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太监走到胡亥面前,清了清嗓子,然后展开诏书,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胡亥听着听着,越发觉得自己猜对了,整个人变得兴奋起来。
然而,当听到后面的内容时,胡亥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
“……今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亦心怀慈悲,故特赏五十杖……”。
胡亥的得意之情瞬间凝固在了脸上,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绝望。
很快,两名狱卒走了过来,将胡亥拖到一旁,狠狠地打了他五十杖。
胡亥发出阵阵痛苦的哀嚎声,回荡在整个天牢之中。
最后,小太监再次宣读诏书:“此乃圣上旨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说完,小太监转身离开,留下胡亥躺在地上,捂着受伤的屁股,满脸都是懊悔之色。
【赵高为了实现自己彻底掌控朝廷权力的野心,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策略来削弱君权、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向胡亥灌输了一系列看似有理实则扭曲的哲学思想】
【称年轻的胡亥不适合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也不宜频繁接触朝中重臣,以免在直接交往中暴露出皇室自身的不足和软弱】
【赵高进而建议胡亥深居皇宫,远离前朝纷争,主要依靠赵高等少数亲信大臣的汇报来决策国家事务,以此保证国家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胡亥在享受着后宫奢靡生活的同时,对赵高的这套说辞深表赞同,并乐于接受这种角色定位】
【于是,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手操办,胡亥则逐渐脱离了实际政务,更加远离了民间疾苦和真实国情】
晋朝
大殿之上,司马衷一脸兴奋地看着天幕,大声说道:“皇后,皇后,你看这是不是跟你做的很像?”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而被他称为皇后的贾南风,则坐在一旁,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
此时,大殿之下的群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贾南风。
面对众人的注视,贾南风感到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在一次朝会上,赵高特意准备了一只鹿,并以此作为礼物献给胡亥】
【他指着这只鹿,信誓旦旦地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千里马】
【胡亥看到后不禁笑出声来:“丞相这是在开玩笑吗?这明明是一只鹿,怎么可能是马呢”】
【赵高仍然坚持自己的说法,胡亥便询问在场的大臣们】
【大臣们因为畏惧赵高的权势,又不知道他的真正意图,许多人便随声附和说是马;有些人则保持沉默;而有些人则直接说是鹿】
【事后,赵高根据大臣们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区别对待】
【对于说是鹿的人,他一律找借口将其杀死】
【而对于说马的人,则被当成自己一派的人予以重用】
三国
诸葛亮静静地坐在营帐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时,一名亲信走进来,向他禀报:“先生,今日无大事发生,但周大都督设宴款待了他的同窗蒋干。”
诸葛亮微微点头,表示知晓。
亲信见他没有其他指示,便退下了。
诸葛亮说:“还是有变数啊,但愿天佑汉室吧。”
【这种极端的手法使得赵高在朝廷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暴露出他残忍无道的一面】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形势日益严峻,起义军不断兴起,很快便兵临城下】
【胡亥此时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赵高所谓的天下太平不过是谎言而已】
【面对即将亡国的危机,胡亥对赵高的不满与日俱增】
【此前赵高曾多次欺骗胡亥和朝臣们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什么气候】
【但如今事实摆在眼前,这些起义军已经对秦朝构成了严重威胁】
【赵高心中明白自己欺骗了胡亥和整个朝廷上下,为了推卸责任并保全自己及家族的利益,在与女婿阎乐等密谋后决定除掉胡亥】
【他们在望夷宫结束了胡亥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然而,即使如此,秦朝的命运已经无法挽回,其灭亡的趋势已然不可逆转】
秦朝
好一个赵高啊!秦始皇心中暗暗咒骂着那个奸臣。
只可惜,这样的惩罚对他来说似乎还不够。
秦始皇转头看向李斯,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
李斯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秦始皇深知这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秦始皇叹了口气,吩咐道:“来人啊,赐死胡亥吧。”
李斯瞪大了眼睛,颤抖地说道:“陛下……”。
秦始皇明白他要说什么,但他已经下定决心。
秦始皇注视着下方的臣子们,缓缓说道:“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然而,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不惜杀死自己的兄长李建成。朕处决一个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这个人是我的亲生儿子。”
李斯沉默片刻后,开口道:“可是……”。
秦始皇打断了他的话,问道:“可是什么?害怕那些六国余孽吗?”
李斯低下头,轻声回答:“陛下,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秦始皇冷笑一声,坚定地说:“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只不过有些事情必须得做,至于后果,一切都让后人去评判吧!”
秦始皇再次下令:“执行吧!”
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片死寂,没有人再敢出声。
隋朝
杨坚抱着李世民,他的脸色变得有些僵硬。
心中暗自嘀咕:“怎么又说到隋朝啊?”
此刻,李世民在他的怀抱里不安分地乱动着,杨坚感到一阵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