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顾老板的店铺,常顺跟田斌二人又在古玩城邮币卡区域逛了一圈。
这个区域,以邮票、民国时期或者建国以后的钱币(纸类物品)为主。
相比其它古玩,这些年份要近了很多,最早的也就清朝时期。
目前的年代,是大力炒作邮票的年代,一些珍稀版本,供不应求,很多人收藏。
关于邮票、各个时期的票据、纸币之类,田斌基本上是遇不到的。
他们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
逛到售卖杂货的吴老板的店铺,常顺又买了一块沉香,半斤左右,花了5000块钱。
同时,他在这里还买到了一串老绿松石手串。
这串手串,是“铜陵籽料”,年份清朝时期。
两人刚逛到以售卖纸类物品为主的李老板的店铺门口,就听见了一位顾客说话的声音:
“这书就三本吗?”
顺着声音看去,是一名60多岁的老者。
“是啊!就这三本,收来的时候只有三本!”
回话的人是李老板。
“可惜了,要是全套价值会大很多。”
老者再次说道。
“那也没办法,我也想收整套。
不过还有后来印刷出来版本。”
“后来出版的我有,我需要的就是古籍,越是后来,改动的地方就可能越多。”
他俩说着的时候,常顺跟田斌走到了店铺里。
在看见李老板时,常顺笑着跟他打了招呼。
好奇之下,打完招呼,他看向了老者手里拿着的书籍。
就像听到的那样,旧书是三本古籍。
只见老黄纸封面上写着“万寿仙书”几个大字。
万寿仙书,常顺没有听说过,不过单从字面上,就能想象,估计跟养生有关。
看书名,就很高端,大气,有档次。
“爷叔,这书是干嘛用的?”
正想着,田斌问老者道。
“养生保健的!”
对方回答的很简洁。
“我可以看看吗?不跟你抢!”
田斌又笑着说道。
“你看吧,不过细心一点,不要把纸张弄坏了影响品相。”
对方说完,把书放在了田斌面前的玻璃柜面上。
田斌把它们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常顺也跟着观看着。
只见书里面有一些导引图,一些功法,以及一些文字说明。
还有一本有药方,是强身健体或者治疗某些病症方面的。
翻看了一会儿,他就把书放到了老者面前。
“老板,这三本多少钱?”
老者再次把书拿到手里,问价道。
“虽然少了一本,但每本都是独立的内容,这样的古籍,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你要的话,一起给5000块钱。”
李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行!5000就5000,我要了。”
老者并没有还价。
他随身挎着的一个老黄布包里就有现金,付了钱,把书装到包里就离开了。
“李老板,之前听你们对话,你说《万寿仙书》还有现代的版本,能找出来我看看吗?”
老者离开后,常顺说道。
他这样说,对方没过多久,就从柜台里面拿了两本出来,然后放到了玻璃柜台上。
只见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万寿仙书气功图谱”。
两本书是一样的。
田斌跟他,一人拿了一本翻看着。
里面有文字,有导引图,有验方,似乎是古籍本的四合一版。
印刷年代是八十年代。
“这书多少钱?”
田斌问价道。
“你跟常老板一起过来的,你俩应该认识吧!这书年代近,不值钱,你们拿去好了。”
李老板看了看他俩,然后说道。
“我跟阿顺确实认识,不过你开店做生意,我们总不能来一次看见了喜欢的东西,你都不收钱。
那样我们以后还怎么好意思来,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田斌很恳切的说道。
上次过来出售物品,他们并没有来李老板这边。
他卖完东西,简单逛了几家店铺就拉着常顺去购买金属探测器了。
“是啊!我也是做生意的,你要是送东西给我,我总会惦记着下次再送啥样的同等价值的东西给你,那样并不好。”
常顺跟着说道。
“你们都这样说的话,那我就真收钱了,每本给5块钱行。”
李老板这样说,他们就拿出钱递给了他。
《万寿仙书》这样的书,常顺觉得比较有意思,买回去,以后有时间可以简单翻阅一下。
就算不详细研究内容,单看书名,都能有一些感悟。
对于古籍,他打算以后也收藏一些。
就像刚才的老者说的那样,越是往后,古籍经过一次次的改版,书本的内容,或许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乃至意思了。
特别是很多中医,他们都喜欢收藏古本,领悟古本,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老板,这幅书法多少钱?”
想着问题的时候,一名在店里挑选字画的人拿着一幅装了裱的书法走了过来。
只见这幅书法上面写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书法下面的落款人名是——任政,地方名家。
任政的书法,常顺在拆迁区也收到过两幅,一幅同样是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外一幅是对联: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还有一幅乔木的竹鸟图,他打算下次过来,带上其它的纸类物品一起,就把它们都“转让”给李老板。
“这是任兰斋的真迹,1000元!”
李老板看了一眼书法,对这位顾客说道。
“便宜点,给你600。”
对方还价道。
“600不行,最低800,低了这价不卖。
这首诗,写的意境是最好的,特别是后面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都想着拿回家自己收藏。”
李老板语气很坚定。
“行!那就800!”
见再还价的话,对方肯定不会出售,这位顾客答应了800的价格。
随后,他付了钱,把书法卷了起来。
在收好书法时,他又跟李老板说了一句:
“要是在外地,我买这书法的话,肯定会便宜很多!”
“这点我也承认!”
李老板说道。
关于顾客说的,很多地方名家的书法,在当地价格更高一些,到了外地,反而还没有在当地售卖的价格好。
这点,常顺曾经也听别人说起过。
不过这也正常,很多文化,不管是历史还是人文方面,都具有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