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景在上面待了许久,四根石柱的顶端他都看过,最终发现其中一根的麒麟头上,有断裂的痕迹。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下面的吴斜他们。
吴斜低头沉思片刻,随即让余景过去踩下去试试。
他原本认为,张家古楼因建造者是清代建筑师的缘故,整体会偏向清代建筑,带有样式雷一贯的风格。这种惯例就是楼梯会在边缘位置,一般以东南方位为佳。
但当这个猜测被打破,他就想起传统风水中,有种抛弃死板楼梯,做成活的隐藏楼梯的做法。
张家古楼从太行山山洞入口开始,每一处都严丝合缝。更何况是张家代表性的麒麟呢?
果不其然,余景踩下麒麟头,一条楼梯就顺着石柱落了下来,同时打开的,还有楼梯上头的一块石壁。
余景先落在楼梯上,抓住两边爬了上去,吴斜他们紧随其后。
爬到顶,他转身拉上吴斜,从四季那里接过此前为了减轻重量拿给潘子背着的包。
吴斜上来之后,两人拿着手电筒往里面看,就发现就在距离他们不过两米的地方,放置着一个柜子,柜子上,有个什么东西放在上面。
“我说,小鱼儿你倒是也拉我一把呀。”
余景听到动静,收回手电筒,和吴斜合力把胖子拉上来,再给潘子搭了把手。
人都上来全了,四根手电筒四下照射。余景才发现这柜子是到处都有的,高低大小一模一样,同样摆放着什么。
“铁人俑。”
余景听到吴斜这么说,挑了挑眉问,“什么是铁人俑?”
“铁人俑,就是被铁封死的密骆驼残骸。”胖子解释道。
他们小心翼翼往里面走,就发现这些架子非常多,而且非常密集,走着走着,还有一些不知为何已经坍塌了的。他们避开铁人俑和架子,一直走到中间位置。
中间是个圆形的空旷地带,能更好看清四周架子的分布情况。吴斜总觉得这些架子的排列是有某种道理,但平面视角,再加上黑暗中视野有限。他也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道理。
“这么多密骆驼……”余景一下子有些失语。
这比他们上次遇险的密骆驼数量多得多。
“这么看,这应该是个仓库吧。用来堆放建造古楼的过程中,被干掉的密骆驼。”
胖子话音刚落,另外一边的潘子就有了新的发现。
吴斜凑过去,就发现潘子手电筒照到的地方,四周都是凌乱的脚印。
顺着脚印看,会发现这些脚印遍布整个空间,显然是前面的闷油瓶他们在这里大肆探查过。
最让吴斜在意的,是最近一张桌子上,也留有某人的脚印。这说明这个人曾站在上面看了些什么。
吴斜也尝试着站上去,这下,他确实能看见更多的架子,但依旧不完全。
“bi—”
就在他使劲踮脚想看见更多的时候,四季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发出叫声。
“四季问你,要不要他带你上去看看。”
余景发誓,他那刻一定看到吴斜眼睛瞬间亮了。
“可以吗?”吴斜问。
余景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看向四季,询问它的意见。
“bi—”
“可以。”
这个时候,胖子也凑了过来,眼见吴斜一脸期待得扣紧背包,四季盘旋两圈后下来拉着他就垂直离地七八米。
差点没忍住当场抗议。
吴斜上去没多久,就下来了。落地之后,心里一点小好奇也得到了满足。
上去之后,视野开阔,逐步看清后拼接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些架子以这里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性排列,呈现出一套完整的伏羲六十四卦的样子。
除此之外,整个空间,也没有其他东西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和下面一样,有四根石柱,不同的是这里的石柱没有雕刻麒麟,就光秃秃得摆在那儿。
“嗷。”
‘主人,我看见楼梯了。’
小五早就在离开余景自由探索去了,余景对此唯一的要求是不能离开他视线范围之内。
余景把消息告诉吴斜他们,一行人跟着小五的指引再次穿过柜子,到达东南面的石壁,果然看见有一条普通的楼梯。
他们顺着楼梯来到上一层,余景手电筒照到某处的时候,忍不住浑身一哆嗦,吓得不轻。
吴斜见状,暗自横跨一步走余景前面,灯光照过去,就看见让余景哆嗦的是张女性的脸。
胖子调侃道,“不会吧,小鱼儿你怕女鬼啊?”
余景咽了口口水,立马反驳道,“谁怕了。”
他只是被吓得下意识哆嗦了下而已。
那张女人脸表情狰狞,唇角微勾,似笑非笑的模样。女人后头不是人身,而是龟身。
那东西整体都很大,他们走过去,人都还没那女人的下巴高。
更诡异的是,那龟的前肢末端是数不清多少人的手臂,他们有的手掌落地,有的指尖落地,大体看起来,轮廓就像龟的前肢一样。
“这是什么?”余景知道那是人的手,只是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手臂,去做成这个样子。
吴斜也拧着眉,心情说不上好。
胖子也在一边开口说,“人面兽龟像,可是神农氏人族的徽章,象征性意义非同一般。张家果然底蕴深不见底,他们做事,必然有万全的理由。”
他们再次探查四周,发现一串异常明显的黑色脚印。脚印不太流畅,通常十几步之后就会断掉一截,然后留下像原地转圈圈一样的痕迹。
吴斜尝试去理解这是个什么意思,随即在头顶,发现吊挂在上面,密密麻麻的东西。
胖子也用手电筒照过去,随即一眼认出那是什么。
“青柏!竟然是青柏!”
“青柏是什么?”吴斜问。
“你不知道青柏吗。”胖子嚷嚷着,“这东西极其稀少,这辈子我还只见过两回。”
“一回是我多年前第一次听说这东西,还是在北京开店的时候,来了个特别牛b的客户,当时他装东西的盒子也是用的青柏。”
“第二回还是裘德考给霍老太太送的礼,装的盒子也是用的青柏。”
吴斜闻言,有些失望得说,“那不就是个装东西的木材吗?”
“不就?青柏成长周期巨长,且数量稀少。从明清年间开始,市面上每百年流通的青柏都屈指可数,去年北京某拍卖会就拍卖了一个巴掌大的青柏木雕,你知道成交价多少嘛,两百万!”
闻言,余景和吴斜都眼神突变,看上面黑不溜秋的东西,就莫名有种别人的钱不是钱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