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哥,我们要不要派人去赶跑正在修桥的明狗?”
“你带点人出城赶跑他们!”
“好!”答应完,多铎当即带着他麾下的正白旗兵马出城,准备去驱赶正在修桥的明军辅兵。
但在一旁护卫的辽西与腾骧左卫骑兵,自然不能让多铎得逞。
多铎与满桂在海州河两岸对峙了半日后,多铎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回城内。
他的军队人数虽然跟满桂的军队差不多,但还是那个问题,这几年明军军饷从未拖欠,伙食与武器铠甲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战力有了质的提升。
双方之间有来有回打过几次不大不小的仗,虽然多铎的大军没有什么大的溃败,但也没在明军的身上讨到什么便宜。
更为重要的是,明军遇到人数比他们多的时候,果断选择了撤退,而当他们人数占优的时候,却又坚决地发起进攻。
一直驻扎在三岔河的两白旗,面对明军的这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游击战术,可以说是伤透了脑筋。
更要命的是,多尔衮与多铎的两白旗越打越少,而明军那边却是越打越多,而且越打越难打。
当多铎气鼓鼓地找到多尔衮的时候,却看到他正在收拾金银细软。
“十四哥,你这是?”多铎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觉得我们是否有能力赶走南面的七万大军?”
“以前我们打败过几次号称十几万的明狗,这次我们依然能击溃他们!”
“你也知道是以前,现在的明狗明显跟以前很不一样了,除了遇到我们不会再躲,每个人身上看起来也比以前有肉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新式火器层出不穷,我们根本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
“就算如此,我们有海州坚城,明狗也不能将我们怎么样!”
“我们守得了一时,能守一世吗?你可别忘了,我们的海州城可是没有援军的!”
“要是我们丢了海州,黄台吉会不会对我们进行严惩?”多铎不太确定地问道。
“莽古尔泰与阿敏投降明狗,他们现在被严惩了吗?放心吧,只要我们手中有两白旗,黄台吉不能将我们怎样。
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吃败仗,在我们大金里面,现在哪还有什么威信可言,他要是真聪明,就不会对我们进行严惩,反而会想办法帮我们找借口!”
“这...十四哥,我们这样做会不会不好?”
“好了,你有空的时候也偷偷收拾一下,要是真守不住这海州城了,我们好及时撤离!”
“哦!”虽然心有不甘,但多铎还是很老实地返回了自己家里,开始收拾了起来。
三天后,海州河上的两座木桥搭好,卢象升带着大军来到了海州河南面。
看着建在海州河北岸边的海州城,卢象升并没有急于派军渡河作战而是先将二十门红夷大炮架设在了海州河南岸,炮口一致对齐河对面的海州城南城墙。
海州河并不是像辽河一样的大河,只不过是发源于海州东面群山之中的一条小河,穿越海州城的河面宽度还不到七丈,完全在红夷炮甚至是野战炮的射程范围内。
而这个距离刚好又在建奴的弓箭射程范围之外,所以,将红夷大炮架设在南岸河沿,将会非常的安全。
第四天一大早,卢象升派出两蓝旗的骑兵,让他们渡河之后,肆意扫荡海州城北面的一切村落。
等他们载着尚算不错的缴获回来后,第五天开始,卢象升便下令朝北岸的海州城城墙发起了炮击。
“轰......”二十门红夷大炮一同发射出十五斤重的实心铁球,朝对面的海州城城墙上狂怒奔去。
“哐......”一阵阵沉闷的撞击声结束之后,南门靠右的城墙上,瞬间被轰塌了一丈见方的城砖。
与此同时,当红夷大炮准备发射的时候,身在南门城楼上的多尔衮与多铎等人,早就被吓得躲到了城墙后面。
虽然他们还没有亲自见识过红夷大炮的威力,但却听过,而且军队之中就有不少曾经见识过红夷大炮厉害的老将。
三轮炮弹结束,回魂的多铎在多尔衮耳边小声地说道:“十四哥,还是你想得远!”
多尔衮并没有因为多铎的奉承而有任何的兴奋,他低声回道:“这海州城恐怕是真守不住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撤退?”多铎这次不再坚持了,而是主动问起了撤退之事。
“先等明狗打完六轮吧!”
“之后呢?”多多继续问道。
“你去收拢正白旗,我收拢镶白旗,要是形势不对,我们赶紧撤离这个是非之地!”
“好,要不要派人去通知大汗?”
多尔衮想了一下道:“还是要通知的,等会儿我就派人出城。”
三轮炮击结束,由铁水浇筑而成的二十门红夷大炮,不得不停下来冷却炮管。
“要是这红夷大炮能像野战炮一样用铜做的就好了,这样我们就不用停下来冷却了!”炮声停止后,满桂忍不住感慨道。
做过户部主事与清查过临清仓库的卢象升,笑着说道:“满将军,要是这几千斤的红夷大炮都用铜来铸造,那得用多少钱哦!”
“唉,也是哦,几年时间过去了,野战炮的数量一直无法增加太多!”
“有了这些红夷大炮,用不了几天,这海州城也该破了!”
“不知道黄台吉会不会派援军过来!”
“满将军,若你是黄台吉,你会派援军过来吗?”
满桂想了一下道:“不会,我们有五万大军,而建奴现在的总兵力恐怕还没有这么多,而且他们的西面还有曹文诏的三万骑兵正在沈阳附近游荡,根本无力派出太多援军。
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让多尔衮与多铎北撤辽阳,从而收拢他们的军队,避免被我们各个击破!”
“满将军,好见识,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两天后,明军二十门红夷大炮正在轰击海州城的军情被送到了黄台吉的手上。
黄台吉与代善没有过多纠结,当即同意了多尔衮与多铎的撤军。
不过黄台吉不是让两白旗撤军辽阳,而是撤到北面不远处的鞍山驿。
虽然鞍山驿只是一座驿城,但自从丢失广宁之后,建奴便对鞍山驿进行了不断的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