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楚讽刺道:【朱祁镇眼看着突围无望,索性就不跑了,直接跳下了马。】
【面朝着南方,盘膝就坐下了。】
【他可是大明的皇帝,明军要拼命救他,敌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怎么看,他都很安全嘛,跑什么跑?】
朱瞻基(吐血三升):逆...逆子!
我大明的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朱棣大发雷霆,脸气得通红,怒声呵斥。
“如此作态,怎配为一国之君?!”
居然坐在原地束手就擒,他朱棣长这么大,南征北战打了这么多仗,就是在夷族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先例!
他听着都臊得慌,要是被敌军给俘虏了,还不如一刀抹了脖子算了!
朱元璋脸上是青了红,红了绿的,往前数几百年也没有这样的事情。
与其被敌军所俘虏,你还不如死了算了,还能落下一个有骨气的好名声!
【朱祁镇这么理所当然的姿态,给人家瓦剌军都弄蒙了。】
【不是老铁,这里是战场,你这么闲适,我还以为你是自己人呢?】
【被瓦剌军抓了之后,没有理会敌军的盘问,朱祁镇反客为主问起了别人是谁。】
【抓住朱祁镇的首领一听,这小子口气这么大,应该来头很大。】
【找军中使者前来辨认,才知道他就是当今天子——明英宗朱祁镇。】
此时在京中留守的郕王朱祁钰:......
谁懂?这突如其来的天将降大任,砰的一下就砸到了他的头上。
一推算日子,如今这个时候皇兄应该已经在瓦剌吃上午饭了。
朱祁镇:留学中,勿扰。
众朝臣:夭寿啦!打个仗把皇帝打丢了!
于谦心中无奈,他位卑言轻,当初出战的时候他就不赞同亲征,果然出事了。
昔日徽钦二宗被掳之耻,难道要在明朝重现吗?
他甚至已经听到有人小声议论着要南迁的事情了。
南迁?绝不能南迁!
他与上首眉头紧皱的郕王朱祁钰无意间对上了双眼,二人俱是心神一震。
【瓦剌简直是惊喜万分,这和徒手拆出特等奖礼包有什么区别?】
【欢欢喜喜的就把朱祁镇带回了瓦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开玩笑,有了大明皇帝在手,要啥不是手到擒来?】
明朝,朱瞻基眼前一黑。
好熟悉的剧情,好炸裂的开头,这简直就是历史的重演!
不敢想,他都不敢想,要是朱祁镇在瓦剌也来一个牵羊礼该怎么办?
朱瞻基双眼猩红,近乎恶狠狠的盯着朱祁镇。
如果真是这样,他还不如现在直接掐死他来得好,免得丢了列祖列宗的脸!
宋朝,赵匡胤很想隔空发来慰问。
痛,太痛了!
这感觉他懂,当时可是足足扎了几十针太医才把厥过去的他救回来!
【而与兴高采烈的瓦剌相反的是,愁云惨淡的京城。】
【噩耗一个接着一个,根本来不及反应。】
【先是大军战败,带出去的数十位堪称国之栋梁的文武大臣全部战死沙场。】
【还没从悲伤中缓过来,就收到了皇帝被俘虏的消息。】
【按常理来说,被敌军俘虏基本上是凶多吉少,百官不由得在殿廷上嚎啕大哭。】
【所幸此时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正留守京师。】
朱祁镇:先别急着哭,没有人想来救一下朕吗?
朱瞻基也是一愣,真是祁钰?
这些年他一心培养朱祁镇,其余的孩子他确实不怎么上心。
如此危局,祁钰他,能做好吗?
张太后幽幽叹了一口气,真叫她猜对了。
看着下面有些惊慌的朱祁钰,她慈和的笑着招了招手。
“祁钰,过来,到祖母这里来。”
【皇帝被俘,瓦剌来势汹汹,此时到底是战还是和呢?】
【一时间大明的朝堂之上争论不休。】
【以徐有贞为首的大臣支持南迁,主张避祸求存。】
【而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坚决反对,提出要以北宋南迁为教训,指责这是亡国的做法。】
朱元璋猛地一挥手,将桌上的物品扫落一地。
这些个软骨头,一遇到事情只想着逃避!
北宋南迁灭亡的教训还在前头摆着呢,这是也要叫我大明沦为历史的笑柄吗?
迁迁迁,迁你个头!
朱瞻基眼中除了愤怒,还掺杂着一丝欣慰。
于谦是他向来看好的臣子,终究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想起于谦那刚正不阿的性子,他笑着摇摇头,想叫他同意南迁之事,十头牛怕是都拉不动!
【于谦是永乐年间中的进士,在宣宗朝的时候颇受朱瞻基的赏识。】
【可惜后来因为不肯对王振送礼献媚,就被污蔑下狱。】
【所幸于谦向来为官清明,百姓大臣纷纷求情才使他免遭诬陷,官复原职。】
【于谦十分反感主张南迁的行为,不仅在朝堂上辩驳,私下里也一直极力劝说朱祁钰。】
【幸好,朱祁钰不是朱祁镇,他选择了相信于谦,命他做了兵部尚书,决心力战到底。】
好!!!
朱棣是眉飞色舞,喜不自胜。
看来他大明的运气还是要好一点的,有忠臣,也有个明辨是非的继任之君!
君臣二人合力,定能将瓦剌的危机解除!
朱瞻基有些讶异的望着小朱祁钰,心中却开始沉思。
是,他喜爱孙氏,也疼爱看重祁镇,想叫他做下一任的天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把大明的将来当做儿戏!
在如今已经知晓未来的情况下,他,真的还要坚持吗?
【而此时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采纳朝臣的建议,召开御前会议,命朱祁钰监国,代理朝政。】
【同时立了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以安人心。】
【有了名正言顺的权力,君臣二人齐心协力调遣附近的兵力和粮食赶赴京师,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而王振已经死在了土木堡之战,更是一手造成这一局面的罪人。】
【在大战到来之前,清理和处置他的余党也是必要之事。】
明朝众臣纷纷点,就是,就是!
王振罪大恶极,乃是大明朝的罪人,他的余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叶楚一乐:【虚假的党争:表面有礼有节,背后阴谋诡计。】
【真实的党争:兄弟们抄家伙,干死他们!】
天幕下各时空的皇帝和大臣们:???
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