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房玄龄所提出的观点,若有所思。
再次看向天幕中展示的对话框,尤其看向“人权”二字,
“房玄龄所说,朕有些明白了!诸位且看着‘人权’二字!”
满朝文武百官都随着李世民的话中意,一齐看向天幕。
接着听到李世民继续讲道:”何为‘人权’?
朕刚开始也没看明白,但听了房玄龄所讲,朕有些理解了!
这大概是关于一个人的权利的意思,可以简要概括为给一个人的体面!
孟棠姑娘所说的“惩罚犯罪好保障人权”也有同样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和天下黎民百姓对残暴的刑罚执行方式心中有了改变。
对一个做尽恶事的人,让其立即死亡,已经做得足够!
如果再通过施加残忍手段就不再必要!
毕竟,刑罚是为了惩罚犯了罪的人,也是为了警戒正在想犯罪的人,
还是为了保护没有犯罪的无辜者以国家的律法威严感和安全感。
就如我们现在对于炮烙和烹煮之刑就觉得没有必要,
因为,用斩首或者绞刑已经足以达到这些目的,又何必折磨犯了罪的人呢?为了公平?
诸位爱卿肯定也明白,我们对刑法要达到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只有实现公平,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那同理可得,再循序渐进,在后世的朝廷和黎民百姓的心目中也是如此!”
程咬金听到自家英明的君主给自己恍然大悟:“所以……后世设置这所谓的注射死刑而死的目的可能就是让人失去生命,对这个过程,不再折磨犯人。
他们也达到了他们想要的目的了?!”
但心中还是有些不解,“
可罪恶多的罄竹难书的那些人,这注射死刑的执行方式未免也太便宜这些作恶者了!
凌迟不更让百姓觉得合乎因果报应之说吗?”
杜如晦对着程咬金摇了摇头,“律法的第一先是为了秩序。
况且,知节可有想到,执行刑罚的残暴也会给潜在的恶人以示范?这样翻到本末倒置!”
“哦!那我有些理解了!
但为何在后世有些国家还废止了死刑?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本就天经地义!”
程咬金心中还有这样一个疑惑。
在场文武大臣,以及李世民面面相觑,“可能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
如果冤假错案为徒刑或者罚银,那释放或者赔偿就好;可冤假错案为死刑,的确不可挽回了!
但这……
还是有些勉强,万一有对江山社稷有极大危害的恶徒之流,不死绝对不可以啊!
不然,人人都有样学样,天下岂不是要有大乱啊!
可除了这个原因,他们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
宁淑在这个时候还在忙,所以此时还没有看到孟棠给自己的回复。
孟棠突然想到自己在抖平台的刑事律师直播间看过的一个案子,和这个想要逃避赔偿的犯罪人有些类似!
于是有引用“然后家属让他赔几十万,他觉得太高了,把对方受害人家属全杀光了”这一条信息讲到了那个案子——
“我昨晚在蹲一个直播间的时候,有人上麦匿名连线,
说她的爸爸帮一个人开这个人的车想要临时转移一下地点,
结果这个连麦人的爸爸没有看到车后所站的这个人,结果给撞成重伤,严重到之后情况都无法预料!
目前这个人还在重症病房,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人的肝被撞碎了,肋骨断了几根,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但此人的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于是问这个连麦人的爸爸,能不能可以先给5万医药费。
这个连麦人的家里条件其实算普通的那种,但是不困难,5万块是可以掏出来的。
但这个连麦人以及她的家人不愿意套这个钱!”
……
“这种恶人居然还有同僚?”有青年义愤填膺,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这种帮人的事情居然要赔钱?”
“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情况?这个人的失误啊!”
“一样的谷米养出百样的人,啥样的人都有啊!”经历颇丰的老者摇了摇头,对此不以为然!
“这个女孩以及他们的全家都是恶人啊!哎!虽然本着帮忙的初心,帮出了倒忙,但居然眼睁睁看着不管不顾?!”
“我要是被撞的人的家人,我一定要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可付出代价又如何,在这紧要的时候,一分钱难倒一堆人啊!
不用付钱的义诊医馆寥寥,更何况肝都没了,肋骨还断了,这要医术高明的大夫及时出手啊!
他们的眼睁睁,所导致的悲惨可能之一,这和杀人又何区别啊?”
“对啊!是不是后世的律法比较和善,所以才……”
“我不这样认为,这分明就是恶人为恶,关律法什么事情?
孟棠姑娘肯定也会讲到律法如何的!”
“说的是啊!上一个案子后世的衙门……不对!
哦!
记起来了,是法院都给了机会,这是教人从善的!
可见后世律法对人是真的好啊!
即使对死刑法都让死的几乎没有痛苦,那后世的黎民百姓肯定生活的更好!你们也有看到,之前孟棠姑娘给我们所展示的那些画面啊!”
对于案件,诸朝上下纷纷叨叨。
当然,也有人关注到细微之处。
有人关注点在车的危害——
“这又是一起车祸?莫不是在后世,车祸会频繁发生啊?”
还有人在关注点则落脚在医术水平——
“肝都撞碎了还可以就诊?这……后世的大夫这么厉害?”
元朝。
忽必烈也是如此,
“这……肝都撞碎了,肋骨也撞断了几根,还有其他,这样的在后世居然还会有救治成功的机会?”
忽必烈深感不可思议。
但他又知道,天幕是没有理由来欺骗自己和天下人的!
那岂不是后世的人都活的挺久啊?
此时的忽必烈回顾,
天幕出现之后所展示的每一处细节,这时候才惊奇的察觉到之前……孟棠姑娘路过有一处地方,面容较为年轻步履轻盈但眼神浑浊看似经历颇多的一群人,聚集在那一处。
难不成,这些都是老人?看起来那么年轻?!
忽必烈把这些线索连接起来得到的结论让自己大受震撼!
……
孟棠刚把这些字码完发出来,宁淑上线了!
宁淑:“这的确是一类人!他们都很可恶!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该赔,只会觉得自己运气差!”
孟棠:“然后,这个直播间的律师就给她说,这个钱你们最好掏!
人后面如果很惨,真的没了,不掏这个钱妥妥的是过失犯罪,并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而如果人活着,也还是要掏的,后面有保险可以走,同时也能让法官看到你父亲的认罪态度,最后的赔偿金额也有商量的余地!”
宋朝。
“认罪态度?”赵匡胤了然,心中感慨,这倒是很合情合理!
对这一处理倒是赞同,以认罪态度来判断犯错之人的悔罪与否,引导犯错之人积极进行弥补。
同时也为受害之人争取求生的机会,后世的处理的确好啊!
他对这两个案子像孟棠所建立的联系一般开始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这两个案子的确相似。
都是犯了错误,但又不想认错不想弥补的人,即使兜里有钱,也不想逃出来一分一毫。
只不过,前一个是开始是过失,但之后为逃避赔钱而转变为故犯,并且犯罪的恶意极大!
后一个也是起初是过失之心所为,本来无害人之心,可后面不给钱就诊,这和故杀的程度对比差不多了,虽然比不了后一个!
这孟棠姑娘的朋友的总结一语中的啊!
可……
“什么是保险啊?”新的疑惑又产生在他的心中。
……
孟棠后面继续说道:“
但这个连麦人还是不愿意,这个律师出于职业角度为咨询人利益考虑,接连强调了好几遍!”
看到宁淑的回复,孟棠继续说:“对!他们就是这个态度!真的太可恶了!”
想到上一个案子,孟棠接着问向宁淑:“你说的这个案子真的太吓人了!
法院能判说明有这个能力,但他居然敢灭门!这死刑立即执行能判不?”
……
诸朝观众的眼中流露出诧异和满满的不可思议!
“啊?这都不判死刑?”
“对啊!如此穷凶极恶之人,不死,何以使得死者安宁啊!”
……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细节,“咦!大家看,孟棠姑娘强调‘立即执行’,这是立刻要处死的?难道后世还有不立刻处死的?”
“是哎!专门这样说,肯定为了有区分!”
“可这不立即执行,难不成是秋后问斩?而不是三日后?”
“或许是吧!”
“我感觉不对劲!如果有幸抽到,我想问这个问题!”
一个十一二岁,穿着长袍的男孩决然说道。
“啊!那么难得的机会,你要问这个?这太浪费了吧!
如果你问道国家之未来,天下人可都看着呢!
皇帝肯定会嘉奖你,说不定还会给你奖赏,甚至奖励个官位呢!”
“切!能抽到?你要能抽到,我……我裸奔绕城跑!”
“豁,你这要被抓走的!你知道捕快最近查得严吧!
上面好像说有高官来巡查”,连乞丐都被送到隔壁府城去了!”
“啊!你……你消息这么灵通?这真的假的啊?”
“哎!肯定是真的啊!不然,我可就是造谣的了!
我舅舅家的小女儿的婆家的外甥媳妇的有个亲戚,在应大富商家当差,应大富商,准备巴结这个来巡查的官员!”
而那个男孩被这两个人一连否定,满脸通红,但此时还是小声喃喃,坚定地说,“我真的有机会,一定要问这个问题!”
……
孟棠觉得在这个案子中,这已经因为他的行为死了这么多人了,即使本着死刑慎用的考虑,华国约十五亿人,每年宣判死刑立即执行的不过几百人!
但她认为这个人的危害性如此之大,主观恶性如此之强,不死刑立即执行不应该啊!
宁淑:“最后什么结果我真不清楚!但死刑是铁的了!”
孟棠又一次感慨庭长的警觉:“庭长都深知这种人的危险啊!真的太可怕了!如果没有被逮捕,真的可能也被仇恨啊!”
宁淑这时候又说了一个特别炸裂的案件:“哎!
前面还有个父亲欺负了自己的女儿,而且还教唆自己的儿子也欺负自己的女儿,幸亏这个儿子是个正常人,报警了!
一审法院判了。他还不服气!又来我们中院这里来上诉!
真的,什么人都有啊!”
孟棠内心涌起无尽的震惊加愤怒,“啊!这么恶心?他居然还有脸上诉?呸!
这种人实在是太恶心了!他的女儿好可怜啊!”
……
同步看着天幕的诸朝人此时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震惊和愤怒!
“这罔顾人伦,太恶心了!”
“自己干了连畜生都不如的事情,还教唆自己的儿子?!这个人怎么这么恶心啊!”
……
汉朝。
刘邦自以为自己已经很不要脸皮,为了很多次的谋算而干了不是人干的事情!
可看到这样,刘邦忽然觉得自己的道德也是有的了!
孟棠姑娘和自己的朋友所说的这第二个案子里的这个人实在是太恶心了!
欺负自己的女儿,还试图把自己的儿子一起推入背极人伦的深渊?!
要是自己,一定要把这个人先处以宫刑之后,再枭首于市!警示天下所有男子!
既然用……什么东西犯了罪,那惩罚,肯定要把犯罪工具给抹掉……这样才公正啊!
正所谓“割以永治”!
刘邦认为这样肯定能大快人心!
昔日,胡亥修改并实施之后的残暴律法让百姓苦不堪言,自己能入咸阳多亏当时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凡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
伤人及盗抵罪(凡是故意伤害他人的,按照伤害的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凡是盗窃财物的,根据盗窃财物的价值给予相应的处罚。);
余悉除去秦法(废除秦朝的苛刻法令,不再实行秦朝的严刑峻法。)(引用1)
此计出,迅速安定人心!并且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同时也给所有人树立了自己是仁慈宽厚的形象。
刘邦觉得,自己这样惩戒凶手,大汉的百姓肯定纷纷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