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上,给那一片片琉璃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乾清宫外的汉白玉石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宫殿的威严与庄重。
宫墙下的几株牡丹花娇艳欲滴,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像是美人腮边的泪珠。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得为之一振。
朱方正,这位新晋的太子爷,他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玉簪子固定着。
今日一身耀眼的五爪蟒袍,如同披着龙鳞的勇士
那蟒袍上的金色丝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
如同披着龙鳞的勇士,大步流星地踏进了乾清宫的门槛。
这蟒袍,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他即将踏入政治旋涡的战袍。
埋头办公的各位大人,忍俊不禁的统一抬头打量着这位太子爷。
他的面容英俊,剑眉星目,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无奈和玩世不恭。
他微微扬起下巴,坐在上位,那姿态既有着太子的威严,又带着几分不羁。
“恭迎太子殿下莅临检查。”
接待他的,是满脸堆笑的林学士
林学士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官服,官服上的图案简洁而素雅。
他的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眼睛里透着一种精明和世故。
他表面上对朱方正恭恭敬敬,双手抱拳行礼
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昨天晚上已经接到陆尚书的指示,让自己“好好”配合太子工作。
“太子殿下,微臣自从得知您要来,早早已经将堆集的奏折整理好了,敬请查阅。”
他微微弯腰,指挥着人把奏折搬进来,动作利落而熟练。
不一会乾清宫的政务厅时,赫然出现了整整十大箱奏折,堆积如山
“太子殿下,这些奏折都是皇帝修仙积攒下来的,需要尽快批阅。”
当看到那十大箱奏折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心里明白这是林学士和陆尚书故意刁难他。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但又很快被他掩饰住了。
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情,心里想:“这是把我当牛马啦。”
前世我若是见了这场景,怕是要乐开花,现在嘛……
哼,狗都愿意当太子,我直接摆烂了,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转身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
“去,把六部尚书都给本宫请来。”
这一举动让林学士有些意外,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计划会不会被识破。
六位尚书接到传召,向传递旨意的公公打听消息,脸上无不露出得意的神色,
当六位尚书都接到太子宣传时,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看来奏效了,不想处理政务好啊,和皇上一样
仿佛已经看到了太子被政务压得喘不过气,而他们则能趁机扩大权势的美梦。
入宫时,各位尚书见面没有说话,眼神却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联盟,统一限制皇权,维持现状。
太子坐在上位用茶盖撇去茶叶浮沫。
偷偷打量着下面的老狐狸。
六部尚书们穿着各自不同颜色的官服,官服上的图案和补子显示着他们的官职和地位。
他们有的身材高大,有的身材矮小,有的面容严肃,有的面带笑容。
太子放下茶杯说道。
“各位都是我朝的肱股之臣,孤第一次和各位见面,各位先自我介绍一下。”
“太子殿下,臣乃礼部尚书,专司国家大典……”陆尚书
陆尚书身材中等,微微有些发福。
他穿着一身紫色的官服,官服上的补子精致而威严。
他的脸圆圆的,泛着油光,留着一小撮山羊胡。他的眼睛小小的,却透着一种深沉的算计。
待尚书们一一自我介绍完毕,朱方正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鉴于政务堆积如山,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本宫决定成立内阁
辅臣人数嘛,三到五人不等,再选个内阁首辅,替我分担点事儿。”
陆尚书疑惑问道:“何为内阁?”
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提供决策建议
内阁大学士仅具有顾问身份,负责票拟和批答,为皇帝提供决策建议
尚书们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不就类似于丞相吗,谁都想更进一步。
但当听到朱方正要成立内阁时,他们的眼睛里都不约而同地冒出了精光
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纷纷表示太子英明,支持太子工作。
他们纷纷附和,实则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脱颖而出。
待尚书们心满意足地离开后,魏公公凑近朱方正,一脸担忧:
“太子殿下,我朝祖训,不可设立丞相啊!”
朱方正神秘一笑:
“公公勿忧,内阁嘛,不过是些顾问,有票拟的权力
但最终还得本宫点头,皇帝陛下才是最终拍板的人。
而且,内阁不设专属办公地,也不归六部管,对六部奏报更是无权置喙。”
魏公公一听,这才松了口气,连连点头。
虽然名义上内阁没有决策权,但谁都知道,这内阁一旦运转起来,其影响力可不容小觑。
而朱方正呢,他压根儿就不在乎这些,
他只想偷个懒,最好能让自己这太子之位形同虚设,好让父皇那些老臣们去头疼。
魏公公回到养心殿,将太子成立内阁的决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帝。
皇帝一听,拍案叫绝:“高!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拆分了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
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这样朕也能偷闲片刻了,必须全力支持!”
当听到朱方正要成立内阁后,六部尚书们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
他们开始互相猜忌,都想成为内阁首辅,获得更大的权力。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竞争和敌意,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恭敬,但暗地里已经开始勾心斗角。
六个尚书,选3-5人入阁,虽然知道是阳谋,二桃杀三士,但也阻挡不了自己的野心。
尚书府内,各路老狐狸们开始摩拳擦掌,暗自较劲。如何才能入阁?
谁能成为那万众瞩目的内阁首辅?
这成了他们心中最大的谜团。
上朝第一天,尚书们对太子表现得极为恭敬。
他们一改往日的敷衍态度,积极支持太子的各种工作。
这让手下的官员们大吃一惊,不禁感叹太子手段高超。
他们不知道的是,太子朱方正心里大喊冤枉:
“我就是想偷懒,最好失职。你们不应该一起去父皇那里弹劾投诉我不作为吗?
你们倒好,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支持我,这是几个意思?”
朱方正看着这些突然变得恭敬的尚书们,心里有些无奈。
他知道他们的目的,但又不能直接揭穿。
他只能继续维持着表面的威严,心里却盼望着他们能快点露出狐狸尾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内阁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朱方正虽然名义上掌握着最终的决策权,但他故意放手不管,让尚书们自己去争斗。
他想看看这些老狐狸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内阁成立后,六部尚书之间的勾心斗角愈发激烈。
谁都想成为内阁辅臣,位极人臣,谁都想离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