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和书法同在一个场地,这边人比较多,男男女女足有百十人,丹青这边的人少些,大多都是女子。
“诸位,下面宣布今日诗会的主题为‘春日盛景’,请各位以春日的景象为题,即兴赋诗一首或作一幅画。”主持人宣布道。
“至于书法比试者,需写一首与主题有关的诗词方能过关。”
“时间为半个时辰,大家把握好。好了,现在开始!”
又一声锣响,参赛者们纷纷开始准备,他们有的沉思,有的已经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
东篱玖坐在观众席上,目光在每一位参赛者身上扫过,见他们个个都很自信的样子,她的目光最终落在夏倩身上。
她站在诗词区域,手中握着毛笔,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夏倩脑海中飞快地回忆着那些记忆中的着名诗词,最终选定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她装模作样在那里沉思,许久后才开始在纸上书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夏倩的字迹工整,她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倾注了她的心力。
周围的人都在忙碌着创作,而她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那个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随着最后一笔的落下,夏倩满意地审视着自己的作品。
她有原身的肌肉记忆,再加上为了装才女,她穿来后拼命练习毛笔字,现在的字不能说很好,但也能算工整秀丽了。
她相信,这首诗一定能够引起评委的注意,让她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首诗虽然出自名家之手,但在这个世界却是从未出现过的。她的抄袭行为,将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后果,她毫无察觉。
东篱玖坐在观众席上,她的目光追随着夏倩的身影,注意到现在了夏倩的一举一动。
有的人还握着笔在思考,她已经自信满满的将诗写好压在桌上,等待仆从过来收上去。
不少年轻公子在窃窃私语:“这位夏姑娘还是这么有才情,又是第一个作出诗来。”
“现在不能叫夏姑娘了,得叫许夫人,可惜了。”说话的人看着夏倩的眼神都是灼热和可惜。
“她前年她那首《春夜喜雨》就赢得了满堂彩,今年这首诗看起来也很不错。”
“她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秋菊》都是绝作,相信今年的也不会差。”
“是啊,夏姑娘真是才貌双全,不知道她今年所作的诗是不是还同以往的那些惊艳。”
“许大人文采也不错,他们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说这话的人是对有才之士的欣赏。
夏倩见到台下人看她的目光都是崇拜,仰慕,还有那些女人的嫉妒,心中暗自得意。
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这首诗能够得到评委的认可,她就能在这场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她的名气就会更加响亮。
她向巡场的官员报备后便下台等候,随着她下场,其他参加书法比赛的人也跟着下去了,他们周围的人多少有些受影响。
东篱玖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王逸之见她目光一直追随夏倩,很自来熟的戳了戳她手臂道:“你看上她了?”
东篱玖疑惑:“看上谁?”
王逸之揶揄:“夏倩啊,许大人许瑞安的夫人。”
他把许瑞安夫人几个字咬的重些,大概是想提醒东篱玖,那是有夫之妇。
东篱玖失笑:“王公子多虑了,我不过看她第一个下台,又自信满满,好奇罢了。”
王逸之吁了口气:“还担心你不知道她已经成亲,心仪于她,怕你以后伤心难过。”
东篱玖摇头:“不会。”
她只会开心,她会让夏倩如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见时机差不多,她招来一位仆从,将她早就准备好的自传交给他,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他连连点头后,拿着自传一层层递了上去,最终到了德公公手中。
德公公听到是有人将一本自传送给皇上鉴赏,认为又是哪个学子又想以这种方式吸引皇上注意,心中很是不以为然。
但他为人谨慎,不会擅作主张,他亲自验过,确定没有毒后,才禀报给皇上,至于要不要看,就看皇上的意思了。
皇上正等的无聊,有些东西解闷也好,他自然没有拒绝,拿过来翻看,第一页写的是一个自称来自异世界的人的自传。
自传里描述他那个时代多么先进,多么繁华,制造的铁壳子能飞上天,地上的火车一趟能载千余人,一个时辰跑几百里…………
自传中不止描述先进文化,还有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诗词歌赋,还有治水,养桑,农耕,农具,防疫,治疫病的几种药方等很多这个时代能用得到的技能。
皇上越看面色越凝重,卢文星离得近,轻声问:“陛下,可是此书有何不妥?”
皇上将书递给他道:“卢先生也看看。”
卢文星看粗略的看了前面描述那些先进科技,他虽不知什么是科技,但他也能猜测出来。
他看这些时觉得此人怕是的了癔症,可看到后面一首首堪称绝世的诗词,他的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
《静夜思》、《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些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首都是传世之作。
卢文星的心中充满了震惊,他知道,这些诗词一旦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将会对文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面还有夏倩曾经创作的几首诗赫然在列,且上面写着不同朝代以及不同诗人所作。
卢文星觉得如此才合理,不然就凭她夏倩小小年纪的闺阁女子,又怎会有那样的文采与胸怀。
他将自传递还给皇上,面色凝重地说:“陛下,此书中的诗词堪称绝世之作,怕是所述不假。”
“暂且不论上面所述的高科技,但上面的诗词歌赋和治水,养桑,农耕,农具,防疫,治疫病的几种药方等这些方法,若能证实其真实性,对我国文化和民生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