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们回来了~“三公主朱静怡如一只欢快的小鸟,轻盈地飞奔而至,扑进了隆武帝宽厚的怀抱。她的笑声清脆悦耳,仿佛能驱散宫廷中所有的阴霾。朱菁菁和朱穆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温柔与欣慰,看着这个最小的妹妹在父皇怀中尽情撒娇。在这深宫高墙之内,能够享受到如此纯粹的天伦之乐,实属难得。
待朱静怡撒娇够了,隆武帝这才将目光转向满脸风尘的长子和妹妹。他的眼神中既有父亲的慈爱,又有帝王的威严。长子朱穆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儿臣幸不辱命,已将康诚郡王、世子及家眷、密侦司主簿以下二十人、滨州府衙上下数十人押入刑部大牢,听候发落。“
隆武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这次任务艰巨,能够顺利完成,实属不易。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不失威严:“辛苦你们了。此次行动,关系重大,你们做得很好。“
朱菁菁轻轻上前,柔声说道:“皇兄,您也要保重身体。朝中事务繁多,但您的健康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隆武帝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朱菁菁的肩膀:“有你们在,朕心中便多了几分安慰。去吧,好好休息,明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你们。“
待他们走后,他脸色一变,立马将国师上官渝、丞相叶狄、御史中丞文峯、京兆尹朱文乾入宫商议。
待三兄妹离去后,隆武帝脸上的慈爱之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冷峻与威严。他目光深沉,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直抵人心。他挥了挥手,身旁的太监总管立刻会意,躬身退下,不多时,国师上官渝、丞相叶狄、御史中丞文峯、京兆尹朱文乾四人便匆匆入宫,齐聚御书房。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在众人神色凝重的脸上。隆武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四位重臣。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爱卿,康诚郡王一事,想必已有耳闻。今日召你们前来,便是要商议如何处置此案。“
国师上官渝率先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康诚郡王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罪不容赦。依臣之见,当以雷霆手段,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丞相叶狄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说道:“陛下,康诚郡王虽罪大恶极,但是他毕竟都是陛下弟弟,若处置过急,恐引起朝野动荡。臣以为,当先查明其党羽,再行定夺。“
御史中丞文峯点头附和:“叶相所言极是。臣以为,当先将其党羽一一揪出,再行定罪。如此,既可震慑宵小,又可避免牵连无辜。“
京兆尹朱文乾则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康诚郡王一案,牵涉甚广。臣以为,当立即封锁消息,防止其党羽闻风而动。同时,加强京城防卫,以防不测。“
隆武帝听罢,微微颔首,目光在四人脸上扫过,沉声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康诚郡王一案,关系重大,不可轻率行事。叶爱卿,你即刻着手调查其党羽,务必一网打尽。同时安抚朝中大臣,稳定朝局。文爱卿,你协助叶爱卿,彻查此案。朱爱卿,你加强京城防卫,确保万无一失。“
四人齐声应诺,隆武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待众人离去后,他独自坐在御书房内,目光深邃,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烛火摇曳,映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显得格外肃穆。
“可恶!“得知皇长子朱穆安然回府的消息,二皇子朱维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来,一把将书案上的青瓷茶具扫落在地。名贵的瓷器撞击在青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飞溅的瓷片甚至划破了跪在近前的一名幕僚的手背,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却无人敢动分毫。
书房内一片死寂,唯有朱维粗重的喘息声在回荡。他背对着众人,双手撑在书案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窗外斜照的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宛如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一众幕僚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位皇子殿下滔天的怒火。
朱维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密探的禀报:朱穆不仅平安归来,还成功拘捕了康诚郡王。这意味着父皇依旧很看重皇兄。他猛地转身,猩红的双眼扫过跪伏在地的众人,声音嘶哑:“都哑巴了吗?说话!“
跪在最前方的首席幕僚张谦额头渗出冷汗,他知道此刻若不能平息主子的怒火,恐怕在场众人都难逃责罚。他小心翼翼地开口:“殿下息怒,此事未必没有转圜余地......“
朱维话音未落,便猛地一脚踹向身旁的花架。名贵的兰花应声而倒,瓷盆碎裂,泥土四散,花瓣零落一地。“转圜?“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寒光闪烁,“你们这群废物,连个废物都解决不了,还有脸提转圜?“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令人窒息。众人屏息凝神,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这位暴怒的主子。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死寂。宇文智云手持一叠书信,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沉稳而坚定:“殿下,我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