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十二阿哥咏基和纪晓岚站在学堂门口,看着陆续走进来的阿哥格格们,脸上满是欣慰。
十二阿哥笑着对纪晓岚说:“纪师傅,新的一年,不知这些孩子们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纪晓岚捋了捋胡须,“十二阿哥,这些孩子聪慧又勤奋,定能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
这时,南儿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十二哥,纪师傅,新年好呀!我可想你们啦!”
十二阿哥笑着摸了摸南儿的头,“南儿,新年可有学到什么新本事?”
南儿眼睛一亮,“当然啦,我跟着阿玛学了不少骑马的技巧,现在骑得可稳啦!”
绵逸也走了进来,向十二阿哥和纪晓岚行礼后说道:“十二哥,纪师傅,我新年读了不少史书,对一些朝代的兴衰更替有了更深的感悟。”
纪晓岚饶有兴趣地问:“哦?绵逸阿哥不妨说来听听。”
绵逸清了清嗓子,“我觉得唐朝的兴衰很值得研究。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开创了贞观之治,让百姓安居乐业。可到了唐玄宗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引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十二阿哥点头称赞:“绵逸分析得很透彻。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作为息息相关。”
待所有阿哥格格都到齐后,十二阿哥走上讲台,“今日我们来探讨一下治国之道。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治理离不开贤能之士,那你们觉得怎样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呢?”
九格格率先站起来,“我觉得可以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就像科举考试一样,让有学问的人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十二阿哥微笑着说:“科举制确实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有些考生可能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实际的才能。”
十一阿哥思考片刻后说:“除了科举,还可以让大臣们举荐人才。不过,这就需要大臣们公正无私,不能任人唯亲。”
纪晓岚补充道:“举荐人才固然重要,但也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举荐的人真有才能。”
这时,南儿举手发言:“十二哥,我觉得还可以到民间去寻找人才。有些隐居的贤士,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可能有治国安邦的大才。”
十二阿哥赞许地说:“南儿这个想法很新颖。古往今来,确实有不少贤才隐居民间,若能将他们发掘出来,对国家定是大有裨益。”
大家又围绕着如何考核人才、如何留住人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学堂里气氛热烈。
讨论完治国之道,十二阿哥又拿出一幅书法作品,“这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书法。大家先仔细观察这幅作品,说说你们对颜体书法的感受。”
十二格格轻声说道:“我觉得颜体书法很有气势,笔画粗壮,结构端庄,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
十三阿哥也点头表示赞同,“而且颜体的字看起来很有力量,就像一个个站立的勇士。”
纪晓岚笑着说:“你们说得都很对。颜真卿的书法不仅在笔法上有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入到了书法之中。他为人刚正不阿,其书法也体现出一种雄浑、大气的风骨。”
在纪晓岚的指导下,阿哥格格们开始练习书法。南儿握着毛笔,认真地临摹着,可写出来的字却总是歪歪扭扭。她有些沮丧地说:“纪师傅,我怎么写都写不好,这毛笔太难控制了。”
纪晓岚走过去,耐心地指导南儿握笔的姿势,“南儿,握笔要稳,手腕要灵活。写字就像做人一样,要有耐心,一笔一划慢慢来。”
在纪晓岚的帮助下,南儿渐渐找到了感觉,写出的字也有了一些进步。她开心地说:“纪师傅,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其他阿哥格格们也在认真练习,互相交流着心得。十二阿哥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欣慰,“看到你们如此用心学习,本阿哥很是高兴。书法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你们能用心去体会它的魅力。”
练习完书法,已经临近中午。十二阿哥宣布休息,阿哥格格们纷纷走出学堂,在院子里活动。
南儿和九格格、十格格凑在一起,“你们说,下午十二哥和纪师傅会教我们什么呀?”
九格格兴奋地说:“我希望是教我们画画,我可喜欢画画了!”
十格格也点头说:“我也想学画画,要是能画出像十二哥带来的那些古画一样美的画就好了。”
果然,下午上课时,十二阿哥带来了笔墨纸砚和一些绘画作品。“今日我们来学习绘画。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还能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大家先看看这些画,说一说你们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绵逸指着一幅山水画说:“我喜欢这幅山水画,它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走进画中的世界,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南儿则对一幅花鸟画情有独钟,“我喜欢这幅花鸟画,画里的鸟儿和花朵都好漂亮,感觉它们都活了一样。”
纪晓岚笑着说:“绘画最重要的是要有观察力和想象力。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将它们的特点和神韵捕捉下来,再用画笔表现出来。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赋予作品独特的意境。”
在纪晓岚的讲解下,阿哥格格们开始尝试画画。南儿想画一只蝴蝶,可画出来的却像一只奇怪的虫子,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哎呀,我怎么画成这样啦!”
九格格安慰她:“南儿,别着急,我们多练习几次肯定能画好的。”
经过一下午的练习,虽然大家画得还不是很完美,但都乐在其中,对绘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放学的时间到了,阿哥格格们向十二阿哥和纪晓岚行礼告别。南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绵逸说:“绵逸哥哥,今天的课太有趣了,我学到了好多新知识。”
绵逸笑着说:“是啊,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每天都能有新的收获。”
回到家后,南儿迫不及待地把在学堂学到的知识讲给阿玛听。“阿玛,今天十二哥和纪师傅教我们讨论治国之道、学习书法和绘画,可有意思啦!”
阿玛听着南儿的讲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南儿,你要好好跟着十二阿哥和纪师傅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第二天,阿哥格格们又早早地来到了学堂。十二阿哥看着精神饱满的众人,说道:“今日我们来学习算学。算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大了,无论是经商、建筑还是天文历法,都离不开算学。”
说着,十二阿哥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算学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阿哥格格们纷纷陷入思考,有的在纸上写写画画,有的眉头紧皱。过了一会儿,绵逸站起来说出了答案:“鸡有二十三只,兔有十二只。”
十二阿哥笑着问:“绵逸,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绵逸有条不紊地回答:“我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三十五只鸡就应该有七十只脚。但实际有九十四只脚,多出来的二十四只脚就是兔子比鸡多的脚。每只兔子比鸡多两只脚,所以用二十四除以二,就得到兔子有十二只,再用三十五减去十二,就得出鸡有二十三只。”
十二阿哥点头称赞:“绵逸思路清晰,算法正确。算学就是要多思考,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接着,十二阿哥又出了几道更复杂的算学题,大家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对算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算学课结束后,纪晓岚带来了一些古代的乐器,“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音乐文化。这些乐器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历史。”
纪晓岚拿起一把古琴,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在学堂里回荡。阿哥格格们都听得入了神。
南儿好奇地问:“纪师傅,这是什么乐器呀?声音好好听。”
纪晓岚笑着说:“这是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音色深沉、悠远,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随后,纪晓岚又向大家介绍了古筝、笛子、二胡等乐器,并分别演奏了一段。大家被古代音乐的魅力深深吸引,纷纷表示想要学习。
十二阿哥说:“音乐能陶冶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向纪师傅请教,学习演奏这些乐器。”
接下来的日子里,学堂里的课程丰富多彩。有时,十二阿哥会带着大家到户外,观察自然,学习天文地理知识;有时,纪晓岚会给大家讲述古代的文学典故,让大家领略文学的魅力。
有一次,十二阿哥组织了一场知识竞赛,将阿哥格格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抢答。题目涵盖了诗词、历史、算学、天文等多个领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哪座山?”十二阿哥出题。
南儿所在的小组迅速抢答:“是泰山!”
“正确!”十二阿哥笑着说。
竞赛过程中,大家你追我赶,气氛紧张而热烈。最终,南儿所在的小组获得了胜利,大家都兴奋不已。
通过这次竞赛,不仅检验了阿哥格格们的学习成果,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期待着下一次的知识比拼。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哥格格们在学堂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实的日子。他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思想也越来越成熟。在十二阿哥和纪晓岚的悉心教导下,他们逐渐成长为有学识、有品德、有担当的少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十二阿哥和纪晓岚看着在学堂里认真学习的阿哥格格们,心中感慨万千。
十二阿哥对纪晓岚说:“纪师傅,看着这些孩子的成长,我深感我们的责任重大。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将他们培养成才。”
纪晓岚点头表示赞同,“十二阿哥所言极是。这些孩子天赋异禀,又勤奋好学,只要我们用心教导,他们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而阿哥格格们,也在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前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