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忙碌了一整天,何冰浑身一丝疲惫,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下班后,他匆匆赶到弟弟妹妹的学校,接上他们,一同回到位于南锣鼓巷95号院的东跨院家中。这一路上,弟弟妹妹们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学校里的趣事,欢笑声驱散了些许何冰心头的劳累。
回到家,简单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何冰看着何雨柱,关切地问道:“柱子,最近工作咋样?还顺利不?”何雨柱脸上洋溢着笑容,连忙回答:“哥,挺好的!同事们都对我不错,工作上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何冰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那就好,我就怕你刚参加工作,性子直,会受欺负。”何雨柱嘿嘿一笑,挠挠头说:“怎么会呢?大家都知道我是你何冰的弟弟,对我格外照顾。”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话题渐渐从何雨柱的工作,转到了各自在工厂和学校的日常。妹妹兴奋地讲述着课堂上新来的老师,讲着那些生动有趣的课文,在这温馨的闲聊中,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夜色如水,静谧地笼罩着东跨院。当家人各自回到房间,陷入梦乡后,何冰悄悄进入了他的秘密空间。这是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奇妙之地,时间的流逝仿佛与外界无关。何冰沉浸在修炼之中,感受着力量在体内缓缓汇聚、流转,每一次吐纳、每一次运转功法,都让他的身心得到进一步的淬炼。
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进屋子,何冰缓缓收功,从空间中退出。他轻手轻脚地起身,先是在屋内简单活动了一下身体,随后便来到院子里练起了拳法。只见他身形矫健,拳风呼呼作响,一招一式皆蕴含着刚劲与灵动,仿佛将周身的天地灵气都卷入了这拳法之中。
何雨柱这天起得稍晚了些,走出房门便看到正在练功的何冰。晨光洒在何冰的身上,勾勒出他挺拔坚毅的身姿,那行云流水般的拳法让何雨柱看呆了,眼中满是羡慕与钦佩:“冰哥,这也太厉害了!”他暗自想着,只觉得此刻的何冰无比潇洒威武。
待何冰练功完毕,何雨柱急忙走上前,眼神中满是期待:“冰哥,我能不能和你一起练武?我也想像你一样厉害!”何冰看着他,微微皱眉,语重心长地说:“练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过程很辛苦,你能坚持下来吗?”何雨柱一听,立刻挺直了胸膛,用力拍了拍胸脯:“冰哥,你放心吧!我一定能坚持!”何冰略作思索后点了点头,想到妹妹何玉雪也到了可以练武的年纪,便说道:“既然你想练,那就一起吧。雨水也该学了,你先赶紧去做早饭,我来安排剩下的事儿。”
何雨柱兴高采烈地跑去厨房准备早饭,何冰则转身回屋,心中开始盘算着如何教导弟弟妹妹练武,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领悟到武术的精髓与真谛。
时光匆匆而逝,厨房里渐渐飘出饭菜的香气,何雨柱终于将早饭烧好。此时,弟弟妹妹们也都陆续起床,齐聚在饭桌前。
吃饭时,何冰看向何雨柱,神色认真地说道:“雨柱,你既然决定要跟我练武,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何雨柱嘴里塞着食物,用力地点点头:“哥,我知道,你放心吧!”接着,何冰的目光转向妹妹何雨水,轻声询问:“雨水,你要不要跟哥哥一起练武?”雨水眼睛亮晶晶的,欣喜地回答:“好啊,哥哥,我喜欢看你练武时的样子,我也想练。”
何冰又看向弟弟何晨光,表情变得更加严肃:“晨光,还有丽丽,你们虽然已经练了很长时间,但从明天开始,都要更早起床,跟着我一起刻苦练武。如今这世道,有一身好武艺傍身,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我对你们的要求只会更严格。”晨光和玉水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哥哥,我们会努力的!”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聊,话语间满是对未来练武日子的规划与期待。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早饭的时间很快过去。
早饭过后,何冰将弟弟妹妹们安全送到学校,便与何雨柱他们一同驱车前往工厂。工厂里,机器的喧嚣声早已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岗位之间,何冰他们也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何冰坐在办公桌前,将昨天各种准备扩招人员的初步名单、各类设备数量清单以及未来规划的思路文件重新梳理了一遍,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疏漏。他深知这些文件对于工厂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何冰带着整理好的文件,前往工业部找陈部长,来到部长的办公室。他轻轻敲响房门,里面传来陈部长沉稳的声音:“请进。”何冰推开门,稳步走到郑部长面前,双手递上文件:“陈部长,这是我们目前的扩规划方案,请您过目。”郑部长接过文件,认真翻阅起来,脸上逐渐浮现出满意的神情,不住地点头:“嗯,做得不错。何冰啊,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招收人员呢?设备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全力协调解决。”
何冰微微皱了下眉头,思索片刻后回答:“陈部长,目前招人还为时尚早。您看现在正值寒冬腊月,气温极低,土地都被冻得坚硬,厂房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时候动工的话,不仅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工人施工也会面临诸多困难,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所以还是得等气候条件合适的时候再动工建设。”陈部长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那就按照你的计划来,等开春后我们再加快推进,人员可以在正式建设的前几个月可以招人和培训,至于什么开始建设等工业部的正式文件,这段时间你也不能松懈,继续完善其他准备工作。”
听到陈部长讲完后,何冰点点回答知道了。然后何冰又拿出一份文件对着陈部长,神情严肃而坚定地指着文件上的数据说道:“陈部长,经过对生产流程的详细核算以及对未来订单量的预估,我认为我们现有的转炉数量恐怕难以满足后续的钢材生产需求。如果要确保工厂的生产进度能够按时推进,不受钢材供应不足的影响,我觉得还得增加2个转炉。您看,从原材料的投入到成品钢材产出的各个环节,如果转炉数量不足,将会产生严重的生产瓶颈,不仅会耽误我们既定的生产计划,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些关联产业的配套供应。”
陈部长放下手中的笔,双手交叉,认真地听着何冰的阐述,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片刻之后,郑部长微微点头:“何冰啊,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关键,你的分析也有道理。增加2个转炉对于保证生产进度的稳定性确实至关重要,我同意你的提议。”
听到陈部长的答复,何冰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太感谢您了,陈部长!有了您的支持,我们工厂的建设和发展就更有保障了。”
随后,何冰将后续的工厂建设规划以及新转炉的引入计划与郑部长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和确认,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双方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一切商议妥当之后,何冰带着满满的信心和使命感,从陈部长的办公室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