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祝深前世把甄嬛传倒背如流的记忆,这道题简直是太简单不过了,如果是出在甄嬛传知识大考察,难度可以说是完全的新手关。
但这里不是大凰朝吗!!!
从原主的记忆来看,这里根本就没有甄嬛传,而崔道融就算存在,估计也没资格在大凰朝当官,更不可能写这首诗了。
难道是说,是因为原主的知识水平太不过关,不知道这首诗其实已经问世了?
祝深抬起头,偷偷观察着周围,只见众人都有些不明所以,抓耳挠腮地正在思考着,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
万一正确答案并不是我想的那个呢?
可能这个铃兰公子正好和历史上的崔道融和作家榴莲子,一瞬间就这么瞬息全宇宙地同频了,写出了一样的诗句,也不是没有这种微小的可能嘛!
就在祝深思考之际,只听得报幕者高声道:“有请铃兰公子出场!铃兰公子本次所表演的是其自创歌曲,敬请诸位欣赏。”
话音刚落,那帷幕徐徐拉开,一位少男翩然而至。其身姿清丽,仪态万千,恰似月中仙男降临尘世,刹那间,全场目光皆被其吸引,看着台上这一抹抚琴的丽影。
铮——
他青葱似的秀气修长的指节,在琴弦上一拨,所有人都心神一震,不由自主地想知道,他究竟要表演什么样的歌曲?
一阵激昂振奋的琴音骤然响起,和铃兰公子清秀如山谷铃兰的外表不同,其声铿锵有力,旋律雌浑壮阔,令人心潮澎湃。
周围的看客都亮起了眼睛,纷纷交流着,这位铃兰确实不同凡俗,和外表不同,乐曲还有几分女人味呢!
祝深却微微皱起了眉,她总感觉这个节奏有点耳熟,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是哪首歌。
只见铃兰公子微微张口,唱道:“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 其声清越,于这激昂琴音之中,更添几分热烈与豪迈之情。
台下的看客纷纷点头,还有位富商摇着扇子称赞这位公子性格热辣大胆,很有反差感,等会自己若是答不上对联,就是砸百两白银也愿意一亲芳泽。
祝深:“……”
你就仗着俄罗斯娜娜不能跨国追杀你要版权费是吧!!!
很快,一曲终了,报幕人举着手中的红纸说道:
“现在,请各位娘子将心中的下联写在自己手中的红纸上,我们会派人收上来,由铃兰公子亲自宣布正确答案。”
随着咬笔杆的咬笔杆,挠头的挠头,很快,答案就全部收集了上去。
在一众参赛者之间,有一个头戴方巾,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束一条浅蓝色丝带的女子,端的是一派潇洒风流,格外引人注目。
“啊!那是不是长孙娘子啊?”有眼尖者发现了这个书生打扮的女子。
众人议论纷纷:”你说的是那个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在迎风楼留下好多名篇的长孙娘子?”
“好像就是她!她平日最爱穿蓝色了,人称护蓝使者,声称自己要爱护天下所有美男。”
祝深也是听闻过长孙娘子此人的,自从官场失意后,便流连各大秦楼楚馆,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迎风楼就是她最常来的地方。
有人扼腕哀叹,怎么好巧不巧碰见了长孙娘子,对诗这种事,一般人如何能比得过才华横溢的才子呢!
就连收答案的侍女也郑重其事的接过了长孙娘子的红纸,将其放在最上方,祝深不过一介商户打扮,写的红纸被随意压在了最下方。
铃兰公子端坐在台中间,帷幕再度放下,在薄纱后若隐若现,而侍女则拿起红纸,按顺序开始念众人报出的答案。
“逆风如解意,明月若知心。”
从周围人的连连艳羡和长孙娘子微微得意地朝四周拱手来看,这是谁的对句不言而喻。
“爹的,老娘刚刚还感觉自己写的逆风如解意,顺坡若打滚挺通顺的呢!早知道长孙娘子来了,俺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先前那个号称要花百两白银拿下铃兰的富商娘子气得猛拍大腿,直呼这不公平,第一个就念长孙娘子的,别人还怎么活?
就在已经有人提前恭喜长孙娘子之时,只听台上一道清冽的声音传来,和方才和歌时的豪放不同,显得十分清冷:
“逆风对明月,而知心人亦可解意,固然是好对。”
“但很抱歉,这并不是我心中想要的答案。”
正是铃兰的声音。
长孙鸢脸上的笑容快挂不住了,但是文人的骄傲让她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强笑道:
“不知今日是哪位才华横溢的姐姐能够得到铃兰公子的垂青,小妹愿闻其详。”
说罢,长孙娘子将月白色长袍一挽,在座位上坐下,准备听侍女继续往下念。
侍女显然对眼下的情况有几分手足无措了,有些磕巴地继续念了下去,可是一连念了一串,也再没有比长孙娘子所写诗句更加出彩的了。
“小郎君,你是不是瞎点评的啊,我看也不会有比长孙娘子写的更好的了!”
“对啊,等会要是没有更好的,你这……”
众人纷纷议论了起来。
此时的铃兰俨然被众人架在了火上烤,作为清倌人,知书达理,和客人探讨诗词歌赋,是一项基本技能。
如果在出道的首秀上,让大家怀疑你的文学素养,那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必然是凄凄惨惨戚戚。
终于,侍女的手翻到了最后一张红纸。
“……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本来闭目养神的公孙娘鸢猛地一睁眼,坐直了身子。
细细品来,竟是把铃兰小郎比作了狂风中娇弱的花朵,惟愿逆风若能知我心意,莫要轻易摧残这惹人怜惜的花儿,既体现了笔者的惜花之情,又隐喻了铃兰公子的艺名,实在精妙!
本来在帷幕后一言不发的铃兰突然站了起来,快步走了几步,仿佛想掀开帘子看看是谁,想了想,又强行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只是那清冷的声音不禁染上了激动之色:
\"这句,就是我想要的答案!请问是哪位娘子所作,可愿入室一叙?\"
全场一片寂静,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连那长孙娘子也在不住张望着。
祝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