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主张以身养气,以气养身,相互调济,达到不仰仗外物。”
“吾身立天地,不仰仗他物,这样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哪怕这个世界某一天没有一丝力量,也一样可以修行下去,以自我证道,未尝不是一条可走之路。”
火维变色,他就是炼气者,难道俊一说的古籍那大光寺的住持也看过?所以才会很在意他?
不少人看向火维,火维炼气者的分身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他那银色的力量太独特,又能压制玄力,与之交过手的人都会私下里查过火维。
有人叹道:“以气养身,以身养气,如此往复循环下去,确实不需要仰仗外物。”
火维冲俊一笑道:“大师虽然身为佛门之人,却对修仙修道以及炼气这般了解,火某佩服!”
“阿弥陀佛!这只是小僧的粗浅看法,让火施主见笑了。”他看向众人,道:“不知诸位施主可还记得最古老的打坐之法?”
“当然记得,难道打坐之法与如今的修行路有关?”一人问道。
俊一道:“打坐修习不需要汲取外界力量就可以增长修为,炼气也是如此,只不过将修为用来滋养肉身而已。”
“大家试想一下,肉身强大了,所产生的力量是不是就会变得更纯净,更凝练?”
“这样的力量回归到身体中再滋养肉身,肉身会变得更强。”
“或许各位施主会觉得肉身毕竟是肉身,总会到达极致而无法再变强的,但各位施主在修行之初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话吧,‘生机无尽头’,力养身,身养力,何尝不是一种使身体和力量更有生机的方法呢?”
火维心中再次变色,这俊一竟然知道他们炼气者最本源的力量是生机!
他注视着俊一,装作不懂的样子道:“大师的意思是,肉身的强并非指强大,而是指生机变强?让身体充满无限可能,从而滋养出更强大的力量?”
俊一点点头,道:“没错,而且以小僧拙见,等体内的这股力量足以凝练乃至改变外界灵力时,就可以尝试融合天地间的灵力或玄力,从而达到快速修行的目的。”
“二力相融?”
有些修士一下就站起来了,如此大胆的想法,他们可不敢往这方面想。
火维出神,他从未想过让真力与玄力或者灵力等天地力量融合,这俊一身为僧人,也对他们炼气者这般用心,太奇怪了!
俊一看向火维,见火维出神,默念阿弥陀佛。
片刻后火维回神,好奇问俊一,“大师,两种力量难道不会相互排斥吗?如何相融?”
俊一道:“对于别人不行,但对于施主这样的炼气者而言,或许可行。”
“什么意思?”火维不解。
俊一解释道:“炼气者修炼的气,其本质是生机,既然是生机,自然不会与其他力量排斥,相容是没问题的。当然,融合肯定具有一定难度,所以,这需要炼气者做好充足准备。”
俊一盯着火维,又道:“小僧听闻火施主正是炼气者,火施主若是愿意尝试,我慧音寺有一个地方很适合火施主二力相融。”
火维不可思议地打量俊一,先有大光寺的住持向他示好,现在又有这慧音寺愿意提供二力相融的地方给他,佛门是欠了他什么吗?
或许,父母与佛门有过交集!
酒楼内的修士更是无比惊讶,来回在俊一与火维身上打量,尤其是火维,他现在都能做到越境而胜,再让他二力相融,那还了得!
一时间,酒楼内频频暗中传音,不少人的目光越来越不善。
火维对俊一抱抱拳,道:“多谢大师好意,不过在下身上因果太多,恐怕无法前去尝试了。”
“阿弥陀佛。”
俊一笑笑,道:“火施主只要记住小僧的话便可,我们一定还会再见面的。”
俊一坐回去,不再发表自己对修行路的看法。
火维拿出一条龙象鱼,送给俊一,俊一并未拒绝,这令不少修士惊讶。
一名修士嘲讽道:“俊一大师,你这不算破戒吗?佛门不是不许杀生吗?”
“阿弥陀佛。”俊一笑道:“花开花落只在一念之间,过于执着非我佛门之法。”
火维不想俊一被众修士言语讨伐,转移话题道:“俊一大师说的二力相融实在不适合多数人,以在下的看法,还是姬道友的想法更可行,凝缩修为或者寻找、建造一个纳力空间。”
“建造纳力空间不太现实,如果在身体内再找一个纳力空间,那只能是骨纹。”一名修士道。
“骨纹纳力?”不少人摇头,骨纹纳力古籍中有记载,但却没什么人愿意去做,毕竟在骨头上刻纹,疼痛难以想象,至今没听说有谁能成功。
姬秀道:“骨纹纳力与修为凝缩都不现实,我觉得还是得自己打造一个纳力空间!”
“如何打造?”不少人好奇地看向姬秀。
姬秀反问道:“修仙者的玄力位于何处?”
一人道:“修仙者玄力起于识海的灵门,纳于修仙路之内,大家不都知道吗?”
此人好奇姬秀这么问想说什么。
姬秀道:“我们修仙者必须打开识海,才有机会吸取玄力筑建修行路,也就是说,玄力其实就是纳于识海。”
“而修道者则吸取灵力纳于丹田,一个上一个下,如果将之形容为天与地,大家不觉得缺了点什么吗?”
“天地之间能缺什么?该不会是缺人吧?”一名修士玩笑着摇头。
姬秀却很认真地点点头,道:“没错!大家应该都知道人有三海,上为识海,堪比天,下为气海,犹如地,那中间的人,就是我们无法感知到的心海!”
“既然识海与气海都可以纳力,那心海为何不可以?”
火维神色微变,他早有这种想法,曾经就怀疑他的肉身感知力其实来自心海,心海就是他的血肉间隙,只是得不到确认,最后只能用肉身世界来形容。
现在看来,不少人对心海有想法。
酒楼内不少修士陷入沉思,就连陪同小辈前来的老一辈们都露出思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