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致远则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他上下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阔别已久的弟弟,眼中满是关切。
良久,他伸出手轻轻拍打着向柏承的肩膀,声音略带沙哑地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向柏承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回想起当年自己一家遭逢厄运,即将被流放之时,兄长向致远毫不犹豫地将家中全部积蓄取出,用来贿赂押送官兵,只求能让他们一家人在路上少吃些苦头。
这份深情厚谊,向柏承一直铭记于心,暗暗发誓等有朝一日归来,定要加倍报答。
向柏承在任时所居住的房屋,早就已经被官府没收充公了。
幸运的是,位于村子里的这一处房产却得以幸免。
村长面对着来自全村人的巨大压力,始终坚守底线,坚决不肯将这处房子出售出去。
他内心深处一直坚信,向柏承弟弟一家人迟早都会归来。为此,他经常吩咐自家人前去打扫那座宅院,保持其整洁干净。
当向柏承看到自家那座依旧完好无损的宅子时,心中满是感动和感激之情。他深深地对着村长鞠了一躬,表示由衷的谢意。
此次归乡,他们带来了不少车辆,其中包括六辆马车以及一辆实用的牛车。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柏承决定将其中一辆马车送给哥哥家使用,另外一辆则捐赠给家族公用。至于其余的几辆马车,如果有其他村民想要购买,他愿意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转让出去。
那头老牛却是万万不能卖掉的,毕竟家中日后购置田产、耕种劳作等诸多事务,都离不开它。
虽然自家的房子能够立刻入住,但由于房间数量有限,一家人住进去难免有些拥挤。
好在只需忍耐几日,待生活稍稍安定下来后,便可以雇佣村里的工匠们帮忙再建造几间新屋。
考虑到向柏承刚刚返乡,家中的儿孙后辈们大多都未曾谋面,甚至连族谱之上都还未记录下他们的姓名。向致远主动提出与弟弟商议,先操办一场宴席,邀请族中的亲朋好友前来相聚。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大家相互熟悉一下,同时也可趁此机会打开祠堂,将这些新成员的名字一一登记上去。
有了村里人的帮忙,向家人又不缺钱,很快中午的时候就置办起了二十多桌酒席,酒席上有好几样肉菜,让村里人吃了个满嘴流油,向承柏向大家一一介绍家中小辈。
沈墨涵作为女婿,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热情地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打着招呼。
他深知自己日后也要在这里落地生根,所以必须与村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一旁的沈蕸音则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人们,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她发现村中的居民都显得颇为友善,并没有那种令人心生厌恶、尖酸刻薄之人。
这让原本对乡村生活还有些担忧的她,渐渐开始对未来在村里居住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下午,向致远在一众族老的簇拥下打开宗祠,把向柏承家中小辈都记到了族谱上,向柏承才整个的放下心来,他终究不负祖先的期望,活着回来了。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小院里。屋内,沈蕸音正与外公向柏承围坐在桌前,认真商讨着关于店铺开设的相关事宜。
如今这个大家庭,每日一睁眼便面临着各种开销,如果继续这般无所事事、坐吃山空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经济困境,他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由于目前村子里并没有多余合适的住所可供一家人居住,无奈之下,沈蕸音一家以及她的师父只好暂时先在县城里安顿下来。
他们在县城租到了一处还算满意的房子,等村里的房子建成后,便能回归那个宁静祥和的小村落,开启全新的美好生活。
在此后的数天里,沈墨涵和向君泽不辞辛劳地紧跟着那位牙人钱勇,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苦苦寻觅着合适的铺子。
沈蕸音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热闹,也兴致勃勃地跟随着一同前往。这商铺之事可少不了她呀!要知道,那至关重要的仓库就在常威那里呢。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他们终于相中了两间铺子。
其中一间原本是一家杂货铺,里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种生活用品;另一间则是一座两层楼高的酒家,从外面看上去颇具规模。
起初,他们本想着先把这两间铺子租赁下来,但当得知买下这两个铺子所需的价钱并非高不可攀时,便果断决定将它们全部购置下来。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拥有自己的产业,还省去了日后续租可能带来的麻烦。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两个铺子总共花费了三百两银子。
那座两层楼的酒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建筑结构,价格相对较高,为一百八十两;而那家杂货铺则稍便宜一些,售价为一百二十两。此外,为了感谢钱勇的牵线搭桥,他们还额外支付了三两银子作为中介费。
拿到这笔丰厚报酬的钱勇简直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连连说道如果以后还有其他需求,尽管找他帮忙便是。
心思细腻的沈蕸音略作思考后,转头对向君泽说道:“舅舅,您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再购买一些田地呢?家里有了这些铺子固然不错,但除了商业经营之外,也确实需要一些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啊。”
向君泽突然眼睛一亮,心中暗自思忖道:家中的确急需再多购置一些田产。之前竟是将这等要事给忘却了!以往在家时,此类事务皆由管家负责操持打理,而流放期间每日又只得辛苦服役,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如今想来,着实疏忽了。
钱勇听闻他们还要购买田地,赶忙殷勤询问所需之地位于何处以及欲购亩数几何。
沈蕸音开口问道:“不知沈家村附近可有待售之土地?其价格又是如何呢?”
钱勇略微思索一番后回答说:“沈家村目前并无要售卖的土地,但下方的刘家村倒有一片。此乃城中六必居的秦老爷家所有,据说因其即将前往京城居住,故而打算将此处的田产与铺子尽数变卖。”
听到竟连铺子也一并出售,沈墨涵与向君泽不禁对视一眼,家中现有的银两还算充足,趁着此时有铺子可供选购,若能成功购入,也算是为家中攒下一些恒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