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伯听到是关于燕国和齐国,于是也好奇起来,这两个国家,在春秋时期,互相确实有过冲突,这个黄婴是怎么看出来的。
“先生请赐教。”姬长伯躬身行礼,黄婴赶紧还礼。
随后这个中年人思索片刻后,娓娓道来。
“君上可知,齐侯暴毙,其中隐情?”
一句话就勾起了姬长伯的好奇心,“不知。”
“齐侯年轻时,有管仲辅佐,齐国国力强盛,葵丘之盟后,更是以盟主自称,乐于助人,其中就有田氏一族。”
姬长伯当然知道齐国田氏,战国开启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田氏代齐。
“田氏族长田完原本是陈国人士,被迫害,逃亡齐国,齐侯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并改姓为田。”
“田完经商颇有天赋,短短十余年,便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这田完,恩将仇报,勾结燕国,暗中支持没有继承权的小公子,并暗中鼓捣,将嫡长子,公子昭送往宋国为质!”
“你怎么知道他勾结燕国?”姬长伯好奇,你一个亡了国的黄国人,怎么会知道田完勾结燕国?
“很简单,这田氏一族,主要经营的,是向燕国贩卖齐国精盐,然后从燕国收购皮毛贩回齐国。但是从公子昭被齐侯送往宋国开始,田氏的主营业务,就不再是皮毛。”
黄婴分析起来,“因为皮毛娇贵,运输必须要保持干燥通风,所以不能封闭,只能盖着雨布运输,但是后来,全部换成了密闭的箱子。”
姬长伯疑惑,储存方式变了,有什么关系?
“因为燕国除了皮毛,还盛产矿石!燕国兵器,天下闻名!”
“所以你推测,田氏开始贩卖兵器了?”姬长伯疑惑。
“不是贩卖,是囤积!田氏有了代齐之心!”黄婴继续说着自己的分析。
“因为随着公子昭送往宋国为质之后没多久,身体硬朗的齐侯就病重了,而齐侯病重的消息却被封锁,没有继承权的各个公子,麾下皆出现一批拥护他们的臣子和死侍,随后几个公子就互相杀了起来!”
“虽然后来宋国国君仁义,护送公子昭回国继位,葵丘之盟的诸国联军,击败了齐国国内各个公子的势力,表面看一切回到了正轨,但是一直隐藏在暗处,不显山不露水的田氏,在齐国公子之乱中,隐隐成为了齐国最大的势力。”
“一旦宋国撤军,田氏必将把持齐国朝政!”
姬长伯听完,莞尔一笑,田氏代齐确实后来发生了,但是那是很多年以后,至少是晋文公去世,三家分晋之后的事了。
现在这个时间点,应该是齐桓公薨,晋文公即将崛起的时候。
这个黄婴的眼光,过于超前了,不过也算是个人才了。
姬长伯正准备说话,但这个黄婴接下来的话,却让姬长伯毛骨悚然!
“而且这田氏,也掌握了一种雷符!和公子你使用的雷符,一模一样!这种雷符,最开始,也是出现在燕国!所以齐国田氏,绝对和燕国有勾结,图谋齐国国祚!”黄婴信誓旦旦。
“你说什么?!雷符?”姬长伯震惊的看向黄婴。
一旁的贾富点了点头,“确实就是雷符,我初听黄婴描述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公子你使用的那种雷符。”
姬长伯的后背,一阵恶寒。
这个世界,还有别的穿越者!
自己是通过梦境穿越,使用火药,无往不利,屡战屡胜。
可是如果这个人也是个穿越者,自己的武器就没有了代差,一旦遇上,胜败难料。
“公子?你怎么了?”黄婴以为自己说错话了,以至于姬长伯都有些失态了。
“所以,你觉得燕国在田氏背后,策划了齐侯之死和齐国公子之乱?”姬长伯问道。
“正是。种种巧合的背后都说明,燕国正在谋划齐国,田氏代齐,必然会造成齐国王室姜姓和贵族田氏内乱,到时燕国出兵,以协助齐王平叛为由,吞并齐国!”黄婴言之凿凿。
姬长伯心中一时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果燕国真的有了一个穿越者,按照历史走向稍微用力助推一下,就真的有可能让田氏代齐这件事提前发生。
其目的,正如黄婴推测,必然是为了吞并齐国!
姬长伯的失态,让贾富和黄婴都有些愣神了,不理解为什么公子在听到雷符之后,反应这么大。
“先生,对于燕国,有什么了解?烦请详细与我说说。”姬长伯迫切想要知道这个东北姬姓大国的情况。
春秋时期的燕国,不显山不露水,非常低调,但是却曾经差点灭掉齐国这个霸主之国,以至于齐国在战国时期,一度恐战,畏战。
“燕国苦寒,百姓贫苦,国土狭小,但是民风彪悍,国民皆善骑射打猎。”黄婴在脑海中搜索着自己所知道的燕国情况。
“可是最近的燕国,非常奇怪。”
“怎么个奇怪?”姬长伯好奇。
“长期以来,燕国偏安一隅,很少参与中原各国的争斗,却突然有一天,燕国国君派出一支千人的兵士和工匠,然后利用雷符,攻下了一座北部蛮夷小城。”
“不久之后,这座小城产出了一种能燃烧的石头,名曰煤,这燕国治下恰好又有一座矿山,然后用煤冶炼出了一种质地灰白,散发银光的材质,用此材质打造的兵器,坚固耐用,燕国人称之为铁。”
“随后燕国上下以铁制兵器武装了麾下的兵士,万余人的队伍,配合雷符,屡战屡胜,将燕国北部蛮夷打的丢盔弃甲。大有一统北方的架势。”
姬长伯听的咂舌,对方的科技树,点的并不比自己慢,而且对方有煤,铁器质量必然要高于自己用炭勉强炼制的铁器。
姬长伯听完黄婴的叙述,心中越发沉重。
他原本以为自己作为穿越者,凭借火药和先进的战术,能够在这个时代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燕国的崛起和“雷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他的自信。
如果燕国真的有一个同样来自未来的穿越者,那么对方的科技水平和战略眼光可能并不逊色于自己,甚至可能更胜一筹。
“燕国的国君是谁?”姬长伯问道,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找到一些线索。
黄婴思索片刻,回答道:“燕国现任国君是姬古,此人性格沉稳,善于隐忍,多年来一直默默发展国力。不过,最近燕国的种种举动,似乎与他以往的风格不符。尤其是那支千人兵士和工匠的行动,显然是有高人指点。”
姬长伯眉头紧锁,心中暗想:“姬古……历史上燕国在春秋时期并不算强国,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崭露头角。如果燕国现在就有了铁器和火药,那么历史走向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如果燕国的背后真的有一个穿越者,那么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吞并齐国,很可能是统一天下!”
想到这里,姬长伯感到一阵紧迫感。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一旦燕国坐大,自己的处境将极为危险。
“黄先生,你对燕国的了解非常详细,不知是否还有其他线索?”姬长伯继续追问。
黄婴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据我所知,燕国最近还在秘密招募工匠和学者,尤其是那些精通冶炼、机械和兵法的人。燕国的都城蓟城,已经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工坊,日夜不停地生产铁器和火药。此外,燕国还派出使者,暗中联络各国贵族,似乎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的联盟。”
姬长伯心中一震,燕国的行动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如果燕国真的在策划联盟,那么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中原诸国,而不仅仅是齐国。
一旦燕国成功联合其他国家,那么远离中原的自己,处境将更加被动。
“婴公,您的分析非常有价值。”姬长伯长长一拜,郑重地说道,“不知您是否愿意为我效力?我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天下乱局。”
黄婴没反应过来,当即拱手道:“公子过誉了。黄某不过是一介亡国之民,能够为公子效劳,荣幸之至。”
姬长伯点了点头,心中稍感安慰。
有了黄婴的帮助,他至少能够更清楚地了解燕国的动向。
不过,他深知,单靠情报还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危机。
“贾富,你立刻去准备人手,加强对燕国和齐国的贸易,探听他们的虚实。”姬长伯转头对贾富说道,“另外,派人去齐国和宋国,联络公子昭和宋国国君,看看能否与他结盟。齐国虽然内乱,但毕竟是大国,如果能与齐国联手,或许将来能够遏制燕国的扩张。”
贾富点头应下,立刻转身去安排。姬长伯则继续与黄婴商讨对策。
“黄先生,你觉得燕国的下一步行动会是什么?”姬长伯问道。
黄婴沉思片刻,回答道:“依我之见,燕国很可能会先对北方的蛮夷进行彻底清剿,稳固后方。然后,他们会将目光转向中原,尤其是齐国。如果燕国能够吞并齐国,那么他们的国力将大幅提升,足以与晋、楚等大国抗衡。”
“一旦燕国吞并齐国,以齐国山东之地,争霸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姬长伯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他必须尽快行动,赶在燕国对齐国下手之前,稳固自己的势力,并与齐国结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乱局中占据一定的主动。
“婴公,接下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燕国的动向,尤其是他们的军队调动和外交活动。”
姬长伯又说道,“另外,我会派人去燕国,看看能否打探到更多关于‘雷符’和那位神秘高人的消息。”
黄婴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又补充道:“公子,燕国的崛起虽然迅速,但他们毕竟根基尚浅。如果我们能够联合其他国家,尤其是齐国和宋国,或许能够形成一道屏障,阻碍燕国的扩张。”
姬长伯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不错,齐国和燕国的争斗,关乎整个天下的未来,婴公,我有意让你担任江州大夫兼江中总督。”
黄婴大惊失色,这个位置,原来是王叔姬子越的,国中称呼此职位是国君之下第一重要的位置,相当于相国了!
“如今蜀国已灭,巴蜀一体,江州大夫和江中总督一职已经不是巴国的半壁江山,婴公有治国经验,出任此职务,也方便施展才华。就不要推辞了。”姬长伯当然知道黄婴的心思,于是出言安慰。
黄婴听闻此话,仔细一想,确实,如今的江中总督,不过是巴国一个封疆大吏,也确实算不上巴国相国,于是深深一拜,接受了姬长伯的任命。
姬长伯刚准备继续安排黄婴接下来,对中原诸国的监视工作。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公子,刚刚收到消息,燕国已经攻下古国韩侯国!并且胁迫箕子朝鲜称臣纳贡!周天子大喜,封燕国君为公爵!”
姬长伯闻言,心中一又是紧。
这燕国的行动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的多,局势已经刻不容缓。
黄婴和贾富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
他们知道,燕国消灭韩侯,降服朝鲜,接下来就要南下,参与齐国冲突了,一场关乎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而姬长伯,作为这场乱局中的关键人物,必须在这场风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数日后,姬长伯开始着手推行巴国的改革,因为王叔带头被贬,其治下贵族官员被姬长伯以锦衣卫调查姬伯安叛变为由,进行了大清洗!
司马,司农,司空被废,苍溪六部调任江州,取代巴国多年以来,效仿周天子设立的“三司”制度。
随后,他首先在江州推行郡县制,将巴国划分为数个郡县,派遣亲信官员担任郡守和县令,削弱旧贵族的势力。
同时,他下令在巴国推行科举制,选拔贵族寒门子弟担任各级官员,增强中央集权。
旧贵族对此极为不满,但最强大的巴氏已经离开巴国治下,其余的贵族都是些小虾米,在姬长伯麾下数万巴军的威慑下,他们只能暂时接受现实。
姬长伯深知,旧贵族的反抗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暗中加强了特务组织锦衣卫的活动,严密监视旧贵族的动向,防止他们暗中勾结,图谋不轨。
与此同时,姬长伯派遣贾富,担任使者,混在商队前往楚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争取楚国的支持。
楚国与巴国有仇,但是姬长伯和姬伯安都是巴国,只要楚国上层不蠢,肯定知道拉一个打一个的道理。
所以楚国与姬长伯的巴国就有共同的敌人——姬伯越,因此新任楚王熊恽对姬长伯的提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双方很快达成了秘密协议,庸国占据的盘龙城、那处城回归楚国,楚国威胁庸国,近逼鱼巫两地的姬伯越大本营。
姬长伯出兵平都,威慑巴氏,令其无暇东顾,分担楚国压力。
庸国方面,姬长伯的使者带去了丰厚的礼物,贿赂庸国夫人。
庸国国君虽然对巴国心存戒备,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庸国夫人早就对姬伯越母子俩心生不满,同意共同对付姬伯越母子俩,她会出面,阻止庸国继续援助姬伯越。
随着外交上的成功,姬长伯的信心大增,而好消息一件接着一件,被撤职,出使镐京的王叔姬子越,在秋收之时,回到了江州。
“臣巴国宗正姬子越!挟天子令归巴国!幸不辱命!周天子闻我君上,西进灭蜀,甚为欣慰,决定取消撤封令!”姬子越持节仗,在巴国宫城大殿上,宣布了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