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上元节紫薇都是在宫里度过的,这还是第一次出宫看灯会。
按理说天底下最好的都在紫禁城,花灯也不例外,可是紫薇就偏偏觉得,今日看到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灯。
看灯赶会是平民一年忙到头为数不多来潇洒快活的日子,上元节结束,年也过完了,又要重新开始忙碌,所有人便抓紧这最后一天好好出来玩一玩。
北京城的街道上大放花灯,东西南北处处都是花灯,四面八方闹哄哄,人群熙熙攘攘。
个子高的人来看花灯按道理应该有优势,却被挤得拼命伸长脖子;个子矮的人仗着自己身量小,蹲下身挤在人网里,像泥鳅一样窜来窜去;胖的人来看灯被挤得汗涔涔,只得从夹缝中掏出帕子抹脸;瘦的人被挤在人群中,人贴人的,好像一把筋;小孩自然是不会错过这样热闹的灯会,不过在一群人之中被推来推去的,差点站不稳要跌在地上;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也赶来热闹热闹,只是年岁大了腿脚不便,走路时手里的拐棍戳来戳去。
尔康生怕紫薇被人挤到,伸出手臂牢牢护住紫薇。两个人就这么被人群推着走,结果被推到了一个玩杂耍的台子前。
那是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左手举着一个木棍,右手拎着一壶酒,只见他仰起头闷了口酒,便对着木棍顶端喷出了火焰,那火焰直奔站在人群最前面的紫薇和尔康去了,紫薇和尔康都下意识地护住对方,不过那个火焰在他们面前一段距离就停下了,发现是虚惊一场后,在周围人善意的起哄中,二人相视而笑。
尔康打赏了大汉之后,护着紫薇来到了人群的另一边,此处挂着许多灯,灯下有纸条,供人猜谜取乐,一旁还有些窗花字画或者胭脂水粉,看着是猜谜之后得到的奖品。
紫薇对那些奖品不感兴趣,平日里在宫里她就会写谜语给小燕子猜,小燕子也会说些民间的谜语,紫薇还想看看这里的谜语。
紫薇伸手摘下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春末夏初(打一字)”。
紫薇略略思索一番,春末是指春字的末尾,取日字,夏初应是夏字开头,是一字,二者结合:“是旦字。”
尔康也拿下一个纸条:“元宵回暖,打一韵目带数。”
尔康话音刚落,紫薇就猜了出来,说道:“十四寒。”
尔康又拿起一个:“子牙垂钓,苏武放牧。打一字。”
“鲜。”
紫薇又一连猜中了好几个,一旁的人便盛情邀请紫薇写几个灯谜。紫薇一开始婉拒推脱,尔康也同众人一样鼓励紫薇,不想拂了众人的好意,紫薇接过笔来。
紫薇虽然接过笔来,但是一时间还没有灵感,目光忽然瞥到一个张牙舞爪八个腿乱颤的螃蟹形状花灯,提笔写下:“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原作者是晚唐诗人皮日休。)
“这谜底是螃蟹吧?”一位老先生出声道。
紫薇笑着点点头:“是。”
那老先生道:“螃蟹一般都是横行霸道的,但是姑娘所写,倒是写出了螃蟹的铮铮铁骨,颇有意趣。”
紫薇放下笔:“老先生过奖了。”
尔康猜到谜底后立刻去旁边买了一个螃蟹花灯,站在一旁,等着紫薇和那些人说完话,笑着朝紫薇晃了晃手里的灯,向紫薇伸出手:“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