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王也是大帝!】
【他身高八尺,骁勇善战!乃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子!
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好坏参半。
有人说如果没有他,那便不会有后来之华夏。功不若秦皇汉武的悲情英雄。
也有人说他的《杀胡令》太过于野蛮,导致的杀戮而是不计其数,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莽夫和兵痞。
他就是武悼天王冉闵!】
“看来这一位什么天王的皇帝也是一位能冲杀战阵之中的狠人啊!”嬴政觉得冉闵这人的谥号倒是有些拗口和没有章法,不过后世的奇葩事情他见多了,纵然有些不合理也没计较太多。
再不合理能有大宋的皇帝被牵羊礼掳走离谱吗?
“这个《杀胡令》是个什么东西?寡人对这个很有意思啊!”
“莫不是一个如汉武帝一样的皇帝?带领着他的军队去杀胡人然后封狼居胥?”
大唐
“冉闵?”李世民呵呵一笑,释然道:“朕年轻的时候读到过关于魏武悼天王的故事,当时年少轻狂,向往沙场,又一心豪胆和冲天的锐气,觉得这个武悼天王是个英雄人物!”
“是拯救我中夏的好人!”
“哦?陛下年轻的时候以为的,那现在呢?”魏征接过话茬道。
“他本人不过一个如项羽一样有勇无谋的武士罢了!这个《杀胡令》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之处,也是让他站在当时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关键之处!”
“很有可能是出自他手下谋士的建议。”
“这是个很好的阳谋,可惜冉闵遇到了不堪的东晋和他自己并不宽厚的韬略,最终只能泯灭在那个大世之中。”
“最后,也只是让本就疲敝的北地汉人更遭毒手罢了!”
魏征抚着胡须,道:“陛下从前是站在少年人的立场上评价的冉闵,所以是少年人看到的意气风发。”
“如今陛下是四海之主,看待问题从大局观上来的,所以立场和评价自然也不同。”
李世民微微颔首,转头又看向房玄龄,询问道:“玄龄啊,你怎么看?”
老房道:“勇力绝人,当世豪杰!果锐无德,徒增遗憾!”
这就是大唐中枢相公的实力啊,魏征心里也忍不住给老房一个赞。
大明
“武悼天王冉闵!”朱棣道:“居然没想到他也有上榜的机会。”
“朕一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你啊冉闵,该说你是一个拯救中夏的大英雄还是一个残暴之人呢?”
“正好后世的天幕上有了你,让朕看看你在后世的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关于他的《杀胡令》,以及最后的失败,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多少有些了解。
尤其是他武悼天王的称号,更是让许多人几乎随口道来。
关于冉闵的传说,曾经在网络上流传不息,并对许多人产生了极大的误导。
那么抛去传说,历史上的冉闵以及被捧上天的《杀胡令》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
北朝早期,是一段军阀混战,尤其是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通过战争在获得立足之地后,又不断与其他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以及当地汉族豪强不断争夺地方控制的历史。
后来作为冉闵养父的石虎,他所属的羯族也是“五胡乱华”时期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之一。
晋成帝咸和五年,石勒称帝,建立了后赵。
然而和很多北朝早期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一样,后赵内部充满了阴谋与厮杀。
在石勒死后,被石勒的侄子、石勒的父亲视如己出的石虎立刻篡夺了后赵政权,然而虽然石虎骁勇善战,但是由于石虎生性残暴又贪图享乐,他在邺城大肆征发士兵和民夫修筑宫殿,使得大量羯、汉士兵民夫死亡。
再加上石虎的官吏四处横征暴敛,一时更是民愤四起。
不过虽然石虎也四处劫掠妇女,但是与网络上相传的“两脚羊”段落不同的是,石虎四处劫掠的民女,并不是将她们充入军营甚至当成军粮,而是将她们全部收入了自己的后宫。
并且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脚羊”这个词,以及相关的烹饪方法并不是起源于北朝,而是最早见于宋代记录各地风俗的《鸡肋编》。
而且其实石虎和当时许多游牧民族君主一样,对当时中原的汉人,都有着深深的自卑感。
曾经有工匠为了讨好石虎,而将宫廷中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画像全部画成胡人相貌,结果引得石虎勃然大怒。
当时四百年大汉天威浩荡,纵然距离汉朝灭亡已有百余年,但汉人帝国强大的印象仍然是在异族心中挥散不掉的阴影。
和现代不少人的崇洋媚外不同,古代时期,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中夏是被崇敬和献媚的对象,异族人在面对华夏的时候,难免会有自卑感存在。】
“这个汉朝都灭亡了百余年了,居然余威仍如此浩荡?!”
秦始皇喃喃自语着感慨大汉的影响力,心中不免有些向往,若是四百年大汉是他四百年大秦帝国该多好啊!
“这就是我大汉的实力啊!”刘彻心情激荡,骄傲的说道。
“纵然我大汉国除祚绝,然提我大汉之名者,仍可得庇护也!”
大汉天威来源于什么,刘彻自己很清楚,那就是自己对匈奴人以及周边势力不断的打压!
那有什么感慨华夏之文明从而自惭形秽呢?
他心里的阴影说白了就是祖上被大汉打疼了,害怕了!
刘彻道:“大汉做到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了啊!”
“希望这个叫冉闵的后人,能再带领我中夏辉煌下去吧。”
【不过,石虎虽然能够镇得住自己手下图谋不轨的大臣,但是却和石勒的父亲一样也为自己收了一个干儿子,而这个人正是冉闵。
冉闵同样因为英勇善战而受到石虎的赏识,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带领的一支军队在敌人的攻击之下,几乎完好无损。
对于这个人高马大、善谋略的青年,石虎更是视之如孙。
虽然石虎的初心,是想让冉闵为自己的子孙效力,然而冉闵却毫不在乎的打算模仿一下自己的干爹。
石虎死后,石世继位,但是没过多久,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遵篡位。
而当时同样手握重兵的石冲对于石遵篡位心怀不满,因此立刻起兵造反,但是却被冉闵等将领击败,石冲被赐死,而他所率领的士卒,则全部遭到坑杀。
石遵为了安抚冉闵,因此向冉闵许诺会立他为太子,但是很快就反悔,改立石衍为太子。
冉闵对此大为恼火,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加险恶。在得知石遵有意除掉自己之后,冉闵先下手为强,拥立了石虎三子石鉴篡位。
然而石鉴对于冉闵也忌惮不已,他先是封冉闵为大将军和武德王,之后却派石苞等人连夜去除掉冉闵。
失手之后,石鉴担心冉闵反叛对自己不利,因此假装不知情除掉了石苞等人。
但是石鉴并没有就此放弃除掉冉闵,他趁着石虎另一个儿子石只,联合羌族首领姚弋仲与氐族符洪发动叛乱,表示要除掉冉闵与其亲信李农等人。
就在后赵大军前去平叛之后,邺城的几位大吏密谋试图除掉冉闵和李农,但是却被二人击败反杀。
这之后,老臣孙付都和刘铢带领三千羯兵试图除掉冉闵和李农。
孙付都劫持了石鉴,然后告诉他此时冉闵和李农已反。
在得到石鉴首肯之后,孙付都和刘铢立刻下令军队攻打冉闵和李农,但是却被击败。
之后冉闵和李农带领了数千士卒杀入宫门,对冉闵畏之如虎的石鉴立刻改口,说孙付都叛乱,要求两人立刻前去镇压。
结果冉闵和李农在宫门大开杀戒,之后更是发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
或许冉闵这一命令是想进行全城戒严,然而此时所有在城内的胡民早已如惊弓之鸟,他们纷纷开始蜂拥逃出城外。
之后冉闵将石鉴监禁,并下令城门不再戒严。一时间原本出逃的胡人们以为兵祸已去,因此纷纷回城。
然而冉闵此时并没有就这样放过他们,孙付都和刘铢的事情,让冉闵对胡人不再信任,因此他对城中的汉人下达了至今大名鼎鼎的“杀胡令”,之后这个命令更是扩展到各地驻军,一时间后赵四境之内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武德充沛!”秦始皇抚着胡须,中肯的评价道:“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他只是略微的简单出手,就已经让对手丢盔弃甲了!是个会打仗的好手!”
“只是会打仗有个屁用?”
大汉,刘邦有些不屑的说道,“项羽很会打仗,不是照样输在了乃公的手下吗?”
“此时虽然是我汉家之人,但他的根基却是在胡人那里,这一个《杀胡令》看得人却是热血沸腾,但沸腾之后呢?”
“自绝于胡人之中的他,还能再利用原本的根基成大事吗?”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于发动更多的汉人效忠于自己了。”
“毕竟他又不是小孩子了,总该要为自己的行为兜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