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攥出水来。硕大的青铜鼎仿若沉默的卫士,冷峻地矗立在大殿两侧,鼎中袅袅升腾而起的青烟,好似被囚困的幽灵,在压抑的空气中无力地飘荡,却怎么也驱散不了这令人几近窒息的沉闷。阳光艰难地透过厚重的窗棂,洒下几缕黯淡的光线,在冰冷的玉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更添几分森严之感。
大臣们身着规整的朝服,神色各异,静静地排列在大殿两侧,宛如沉默的卫士。他们的眼神中,有的满是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庄襄王的最终决定;有的则若有所思,暗自揣摩着这一决定将对秦国朝堂产生的深远影响。每一个人都清楚,今日庄襄王的决定,将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巨浪,彻底改变秦国未来的走向。
庄襄王稳稳地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身姿挺拔,仿若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威严。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缓缓扫视着全场。此刻,他的心中既有对秦国未来的期许,也有对各方势力平衡的考量。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他终于做出了这个关乎秦国命运的重大决定 。
“诸位爱卿。” 庄襄王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仿若洪钟鸣响,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回荡,连大殿的梁柱都似乎跟着微微震颤。“经过本王的深思熟虑,今日,将册立太子妃与妃嫔。” 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一决定的重要性。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地聚焦在庄襄王身上,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嬴政站在大殿中央,心跳如雷,他的双手微微颤抖,那是紧张与期待交织的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裁决。他深知,这一刻,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幸福,更关乎秦国的未来。
“册立蒙房为太子妃,阿离为太子香妃,凌霜为太子兰妃,即日起给予相应的妃嫔待遇。” 庄襄王的声音坚定而清晰,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话语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是奏响了一曲命运的乐章,宣告着秦国新的权力格局即将形成。
嬴政听到这个决定,心中的喜悦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夺目。他连忙跪地,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向庄襄王行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儿臣谢父王成全!”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感激与喜悦。
李斯和吕不韦相视一笑,眼中透露出欣慰与期待。他们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深知嬴政的未来将因为这三位女子的陪伴而更加光明,秦国的霸业也将因为他们的努力而更加有望实现。他们也纷纷跪地,向庄襄王行礼,表达对这一决定的支持。
“且慢!” 随着一声高呼,一位身着华丽朝服的大臣快步走出队列,正是华阳夫人的亲信。他满脸涨得通红,神色激动,双手紧握成拳,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大声说道:“大王,此举万万不可!蒙房虽出身武将世家,但其并无治国理政之能,如何能母仪天下?阿离身为赵国人,其心难测,怎能成为太子妃嫔?凌霜性格鲁莽,毫无宫廷礼仪,怎配进入太子后宫?大王此举,恐将为秦国带来大祸啊!” 他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声音尖锐而急促,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质疑和反对。
话音刚落,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他缓缓捋了捋胡须,神色严肃,微微皱眉,缓缓说道:“大王,臣以为选妃关乎秦国朝堂稳定,理应慎重。华阳夫人一族在秦国根基深厚,与我秦国朝堂诸多势力盘根错节,若是贸然做出决定,恐怕会引发朝堂动荡。” 这位大臣的声音沉稳而低沉,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说罢还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然而,一位年轻的大臣却站出来反驳道:“二位所言差矣!蒙房虽无治国理政之能,但其兄长蒙恬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蒙氏一族忠心耿耿,她成为太子妃,定能让蒙氏一族更加尽心辅佐太子。阿离虽出身赵国,却与赵国皇室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会有异心?凌霜性格直爽,武艺高强,正是太子身边不可多得的助力。大王此举,乃是为秦国未来着想,实乃明智之举!” 这位年轻大臣言辞激昂,一边说一边向前跨出一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将所有的质疑都一一击碎。
中立的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其中一位年长的大臣皱着眉头,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选妃之事,本就复杂。如今各方争论不休,大王还需三思。秦国朝堂,不应因选妃之事而陷入分裂。” 他的声音中带着忧虑,眼神中透露出对朝堂局势的担忧,说罢还环顾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气氛愈发紧张。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仿佛一场激烈的战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立场而战。
庄襄王眉头紧皱成一个 “川” 字,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大殿,待众人的争论声渐渐平息,他猛地一拍王座扶手,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同时发出一声低沉而威严的怒喝:“够了!本王的决定,岂是你们随意质疑的?” 他的声音犹如滚滚雷霆,在大殿内轰然炸开,震得众人耳膜生疼,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庄襄王站起身来,身姿挺拔,气势磅礴,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俯瞰着众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缓缓说道:“蒙氏一族,世代忠良,蒙恬为秦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蒙房成为太子妃,定能让蒙氏一族与皇室更加紧密相连,为秦国的霸业全力以赴。阿离虽出身赵国,但其身世悲惨,与赵国皇室仇深似海,她的忠心毋庸置疑。凌霜武艺高强,性格直爽,可为太子的贤内助。此三人成为太子妃嫔,是秦国之福,亦是嬴政之幸。”
庄襄王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华阳夫人的亲信,语气冰冷地说道:“本王治理秦国,一向以国家利益为重,选妃之事,亦是如此。你们莫要再以无端的揣测,妄图左右本王的决定。”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警告,让那些心怀不满的大臣们心中一凛,不敢再言语,只能微微低下头,掩饰自己的情绪。
华阳夫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仿佛被一层寒霜覆盖,毫无血色。她的身体微微颤抖,那是愤怒与不甘的颤抖。她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留下一道道红色的月牙形痕迹,可她却浑然不觉。她的心中充满了怨恨,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切,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场。她狠狠地瞪了嬴政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阴狠与不甘,仿佛要将嬴政生吞活剥。
大臣们纷纷行礼,表达对庄襄王决定的尊重。有的大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们认为这一决定是公正而明智的,将为秦国的未来带来新的希望;有的则若有所思,微微皱眉,他们在思考着这一决定将对秦国朝堂产生的影响,以及自己在新的权力格局中该如何自处。
散朝后,华阳夫人满脸阴沉地回到宫中。此时,华阳芷早已在宫中焦急等待,一见到华阳夫人,便立刻迎了上去,脚步急切,带起一阵微风。
“姑姑,怎么样了?大王是不是决定让我当太子妃了?” 华阳芷满脸期待,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双手不自觉地交握在一起,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成为太子妃的那一刻。
华阳夫人冷哼一声,一甩衣袖,衣袖带起一阵风,坐在椅子上,脸色难看至极。“别做梦了,大王册立了蒙房为太子妃,还有那个阿离和凌霜,也都成了太子的妃嫔!”
华阳芷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难以置信。“这…… 这怎么可能?我才是最适合当太子妃的人啊!” 她的声音颤抖,眼眶也迅速红了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哼,嬴政那小子,联合了李斯、吕不韦他们,搜集了不少证据,大王也被他们说服了。” 华阳夫人咬着牙,恨恨地说,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华阳芷的眼泪夺眶而出,“姑姑,我不甘心啊!我要去找大王,让他改变主意!” 说着就要往外冲,脚步急促,差点撞到一旁的桌子。
华阳夫人连忙喝住她:“你给我站住!大王的决定岂是你能改变的?你去了,不过是自讨没趣!”
华阳芷停下脚步,转身扑到华阳夫人怀里,放声大哭:“那我怎么办啊?当不了太子妃,以后我在宫里还怎么抬得起头?” 她哭得肩膀不停颤抖,泪水打湿了华阳夫人的衣襟,身体也微微抽搐着。
华阳夫人此刻心情本就极度糟糕,被华阳芷这么一闹,更是心烦意乱。她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安慰道:“芷儿,你先别激动。事已至此,我们再从长计议。”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仿佛是一个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说罢轻轻拍了拍华阳芷的后背。
“不,我不甘心!” 华阳芷哭喊道,“我一定要当太子妃!” 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在房间里回荡,仿佛是一首悲伤的挽歌,震得房间里的空气都微微震颤。
华阳夫人终于忍不住了,她大声呵斥道:“你再哭,就把你嫁给公子成蟜!”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仿佛是在对命运的抗争,说罢双手抱胸,别过头去。
华阳芷一听,哭得更大声了:“我才不要嫁给那个傻瓜!”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嫌弃和厌恶,仿佛公子成蟜是一个令人作呕的怪物,一边哭一边跺脚。
华阳夫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知道,此刻无论说什么,都无法安抚华阳芷的情绪。她只能任由华阳芷哭闹,自己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在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才能挽回局面,让自己和家族重新掌握主动权。
而在另一边,嬴政回到自己的府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阿离、凌霜和蒙房。三位女子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喜极而泣。她们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们知道,从此以后,她们将与嬴政携手相伴,共同为秦国的未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