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一见到朱辰钰,就开心的笑着:“姐姐!终于把你盼来了!”
朱辰钰一看,是天地会的刘玉芳,心中了然,作为抗清的民间帮派首领,找到她这个北伐大元帅不可能是别的事,这十有八九,就是来求援的。
果然,二人坐下一聊,刘玉芳就开始倒苦水,被清庭重点照顾的天地会日子可不怎么好过,几次三番的组织民间起义,都被满清强力镇压了下去。
所有成员骨干都被清廷追剿,画影图形贴满江北大小市镇,帮派成员只好东躲西藏,无奈跑到了大明军队控制的地方。
刘玉芳听着大明军人谈论她几次谋面的那个姐姐,言语中充满了尊敬和佩服,深入一问,才彻底了解了朱辰钰的过往和一桩桩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以前咋没听说过呢?
这等英雄人物竟然就是救她的恩人,这是造化!这真是天大的造化。刘玉芳觉着她这辈子遇到贵人了,天地会遇到贵人了!
这次无论如何得给弟兄们寻个出路,再这么下去都得玩完。于是她就在军营里等着,等着朱辰钰来。
天地会是来求加入的,朱辰钰早有此意。她没有小看这个小小的民间帮派,它的能力恰恰是朱辰钰急需的,毕竟天地会长期在北方活动,对于满清在北方的情况非常熟悉。
朱辰钰听完刘玉芳的话,立刻就答应了她的请求,不就是提供军需吗,再来十个天地会她也能照单全收。
朱辰钰颇为重视刘玉芳的能力,把对接的事情交给了徒弟朱宏侠,嘱托他务必带好天地会,并且将天地会成员编入玄衣卫,成立了一个新的情报组织,称为特情组!专门负责对敌渗透侦察。
这一下子,整个天地会成了明军的眼线,玄衣卫将各地分舵的成员分批分期的进行了培训,配发了明军的新式火枪。
而刘玉芳也终于接触到了明军的核心机密,电报网!当初她就十分好奇朱辰钰使用的电报网,传递讯息快如闪电。想不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实际上,朱辰钰研究无线电也有一段时间了,如今也算有些进展,本来有线电报网还不算什么高科技,一旦无线电报研制成功,那才叫神奇宝贝。
整个大明的科技中枢都在朱辰钰一人身上,她想到的,研究起来的,就是最前沿的科技。她不做,不去引领,就没人去做,没办法,几百年的技术差距是很难弥补的。
玄衣卫还把活字秘典技术分享给了刘玉芳,这让她感觉十分震惊,原来明军传递情报不是用明文,这一串串数字发出去,任谁猜破了脑袋也无法理解它背后真正的意思。最为神奇的是有线电报只需要模拟这九个数字就完成了信息加密,真可谓巧思妙想!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朱辰钰与淮南驻军会师后,并没有急着北上,而是重新整编军队,进行军事演习,新的战法并没有推广到每一支部队,这就会出现指挥混乱,因此,必须进行全军整训,将战斗规则和规律讲解给每一个士兵。
相应的,陈兵洛阳城下的左路军也是同样的安排,至于李自成军,朱辰钰就管不到了,让他们按照老方法去打就行了。至于能不能拖住清军,朱辰钰也不在乎,她有信心,一旦主力击溃多铎所部,大清国就完了。
除了这样的安排,朱辰钰还一刻不停的发动了心理战!这可是满清从未遇到过的新战法,主要方法就是撒传单,散布消息,在满清地盘上张贴告示,基本上内容都是揭露清军罪行以及宣扬大明子民幸福生活的。
针对降清的仆从军,用的方法就一个词来形容,威逼利诱!针对顽固不化的汉奸,处以极刑,株连九族。而愿意投诚的,则从宽处理,戴罪立功者,不但罪责可消,更能凭功劳大小加官进爵,赐以金银。
心理战的效果有一段时间的延迟,毕竟要反清归明,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针对明军的心理战,多铎绞尽脑汁采取对策,不外乎加强管制,强力镇压这几招。
但是,有句话叫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越是堵的厉害,越是堵不住。最先跑掉的是占领区的老百姓,冒死渡过淮河,跑进明军防区的老百姓从开始的几千,逐步增加到几万,最后多达十几万!
北方区域越发空虚,土地撂荒数十万亩,满清朝廷的税收一泻千里,挡都挡不住,被问责砍掉脑袋的地方官越来越多。
尤其以河南,山东,山西为甚!消息传到北京,多尔衮急忙颁布诏书,进行安抚,剃发易服令彻底中止。他已经预感到末日将近了!再不采取措施,北地的人将全部跑光!
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多铎更是难受,汉八旗的士兵、中层军官受明军心理战的影响,士气锐减,偷偷渡河投明的越来越多,如过江之鲫。
这招釜底抽薪,令多铎大感头疼,他除了加强军事管制,一点办法没有,也不知道明军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可以直接渗透到北方,怎么抓也抓不到散布信息的人。
最后,多铎不得不坚壁清野,禁止任何人员流动。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高昂的,正常的人员流动也被禁止了。
可即使这样,张贴告示的现象还是没有断绝,甚至一点影响没有。这正是天地会的功劳!
舆论战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待明军整修完毕才结束。而清军一直处于高度戒备,望着近在咫尺的大明军队,却不敢越雷池一步。这跟前期摧枯拉朽一样打败李自成军完全不一样,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一支部队。
总攻命令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发布,明军因为有电报网传令,因此,是整个前线同时发动攻击,最大程度的发挥协同作战的威力。
这样的攻势清军难以抵御,多铎率领的主力部队还没有见到敌军主力就莫名其妙的被包围了!
局部战场,漫山遍野的明军徐徐推进,枪声就像过年的爆竹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大股的清兵挤在一起,不断的寻找可以对砍的敌人,却发现敌人根本就没有大队人马,只有分散开的小股部队,明军的枪骑兵也分成许多小队,就像逡巡的猎狗一样,围攻清军的大队。
满清骑兵开始冲锋了,战线拉的很长,整个战场遍布飞奔的战马,不断射击的明军士兵,明军枪骑兵随着满清骑兵机动,怎么甩都甩不掉。
渐渐的,清兵越打人越少,而明军却滑溜的像泥鳅,很难被攻击到。靠着数量攒射的爆炸箭丝毫没发挥出应有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