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大奉皇帝与北原比拼诗词歌赋的日子来临了。这一天,整个大奉朝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中。皇宫的大殿内,装饰得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大奉皇帝高坐龙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威严,他的目光扫视着全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奉朝的自信与威严。
北原的使者带着一群文人雅士,也已早早到场。这些文人雅士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却带着一丝傲慢,似乎对这场比拼志在必得。他们交头接耳,时不时发出几声轻笑,仿佛在嘲笑大奉朝的不自量力。
叶平安和赵敏敏身着华丽的服饰,昂首挺胸地走进大殿。他们的出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叶平安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赵敏敏则面带微笑,举止优雅,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他们的气场丝毫不输北原的众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决心。
比拼开始,北原的一位文人率先出题:“我以春日为题,作上联‘春风拂柳千丝绿’,请大奉朝的才子佳人对出下联。” 这位文人的声音尖细,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似乎在等待着大奉朝众人出丑。
叶平安略作思考,便大声说道:“夏雨润荷万点红。” 他的声音洪亮,如同洪钟般在大殿内回荡。下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将夏日荷花盛开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赢得了在场众人的一片喝彩,大奉朝的官员们纷纷点头称赞,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北原的使者微微皱眉,显然对叶平安的回答有些意外。他又出了一道难题:“我有一诗,前两句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续写后两句,要求意境相符,且展现出豪迈之气。” 使者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他相信这道题一定能难倒大奉朝的众人。
赵敏敏眼珠一转,轻启朱唇:“金戈挥处敌魂散,壮志凌云护汉关。” 她的诗句气势磅礴,展现出大奉朝的威武与自信,仿佛让人看到了大奉朝将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勇场景。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北原的文人雅士们也不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随着比拼的深入,题目越发刁钻。北原的出题者似乎察觉到叶平安和赵敏敏的实力不凡,开始使出浑身解数,试图难倒他们。他们不断地出一些生僻的题目,或是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诗词创作。然而,叶平安和赵敏敏却应对自如,他们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敏捷的才思,一次次地化解了难题。
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时,北原使者站了起来,高声说道:“听闻大奉朝人才辈出,那便以思乡为题,作一首绝句,要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完成。” 使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得意,他相信这道题一定能让大奉朝的众人陷入困境。
叶平安心中一动,他想起了现代的经典之作《静夜思》,略作思索后,缓缓开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首诗简洁而深刻的意境所打动。片刻后,掌声雷动,大奉皇帝龙颜大悦,赞不绝口:“此诗简洁质朴,却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乃佳作!” 大奉皇帝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为大奉朝能有这样的人才而感到骄傲。
北原的使者脸色微变,却仍不死心,又出一题:“以酒为引,作一首长诗,展现出豪情壮志。” 使者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他希望能在最后关头扳回一局。
叶平安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将进酒》,他目光坚定,声音激昂地吟诵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将那种豪迈奔放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叶平安的吟诵,大殿内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众人沉浸在他的诗词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世界。诗毕,全场震惊,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奉皇帝激动地站起身来,宣布叶平安为大奉朝的诗圣,其诗词之名瞬间传遍天下。
而此时,在司天监的柳茹茹,病情却突然加重。她强撑着病体,坐在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心中却满是对叶平安的牵挂。她渴望能亲眼见到叶平安在这场比拼中大放异彩,可身体却越来越虚弱,她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满是汗珠,每一次呼吸都显得那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