧阳宇通过耳麦低声提醒,“有动静,可能是敌人的巡逻队正在靠近。”
进度条终于跳到100%。林旭迅速下载数据,并开始分析。他的目光在屏幕上的坐标之间扫过,脸色逐渐凝重。
“这些坐标……”他低声喃喃,“它们标记的是实验室的位置,但分布并不规律。似乎有些实验室正在移动。”
“移动?”李文杰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实验室难道是可移动设施?”
“或者,它们并非真正的实验室,而是某种伪装。”林旭的声音里透出一丝疲惫和警惕,“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尽快确认这些坐标的真实性。”
三人迅速收拾装备,准备撤离。他们的脚步在荒原的风声中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风沙掩盖的战斗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