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见唐瑜还是没有明白,就说得更清楚一些。
“农历每逢二、七日是集市,也就是说每个月只有六天是集市。而这集市就腊月人气会旺一些,我就当你只卖这六天好了。
那你觉得你的客户人群是哪些?你别忘记了,这里是农村,有多少人是会买这糖炒栗子的呢?”
唐瑜很想反驳他,怎么就没有人买了,食物好吃,怎么会没人买呢?农村人里也有懂吃的人。
但是她明白狗老板说的是有道理的。
“好了,我知道肯定不会一个人都没人买,我们就当一天卖十斤好了,你感觉值得吗?大冬天,天寒地冻的,你要站那里站一天,我们就当你卖两毛钱一斤好了,十斤也就是两元钱,你感觉值得吗?”
好吧,唐瑜明白了,狗老板是嫌这生意太小了。
“钱难赚,屎难吃。这句话你没听过吧!”也是,狗老板这种富二代,怎么会懂这些呢?
“这个时代,就是老木匠这样的手艺人,一天也就赚两块八毛钱,普通小工干一天才一块多,你竟然还嫌弃这生意不赚钱。”
陈旭也不慌不忙的说:“那你就说,让你天寒地冻的去站一天,赚两块钱,你愿意不愿意吧。”
“我。。。我。。。”唐瑜支支吾吾的应不出来,两块钱确实是有些少了,还不如过两年,允许自由买卖了再去城里摆摊卖。应该能赚的多一些。
“这门生意不小,只是不适合我们,走吧。”陈旭见唐瑜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害,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唐瑜看着手里端着的糖炒栗子,感觉自己今天跟出来就是一个笑话,但是都已经走到了这里了,真是走也不是,去也不是。
算了,只能继续跟着去了。
到了村长家,村长家的院子门没有关,村长正在院子里劈柴。
“叔,在劈柴呢?”陈旭打着招呼。
村长抬起头,见是陈旭和唐瑜,也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哟,是你们啊,上山怎么样?”
“叔,这是我们今天捡的板栗,我们做了糖炒栗子,送一些过来给你们尝尝。”唐瑜回答。
赵婶子在里屋刚听到声音,就出来了,“哎呦,你们这么客气做什么。这板栗也是粮食,自己留着吃多好。”
“婶子是您客气了,我们拿的也不多,叔婶你们这么照顾我们,我们只是拿一些山上捡的板栗,也没花钱。”陈旭笑着说。
赵婶子心想,这城里娃娃嘴巴就是甜。“诶呦,那婶子就谢谢你们了,我去拿个碗。”说完就进门拿碗去了。
唐瑜将碗往前递了递,“叔,这是我第一次做糖炒栗子,你尝尝好吃不好吃。”
“是吗?那我得尝尝。”说着,村长放下手里的斧头,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拿起一颗板栗,尝了一口,不停夸赞,“不错,好吃。”
这时陈旭突然说:“叔,我听说我们大队还有一个集市的?”
村长突然被这么一问,也不知道陈旭为什么问这问题。“嗯,是有一个集市,每逢农历二、七日,是我们大队的集市日。”
“我听说是允许村民少量的卖自家种的蔬菜,那我们去卖这个糖炒栗子可以的吗?”陈旭继续问。
唐瑜有些懵,这狗老板怎么说一出做一出的,不是说这门生意不划算吗?那他现在为什么还这么问?
村长思考了一下,才回答:“是有这么个事,这集市都是大队里的人在卖的。原则上是只能卖自家种的蔬菜。
但也有些村民也会拿一些山货去卖。糖炒栗子倒是没见人卖过。腊月的时候,也会有人卖炒瓜子,想来这个糖炒栗子也是可以卖的。”
村长停顿了一会,继续说:“不过一般都是村民去卖,倒是没见知青去卖过。如果不是必要,你们还是不要去的好,就怕有些人去举报。”
陈旭思考了一下,点头说:“嗯,我知道了,谢谢叔。”
这时赵婶子也已经拿碗出来,倒过来了唐瑜碗里的糖炒栗子,也听到了刚才他们的对话,“怎么了,你们怎么会想要去卖板栗。”
这话问得正合陈旭的意,于是就将唐瑜之前的理由说了一通。
“我们今年又是租房,又是做家具的,钱花了不少,工分却没赚多少。也不能坐吃山空啊,只能想些法子去赚一些。”
赵婶子点头,“确实是,这过日子是不能一直只出不进。但是你们也别慌,不能做的事情,咱们一定不要做。老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肯定会有办法的。”
“嗯,婶子说得对。”陈旭点头赞同,随即转移话题说:“对了,这竹篓我给您带回来了,放那里好。”
“没事,放这里就行。”
陈旭将竹篓放到了村长家门口,“叔、婶子,那我把竹篓放这里了,我们就先走了。”
唐瑜想着狗老板说这些话的理由,都顾不上与赵婶子她们客气,跟着陈旭的脚步,就准备离开。
她可好奇狗老板为什么演这么一出了。
“诶,小张同志,小唐同志。”赵婶子突然叫住两人。
两人回头,不知道赵婶子这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明天就是立冬了,我们这边有句老话叫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你们明天也不要忘记吃饺子了。”
“诶,好的,谢谢婶子,我们知道了。”
唐瑜有些恍惚,原来明天才立冬啊,在沪市立冬的时候还穿秋装呢,这在这边,她都穿了好久棉袄了,她还以为立冬早过了。
也是,立冬一直就是十一月七八号,又不是用温度来定的。是她自己弄混了。
两人离开村长家后,唐瑜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疑惑问出口了。
“你刚不是说这生意不适合我们做吗?那你干嘛刚还说这么多?”
陈旭失笑出声:“我这是卖惨呢。我们又是修房,又是打家具的,村里人都看着呢,多卖卖惨,才不会让别人觊觎。”
唐瑜无语,这狗老板心眼也忒多了。
但是陈旭不知道,他这一卖惨,在赵婶子心里的形象却更好了。
赵婶子心里想的是:这小张同志是个会过日子的。知道花钱多了,就要赚钱的道理。
不是一个只会花钱的男人。而且还准备大冬天出去做买卖,是个会吃苦的人。
与这样的男人过日子,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赵婶子对他是越看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