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原都城镐京被异族犬戎攻破,西周被迫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迁都后周天子威信扫地,对各个诸侯国的掌控力也越来越低。
诸侯国各自为政,私下互相攻伐兼并,而无力干预的周天子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大争之世,却有一个地方偏安一隅,举国安静祥和,与世无争。
巴国,一座建在群山之中的诸侯国,原巴国是上古巴族人建立的古国,后来巴族被周文王收编,并跟随武王伐纣,西周初期巴国正式设立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周王宗室姬姓子弟。
此时在汉水和大巴山脉之间的巴国领土的东边,坐落着巴国都城江州城。
年仅七岁的姬长伯此时正坐在两个仆人抬着的小轿上,托着下巴发呆,因为最近总是整晚整晚的做一些梦。
梦里自己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考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学了一个很一般的专业,最后从事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
直到那场不起眼的车祸,意识的最后时刻,好像听见有人在喊自己,“周长伯?!你醒醒,周长伯!”
但是自己就是睁不开眼睛,感觉就像是鬼压床。
这些梦是如此的真实,就像自己真的是梦里的主角,自己完整经历了他短暂的一生。
梦里的那个人,叫周长伯,一个运气不太好的普通人,他的人生定格在了一场不起眼的车祸中。
“哎。我现在到底是周长伯还是姬长伯?”一个七岁的小人,不由自主的哀叹一声,有些惆怅。
“小公子!您又做梦啦?”一旁穿着素麻布衣的侍从凑了上来。
“没有,最近没做梦了。”姬长伯摆摆手,表示没事。
侍从点点头,退到了一旁。
同时拥有两个人的记忆,更年长,经历更多的周长伯的记忆显然更占据着这具身体的主动。
一旁的侍从是看着姬长伯长大的寺人,如果不是自己寸步不离的陪着小公子,这几天小公子的变化之大,自己简直都要认为小公子被巫蛊之术夺舍了。
那成熟的言谈举止,完全就是个成年人。
姬长伯转念想起了今天的事情,不知道今天国君大人召集所有子女回宫是为了什么。
姬长伯对自己这位国君父亲没什么印象,自己的母亲不是正妻,自己只能算是庶出,平时连宫门都进不去,只能住宫外。
除非有重大节日,庆典祭祀,否则自己这种庶出子弟是没有资格见到父亲的。
今天既不是重大节日,也不是庆典祭祀,那父亲叫我们回宫是为了什么呢?
根据姬长伯和周长伯两世的记忆,只怕自己这位按照周朝爵位登记划分,只能算是最低等子爵的国君父亲,有什么重大安排吧。
莫非,是纳了新姬?诞下嫡子?打了胜仗?
思考间,小轿已经抵达宫门了,宫门负责守卫的兵士穿着巴国特有素麻布衣,为首的小队长则有资格穿盔带甲,甲也主要是竹片串在一起的简陋盔甲。
巴国国力之弱,可见一斑。
“让一让!大公子车驾!”身后一阵喧闹声传来,眼尖的小队长踮起脚看向后方车队。
立马放下了姬长伯的进宫文碟,小跑着凑到了后面的车队前。
姬长伯看了一眼,乖乖,驷马车驾,不用想了,巴国能有这个待遇的,除了国君,恐怕也只有准国君的大公子了吧。
姬长伯遥遥望向车架上端坐的青年,约摸二十几岁的年纪,眉头紧锁,似乎有些焦急。
那就是自己的哥哥,国君嫡长子,姬伯越,作为国君的嫡长子,从出生开始,就颇受国君的宠爱,不仅直接立为长公子,更是特批和大王同样的待遇,可以使用驷马车驾。
“把路让开!长公子回宫了!”守门小队长确认是长公子车驾之后,立马指挥手下兵士,把路清理出来。
姬长伯也不得不从小轿上下来,跟着自己的轿夫一起退到了路边。
“哒哒哒哒哒……”有序的马蹄声从面前走过,清一色的青铜马钉,华丽的车驾。
车架上的大公子直视前方,整理的一丝不乱的发髻和华丽的服装让踮着脚看向姬伯越的姬长伯心里有些羡慕。
这个时候,如果是刘邦,肯定会说“大丈夫当如是”
如果是项羽,肯定会说“彼可取而代之”
可惜自己啥都不是。
身份这种东西,出生的时候没有,这辈子大概率也不会有了。
自己这种庶出的王子,以后命好,也就是被分封到某个小地方,做个领主罢了。
心里感慨了一会,待车驾经过,车后举着兵刃的长公子侍卫完全进入宫城之后,小队长才恢复了宫门的秩序。
仔细检查了一下文碟,大手一挥,让出了一条小路,姬长伯坐上小轿,带着侍从和轿夫进了宫城。
和电视剧里的宫城不一样,作为子爵的巴国国君,按照礼制,只能修建小宫。
穿过不大的宫门,往里几步就是一个更小的宫门,两个宫门之间,是宫城侍卫的工作区,刚才护送大公子周伯越的侍卫就在这里休息。
从这里开始,侍卫就不给进了,姬长伯没有侍卫,所以小轿穿过第二道宫门,直接进入了内宫。
内宫出口处,几个宫女寺人正在伏首以待,等姬长伯到了近前,其中为首的一个寺人懒洋洋的接过姬长伯侍从递过去的文碟。
淡淡扫了一眼文碟,又看了看身后七岁的姬长伯。
“你带小公子去偏殿!”寺人回头对角落里的一个瘦小寺人说道。
那个瘦小寺人穿着宽大的寺人服,弱弱的应了一声“是”。
便走到了姬长伯的小轿前。
“请小公子下驾!”小寺人弱弱说道,声音几不可闻。
轿夫蹲下身,方便姬长伯从轿子上下来。
“车驾移步内宫,小公子只能带一名仆从进殿。”小寺人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轿夫。
姬长伯也只有身边一个侍从,然后小寺人在前面引路,带着两人往偏殿走去。
“烦请小哥慢走……”姬长伯的侍从卫安跟着小寺人走到一段无人的路段,凑了上去,从怀里偷偷摸摸拿出了几枚巴国铜币,塞到了小寺人手里。
“诶,您这是作甚?”小寺人慌慌张张的向四周看去,手上却一点不慢的收下了铜币。
“我家女主吩咐我陪同小公子进宫,烦请小官与我透露一二,宫中为何匆忙叫我等进宫?我等也好准备一二。”侍从卫安堆着笑,很懂人情世故。
姬长伯在后面有些感动自己母亲和侍从为自己的付出。
虽然他们只是都只是这偌大皇宫的底层中的底层,但是他们也是这个世上对自己最关心的人了吧。
小寺人收了钱,对姬长伯两人好感大涨,于是将其中缘由娓娓道来。
原来是老国君安逸了太久,酒色过度,身体透支的厉害,已经卧床有些时日了。巫师和王后、老王后商量着,将子嗣都聚集过来,用他们的生气,冲冲国君身上的煞气。
姬长伯在后面听着,听着,心里盘算起来。
根据周长伯的记忆,春秋诸侯国里,巴国是比较边缘的国家。
虽然是周王室姬姓王族,但是存在感很低,远没有春秋五霸那种大国的详细记录,史书中并没有太多笔墨记录。
所以自己这个便宜父君什么时候去世,自己是一点印象没有。
小寺人说完大致情况,便带着两人继续往偏殿走去。
在内宫里左拐右拐,终于到了偏殿。
说是偏殿,就是几个矮房子,巴国多山,宫城算是不多的平地了,但是也因为地势高低不平,偏殿在低洼处,正殿在不远处的高地。
看着正殿门口拥挤的人群,姬长伯不由得感叹,真是同人不同命,那么多仆从,嫡出的那些人该多幸福啊。
偏殿门口稀稀拉拉的站着一群老弱病残,自己的侍从卫安在里面,竟然还算是身强体壮的。
“侍从在门口候着,小公子随我进去吧。您放心,我会顾着小公子的。”小寺人在门口停下脚步。
侍从卫安拱拱手,“有劳小官了。”
姬长伯则完全不像个七岁孩童,在那扭扭捏捏的舍不得亲近的侍从,反而大大方方的踏过偏殿高高的门槛,先一步进入了偏殿。
小寺人有些惊奇的看着这个小公子,一时间竟觉得他比自己还成熟几分,不由得暗暗称奇,随后也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