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夫君!刀剑无眼,你千万要小心啊!呜呜呜!”
“我儿!我儿!一定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啊!呜呜呜!”
“阿爹!阿爹!活着回来,一定要活着回来啊!呜呜呜!”城墙之上,被押着当做人质的老婆孩子,白发父母们一个个哭天喊地的冲着城下的壮丁们喊道。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整天整夜的盼起义军,想起义军,结果起义军来了却更遭殃!
不是说大西王是农民出身吗?不是说大西王会体恤百姓吗?
怎么会这样!之前这群畜生抢人抢钱还不够,现在又要他们的家人强行去送死!
这暴虐的程度,比之前的虞朝还要过分。简直不给他们老百姓半点活路!
而壮丁们也是满含热泪的纷纷回应道:“娘子!你也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啊!”
“娘亲!儿子不孝,不能尽孝了!”
“我儿!以后万事要靠你了!”
“呜呜呜……”
为了家人,他们不敢逃跑,更不敢投降,明知前方是死路一条,依旧只得强行壮着胆子的守卫。尽管,他们的双腿都不听使唤的颤抖,手上的武器都快拿不住了。
“直娘贼!别哭了!一个个跟哭丧似的!我们还没败呢!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只要你们打退了逆贼卫家军,不但能回来见到老婆孩子和家人。大王还发话了,对你们重重有赏!”大西国的将领画着大饼说道。
对此,众人皆是嗤之以鼻,没一个信的。
也就是这个世界没有西游记。
不然大家肯定都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可怜的小妖怪奔波儿灞,被该死的九头虫要求去抓住唐僧师徒四人!一个人单挑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他奶奶的,他们要是有这个能力,还当个小喽啰壮丁干嘛,直接自立为王不香吗?干死你个狗日的大西王!
要知道对面的那可是卫家军啊!天下第一强军!据说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被他们闯过去了,靠他们如何抵挡,更别说取胜了,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一会,伴随着“嗒”“嗒”“嗒”的马蹄声!
一支无比整齐壮观的队伍出现在众人眼前!
浩浩荡荡,如同洪流般涌来,铺天盖地,一眼都望不到边际!
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卫家军盔甲!
还没靠近便有一股强大的压迫感袭来!恍如涌来的不是军队,而是山崩地裂的威压!
有那胆子小的壮丁瞬间吓得拿不住手上的破铜烂铁,“乒乒乓乓”的掉落一地!
毕竟,他们可从没见过如此军纪严明的军队。
想那大西军没有统一的盔甲,穿着五颜六色,无比杂乱也就算了。军纪也是无比混乱,让他们冲锋,队形乱七八糟,总有拉队的,甚至每次还能绊倒几个人,被自己人活活踩死,活脱脱的杂牌军!
同时,壮丁们还看到了一杆绣着九龙的金黄旗帜!
那是一杆龙纛!
这代表着……帝王亲征!
“嘶……我们不但要对付卫家军,还要对付那位天下第一名将?大昭皇帝?!”壮丁们见状彻底傻眼了。
毕竟卫霍的名气实在太响亮了!
他扶大厦之将倾,一手扶持起南虞,北伐辽国!
之后又以三千兵起兵,建大昭,灭虞朝,败洋人,打辽国,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种名将,谁能抵挡!
“乒乒乓乓……”
壮丁们的手越来越哆嗦,掉下的武器也越来越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搞交响乐呢,一个接着一个。
还未交手,他们已然心态大崩。
这时,大西国的将领们还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喊道:“逆贼们来了!尔等快上!保卫大西国!保卫大王!杀!!!”
然而,任由他们喊破喉咙,这群壮丁都没胆子上前。
见状,大西国的将领们也生气了,他们顿时怒吼道:“再不上,别怪我们不客气!”
话罢,他们立马将刀架在了那些老弱妇孺人质的脖颈处!
“啊啊啊……”老弱妇孺们瞬间吓的尖叫连连。
“不要!不要!我们冲!我们这就冲!”壮丁们见状顿时怕了,连忙喊道。
随后,他们便一咬牙一闭眼,大声的喊道:“啊……杀……!”
然而,尽管心里做出了赴死的准备,但双腿却是不听使唤,始终在原地踏步,实在不敢上前一步。
“陛下……这……”赶到的卫家军看到这一群闭着眼原地踏步的老百姓,搞得跟跳广场舞似的实在傻眼,不由得冲着卫霍问道。
而卫霍则一眼看出,这些人都是可怜的老百姓,被强行抓来出战,目的和当初赵九用女人当挡箭牌一个样子。
“哎,本以为李献忠出身农民,能对老百姓好一点。故而才想着劝降他。结果没想到,这畜生完全忘了本,干的事情禽兽不如!”
“早知如此,朕一定早早的灭了他!”卫霍心中瞬间杀心四起,打定主意,就是李献忠投降,自己也绝不接受!
只有死亡,才能偿还他亲手犯下的罪孽!
“陛下……这些人,咱们要冲锋吗?”这时,刘伯文不由得问道。
“算了,这些壮丁也可怜。饶他们一命吧。”
“传令下去,暂时围而不攻!往城里射箭,拔掉箭头,绑上劝降信,劝说里面的人投降吧。”卫霍叹息一声道。
城墙上的那些老弱妇孺不光光是用来威胁这些壮丁的,更是用来防范卫霍的。
要是卫霍射箭或者开炮,那些老弱妇孺便又会成为新的人肉沙包。
所以,卫霍暂时只能劝降,看看这大西国,到底有没有良心未泯之人。
卫霍就不信了,这整个大西国,都是一群畜生,能坐视李献忠如此胡作非为?!
紧接着,卫霍亲笔写下劝降信——大昭皇帝卫霍致大西国群臣劝降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今大西国主李献忠,暴虐无道,祸乱川蜀,致使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其罪罄竹难书,天人共愤。朕统王师南下,非为杀戮,实为拯万民于水火,还天下以太平。”
“尔等皆川蜀俊杰,或为治国能臣,或为沙场骁将,本应辅佐明主,造福桑梓。奈何明珠暗投,屈身事贼,岂不痛哉?李献忠外结吐蕃、大理,引狼入室;内行苛政,屠戮百姓。此等独夫民贼,岂堪为天下之主?”
“朕今明告尔等:“弃暗投明,正当其时!”
“凡愿归顺者,无论文武,朕必量才录用,厚待如初。文臣可保官职,武将仍领旧部,百姓各安其业。若擒献李贼者,封万户侯;率众来降者,赏千金,授实职。朕以天子之尊,金口玉言,决不食言!”
“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天兵破城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川蜀锦绣山河,岂容豺狼久踞?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三日之内,开城纳降者,朕当亲迎于城门!”
“持李贼首级来献者,朕必裂土封赏!”
“天命攸归,尔其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