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呢?”
这还得了?!
到底是哪个王八犊子!
魏忠贤大汗淋漓地连连求饶道:“老奴冤枉,皇爷,这都是别人想害老奴啊,就算借老奴一万个胆,老奴也不敢接受这种大逆不道的称呼!”
朱由校冷哼一声道:“哼,没有最好,不然别怪朕翻脸不认人!”
“老奴谨记!”
“好了,退下吧!”
“是,皇爷!”
魏忠贤轻手轻脚地退出弘德殿,一边走一边还用手背悄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这皇爷自打醒来之后,处处透着古怪,对自己也不像之前那么无条件信任了,以后还是小心收敛点为好。
但,李三才,你等着瞧吧,既然让皇爷盯上,虽然你已经死了,但杂家也要将你挫骨扬灰。
还有你叶向高,杂家迟早也要扒了你的皮。
还有那些瞧不起甚至讽刺杂家这个阉人的伪君子真小人们,杂家都不会让你们好过!
魏忠贤刚出弘德殿,就看到了候在殿外正朝自己行礼的方正化,“你是那个......”
“督公,小的御马监方正化!”
“你一个御马监之人,怎么来了弘德殿?”
“小的是皇爷让人叫来的!”
“好,知道了!”
说完,魏忠贤略带狐疑中离开了弘德殿,去安排皇爷刚交代的几件要事去了。
看着跪在眼前的方正化,朱由校认真打量起了眼前之人。
最直观的感受是此人身材魁梧、手脚粗长,虽然已经入秋,但仍身穿一身单薄的夏衣。
“御马监没给你发秋衣吗?”
“发了,奴婢身子发热,不觉得冷!”
纯阳之体啊,虽然已经割了,但还是很旺盛。
“听说你有一身好武艺?”
有正史记载他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时带领李凤祥等人前往保定监军,从而阻挡刘芳亮大军从南面合围京师,奈何大明的溃败,已经势不可挡。
在保定监军的方正化,虽已五十多岁,但却在保定城头砍杀五十多名流寇后才力竭而亡,谱写了一篇壮丽的诗篇。
而“东方不败”的原型,也就此产生。
被流寇围殴还能阵斩五十多人,可见他的战斗力得有多彪悍,更何况当时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而眼前的方正化,正值他的精力与体力巅峰,只会比十七年后的状态更好。
有这么个大内高手在身边贴身保护,肯定能阻挡绝大部分的物理攻击。
方正化的话将朱由校拉回了现实,“奴婢的确是有一身蛮力,但能打很可能是别人误传!”
“可有与人切磋?”
“有过几次点到为止的切磋,侥幸取胜!”
“赤手空拳,能打赢几人?”
“普通青壮,奴婢有把握打赢十人左右!”
“若用武器呢?”
方正化犹豫片刻后,这才谨慎地答道:“奴婢没有与人试过,不好说,但肯定不止十五个!”
因在御前答话,方正化虽然很想表现自己,但也不能过于夸大其词。
而且,以往拿武器与人单挑虽然没有输过,但他真的没有与一群人切磋过,具体能打赢多少人,他也不清楚。
只听方正化自己介绍,朱由校一时无法确定真假。
思虑片刻后,朱由校觉得还是有必要测试一番,“乾清宫前面的万寿灯灯座,你可抬得起来?”
方正化在心里快速比划一番后,这才答道:“奴婢虽没有抬过,但应该能勉强抬起来!”
虽然朱由校不清楚乾清宫门前万寿灯灯座的具体重量,但半人高的汉白玉大理石石墩,想必也不下六百斤。
他依稀记得后世大力士的举重记录是一千斤左右,但方正化的体型明显无法与那些身材庞大的大力士相比。
以方正化的体型,能抬起六百多斤的石墩,已是世所罕见。
“很好,但朕还是想测试一下你是否在欺君!”
说完,朱由校看向了放在书案上的砚台。
高时明会意,赶忙去将砚台取了过来。
接过砚台的方正化,一脸懵逼地看向朱由校。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就在朕的眼前将这方砚台掰断吧!”
高时明给方正化的砚台有着近五厘米的厚度,而且整体呈不好抓握的椭圆形,没有两百斤以上的腕力,休想将其掰断。
得到皇帝旨意的方正化,在用双手抚摸了一会儿砚台后,便开始了瞬间发力。
而盯着的朱由校,就这么眼睁睁地看到砚台被从中间掰断。
朱由校忍不住兴奋地双手鼓掌道:“好,好啊,从今往后,你就寸步不离朕的身边,专司负责朕的安全!”
听到要给皇爷当贴身保镖,方正化一时激动得没反应过来。
一旁的高时明轻声提醒道:“方公公,还不赶快谢恩!”
“奴婢谢主隆恩!”
“既然今后你要负责朕的安全,朕就封你为御前太监,领衔朕身边的一众护卫!”
“奴婢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护好皇爷周全!”
“好,平时可有惯用武器?”
“奴婢刀剑皆可!”
“好,时明,将绣春刀与软甲拿上来,再令人给方正化准备两套飞鱼服!”
“好嘞,皇爷!”
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也算是满足了朱由校的一个恶趣味。
方正化激动地接过高时明递来的绣春刀与软甲后,身体不受控制地激动道:“奴婢谢皇爷恩赐!”
“嗯,起来回话!”
“谢皇爷!”
“很快朕会搬到西苑的南台居住,你配合魏忠贤好好把关,切勿给奸佞小人以可乘之机!”
“皇爷放心,奴婢定当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好,御马监之中可有武艺高强且忠诚可靠的熟识之人?”
“皇爷所说的熟识之人中,奴婢知晓三位!”
“好,你先回去,天黑之前带他们一同过来报到!”接着,朱由校看向高时明道:“也给方正化刚才所说三人各自赏赐绣春刀与软甲!”
“是,皇爷!”两人一同答道。
“再让人去将信王府内的曹化淳与王承恩唤来!”
既然历史上的曹化淳与王承恩两人好用,朱由校不介意将他们从朱由检的身边要来。
至于是否会是朱由检的探子,朱由校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这两人本就是他让魏忠贤安排在朱由检身边的座探。
将他们两人调来后,再重新安排新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