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下晌,贺年刚家紧闭的院门,再次被人用力踹开。
在房里养伤的吴婆子,听见院子里的巨响,心头陡然一跳,惊惧之余也来了气性。
想到她和儿子昨日被打得那么惨,他们家还因此被贺氏除族,徐家的人竟还没完没了的找上门来。
吴婆子气吼吼的从炕床下来,撑着酸痛的老腰,顶着红肿未消的脸,大步从正房出来。
然而,当吴婆子看清来人,瞬间吓得瞳孔紧缩,张开的嘴一个字也叫骂不出来。
一盏茶后,贺年刚的院子里,传出阵阵痛苦的杀猪惨叫,还有女人的哭泣。
贺年北和贺年东双手抱胸,倚靠在紧闭的院门里。
见贺年刚捂着裆部倒地不起,痛得身体蜷缩扭曲得不像样,哥俩的嘴角不由得阵阵抽搐。
要说大哥和徐家姑娘手段狠,都不如徐锦贵来得直接。
直接废了贺年刚的命根子,连他们看着都觉得自己的裆部隐隐作疼。
“啊!我的儿啊!”吴婆子一声惨叫,扑到贺年刚身上。
徐锦贵抬脚就将吴婆子踹倒,已经被怒火冲晕了头脑。
他今天回来,得知他的媳妇和孩子差点就因为这家人与他天人永隔,恨不能将这家人揪出来碎尸万段。
徐锦桃昨日被贺年庚踹的那脚受了内伤,本就身体孱弱的她,得不到徐锦贵的半分怜悯,同样被徐锦贵从床上拽出来。
“五……五弟……唔~”匍匐在地的徐锦桃,张了张嘴,止不住又吐出一口浓血。
徐锦贵嫌弃的瞥了眼,眼神阴鸷瘆人,恨不能将其抽筋剥骨:“枉老子曾经还拿你当手足相待,你这个毒妇也配!”
“啊~”
徐锦贵说罢,又是一脚,将徐锦桃踹翻在地。
徐锦桃疼得五脏六腑似都挪了位,仰倒在地面,张开鲜血淋漓的口,不停喘着气息,血丝从嘴角滑落脸颊。
这时,房里突然传出阵阵孩童哭声。
徐锦贵呼吸一窒,阴恻恻的扫了眼偏房。
吴婆子和徐锦桃大惊失色,两人紧张的盯着徐锦贵的神色,生怕他冲进屋里对孩子不利。
似感觉到徐锦桃惊恐下止不住的发抖,徐锦贵回头冷笑的睨着她:“你也知道怕?”
徐锦贵即使心里恨毒了徐锦桃和贺年刚,哪怕是杀了他们背负人命官司也在所不惜,但他不会去伤害孩子。
至少,这是他徐锦贵的底线。
他抬脚重重碾压徐锦桃的手指,用尽他想得出来的法子,尽可能的折磨这个女人。
徐锦桃痛得钻心刺骨,却不敢发出一丝尖叫,害怕把房里的儿子引出来。
徐锦贵嫌恶的撇了撇嘴角:“为了你的孩子,真能忍啊!那我的孩子呢?”
徐锦桃痛得脸色煞白,咬着唇直摇头,泪水扑濑濑的滚落,目光哀求的看着徐锦贵。
这边,贺年北冲贺年东挑挑眉:“大哥说了,看着点,别让老五真把人的命弄没了。”
贺年东点点头,大哥担心老五背上人命官司,自毁前程。
看样子差不多了,贺年刚这辈子彻底废了,徐锦桃昨天被踹的那脚,要是再不找大夫及时医治,也有得她受。
于是两人站直身子,缓步上前。
贺年北抬手拍了拍徐锦贵的肩头:“锦贵兄弟,嫂子和孩子还在家等你。”
贺年北的一番话,稍稍让徐锦贵从怒火中缓过神,攥紧的拳头松了松,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当他的脚从徐锦桃手提上离开的时候,那已经是一片血肉模糊。
是啊,他不能为了不值得的人搭进前程,他还有媳妇和孩子,还有阿娘和小妹。
这一刻,徐锦贵无比感激身旁的两个弟兄,多谢他们及时让自己收住手。
望着眼前一片狼藉,裆部染血痛晕过去的贺年刚,以及爬不起来的徐锦桃和吴婆子,徐锦贵只觉得心头痛快许多。
直到他们一行三人离去,躲在房里瑟瑟发抖的贺明月,才敢放松紧绷的心情,靠着房门跌坐在地,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这两日家中的变故,让小姑娘意识到了许多事情。
他们家彻底废了!
————————
当日徐锦桃给王氏下的散筋散,因为王氏及时吃下礼大夫遗漏在住所的药丸,【歪打正着】解去了体内的毒素。
却也因这次生产,对王氏身体造成伤害,短时间内需得日日服用汤药调料,还得坐足双月子。
王氏服用的汤药,不好再过奶水喂养孩子,好在村里有两户人家的孩子还未断奶。
锦绣提议阿娘亲自去给两家送礼,两家乡亲看到张婆子提来几斤肥猪肉和几条大草鱼便已动心思,更别提张婆子后来提出付月银,还有每日伙伙供应。
避免影响两家孩子的口粮,帮忙到徐家喂养哥儿的两位嫂子,一天三顿好汤好肉伺候,每人每天给哥儿喂两顿。
两位嫂子吃的好,奶水也充足,解决了王氏这个当娘的忧虑。
喜当爹的徐锦贵,更多时候是关心媳妇王氏的身体,毕竟是头一回当爹,对孩子总是没那么细心。
孩子生下来后都是张婆子手把手照顾,做为过来人,也担心王氏多想,时常把孩子抱到王氏屋里,等王氏睡下了再把哥儿抱回主屋,生怕打扰王氏调养身体。
老四夫妻俩得知王氏早产给徐家添了男丁,翌日便派人往乡下送来不少滋补的药材。
王家心疼闺女,当然也有所表示,从家里抓来五只老母鸡给王氏补身体。
哥儿的名字是贺年庚给起的,说到给孩子起名字,倒是一波三折。
张婆子说哥儿是她膝下【头一个】男孙,不想再延续老徐家的【志】辈,秉承着贱名好养活儿,给孩子取名叫徐狗蛋。
徐锦贵这个当爹的哪怕对孩子不够细心,也不想将来儿子埋怨自己的名字,没得成日【狗蛋儿~】的叫。
但是又觉得老娘说的有道理,这儿子得来不易,将来他和媳妇不一定还能要上孩子,更希望哥儿身体康健成长。
于是,夫妻俩在屋里想破了脑袋,重新给取了另一个名字,徐大牛。
毕竟,牛在乡下人眼里是最健壮的存在,不仅能干活,还好养活。
本来吧,锦绣做为小姑,不想掺和侄子取名大计。
不曾想,某日在饭桌上,阿娘和五哥因为哥儿的名字叫【狗蛋儿】和【大牛~】之间起了分歧。
最后,阿娘和五哥把问题抛给了她,让她帮忙在二者之中选其一。
锦绣差点没被米汤倒呛,不管是【狗蛋儿~】还是【大牛~】,她真的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