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走了,去西沙之前,他还有一些事要准备。但这次与“他”的沟通,让解连环确认了很多之前不确认的事,也知道了很多他爹临终前没有明确告诉他的事。
现以解连环的口吻在此记录:
第一,吴歧这孩子有“离魂症”,且因为“离魂症”的病理原因,分裂出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格”。
其中一个,仍然可以称之为“吴歧”;而另一个,则是应该称之为“张歧山”的老九门张家人。
并且,这个“张歧山”在老九门时期,和自家老爹解九是至交好友(虽然这个“好友”,怎么看怎么带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第二,吴歧在二月红府上,听完那个臣子棋的故事之后,就切换人格变成了“张歧山”(臣子棋这个故事,对张歧山可能是一种“刺激”,毕竟他和老爹可能有那种关系);
而他老爹也通过自己对“张歧山”的了解,敏锐地察觉出对面这个“孩子”有不妥,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眼前这个名叫“吴歧”的孩子,其实是“张歧山”的转世,并和“张歧山”私聊了一些九门之前发生的事,很可能还包括自己制定的“反抗”计划;
第三,老爹在“张歧山”离开解家时,通过他这个儿子,交给“张歧山”一个点心盒,这个点心盒里有机关和夹层,夹层里有一本老爹的笔记,和应由历代解家家主持有的玉佩(这个笔记里应该记录了九门、解家这些年发生的事,以及老爹制定的“反抗”计划);
第四,他老爹应该是通过吴三省所做的事(找安神方子,和能治疗虚妄之症的大夫),确认吴家侄子有“离魂症”,确认之前在红府见到的“张歧山”其实是吴歧的另一重“人格”,其本身并不能算是独立的个体;
第五,他第一次在吴二白的茶馆里见到的吴歧,那确实是“吴歧”,只是“吴歧”说的话(关于他老爹,为什么要让他伪装成这副可笑的样子,来见吴歧的用意),是“张歧山”教的;
第六,为什么“张歧山”能教“吴歧”说话?毕竟理论上,“双重人格”应该互不干涉,甚至都不知道彼此存在。
因为他们有特殊的“沟通”方式——而这种特殊技能产生的原因,可能和吴歧手上的铃铛有关。
第七,这个铃铛是谁送的?
“张歧山”不得而知,甚至在“吴歧”那里也没得到明确答案,只说狗五爷和齐八爷打开看过。
但这个铃铛的奇异之处到底在哪,“吴歧”说不上来。
也因此,“张歧山”想托自己和吴家人打听一下(毕竟“张歧山”这个身份,和现在的吴家相处起来,确实尴尬;而吴家人,又不会把这个铃铛的不同寻常之处,告诉“吴歧”——谁叫吴歧现在是个三岁小孩呢?)
————————
这厢解连环刚走,吴歧就被人从身后举起来了。
他觉得自己一阵腾空,还没反应过来,小身子就又被人连续往上举了两次。
吴歧:“……”擦,小豆丁没人权啊?
他刚要对那人怒目而视,让他体会一下宝宝的愤怒,一转头,就见一个许久未见的人正在对他笑。
“三叔!”
他一下就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喜地看向来人。
此人不是吴三省是谁?
“嗨哟,乖侄子,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年轻的吴三省把吴歧抱进怀里,胡噜胡噜他的小脑袋。
吴三省非常喜欢这个小侄子。
和吴斜内向、好奇心旺盛不同,小侄子贴心乖巧,很会撒娇,要不是有二哥在,他还真想把吴歧带回家当女儿养。
小棉袄,谁穿谁暖和。
吴歧也搂着三叔脖子,毫不吝啬在吴三省脸上亲了好几下,和吴三省挨挨蹭蹭,看上去十分亲热。他也很喜欢能带他玩,还给他讲各种稀奇古怪故事的三叔。
“三叔你最近去哪儿了?怎么都不来陪我?你是不是只爱文锦阿姨,不爱我了,呜呜呜……?”
吴歧还没说完,就被吴三省眼疾手快捂住了嘴。
“小祖宗,你小点儿声,别让你二叔听见。”吴三省贴着吴歧小声道。
吴歧瞥了眼已经站在吴三省身后的吴二白,不知该不该告诉三叔。他纠结两秒,还是决定明哲保身:“……哦。”
吴二白看着一脸乖巧,实则鬼精的侄子,和见了他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弟弟,站在吴三省身后叹了口气,“老三,你不要带坏宝宝。”
你和文锦的事,该告诉宝宝吗?
宝宝才多大?他懂什么?
吴三省:“!!!”
向来天老大他老二,桀骜不驯的吴三爷猛然转头,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身后的二哥,惊声道:“哥,你走路怎么没声音?不对,你怎么在这?”
吴二白无奈,简直不想和这个蠢弟弟多说一句话。
“我不是和你一起过来的么?是你光顾和小歧亲近,把我忘了好吧?”他说。
吴三省这才想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尴尬地朝他哥挠挠头。
最后还是吴歧帮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三叔,你有没有给我带礼物?不陪我还没有礼物的话,我真的会生气。”
我要告诉奶奶。
“有有有。三叔想着你呢,乖侄子。”吴三省忙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木雕摆件递给吴歧,“看看喜不喜欢?”
“嗯嗯,我很喜欢。谢谢三叔,mua~~”
吴歧又亲了三叔一下,美的吴三省把吴歧托到自己肩膀上,“走吧侄子,三叔带你回家咯~~”
视野一下变高的感觉让吴歧很新奇,他也不害怕,稳稳坐在吴三省肩膀上,欢呼道:“GoGoGo!”
还没等吴三省往外跑两步,吴歧好像想到什么,转头对后面的吴二白说:“二叔二叔,别忘了帮我拿书包!”
他的小书包可不能丢呐~~
“知道了。”吴二白无奈地摇摇头,抄起吴歧的书包跟在弟弟和侄子后面,嘴上还不放心地叮嘱弟弟道:“你慢一点,不要摔到小歧。”
“知道了,哥。”
一口气奔出二里地,吴三省才渐渐停下来,缓着气和吴歧聊天。
“你最近怎么和解家小子关系这么好了?”吴三省问。
“还不是三叔不肯陪我。”吴歧埋怨地拽拽吴三省头发,“爷爷让连环叔叔陪我玩。”
这话说的挺有技巧:因为三叔不能陪他,所以让解连环陪他。解连环是吴三省的替代品。
果然吴三省听后很高兴。他瞥了眼二哥手里的小书包,又问:“你这包鼓鼓囊囊,还挺能装。都装什么了?”
“嗯,都是连环叔叔送我的。漫画书、小零食,还有他新淘来的洋玩意儿。”
“那小子就喜欢鼓捣洋人的东西,要我说,洋人的东西再好,能好过咱老祖宗的东西?”吴三省显然对解连环的喜好不怎么瞧得上眼。
“话不能这么说啊三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你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贬低别人的爱好。”吴歧一本正经地说。
“还有啊,连环叔叔是奶奶娘家侄子,是你表弟,你能不能别一口一个“那小子”“那小子”的?你愿意别人喊你“那小子”吗?”
吴歧语调甜软,听上去奶声奶气的,可细一品他的话还挺有道理,更重要的是,他还懂得换位思考,用吴三省的话堵吴三省。
吴三省没话说,只好认错道:
“好好好,我以后再也不叫那小子,啊不,再也不叫连环“那小子”,也不说他不应该喜欢洋玩意儿了,行了吧?”
“你这孩子,也不知跟谁学的,能说会道。”吴三省嘀咕道。
“嘻嘻,那必须跟二叔呀。二叔说,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明事理。我们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众!”吴歧说。
听得走在一边的吴二白满意的点点头:这孩子,没白教。孺子可教~~
可他还没高兴一会儿,就听吴歧的心声传来:
【所以以后谁要不听我的话,我就拿《抡语》抽他大嘴巴子。】
【《抡语》就是一种抡起来能抽人的语言,其威力不比《论语》差。】
【哎嘿,我真是个小天才~~】
吴二白:“……”
我让你学《论语》,你就学会这个?像话吗?
吴二白很头疼,突然觉得,自己对宝宝的教育,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