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再进东宫
其实汗血马在如今,并没有汉朝那么高的地位,也没有后世那般昂贵,主要原因还是其特性。
汗血马爆发力强,速度快,耐力也好,但是负重能力就不怎么样了,只适合轻骑兵使用,随着汉末重骑兵兴起,汗血马的地位就退让了。
当然,这只是普通货色,顶级的战马,无论是哪一个品种,价格都非常昂贵。
崔诚忠自然知道薛玖想要的是纯血的汗血马,中原如今有一些,谁不是藏着做种马,买是买不到的。
“别做梦了,西域那边根本运不进来,汗血马是没有的,我这边的马你随便骑,喜欢带走也行。”崔诚忠笑眯眯的说道。
没有理会这家伙的疯言疯语,薛玖笑着问道:“既然你我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是不是支援一点?”
“你要啥?”崔诚忠问道。
“钱粮!我招募了不少人,以后跑商就靠他们了,但是养着这么多人负担太大了。”薛玖苦着脸道。
虽然负担大,不过这都是青壮,到了村里干活,那都是一把好手,算起来也亏不了多少,何况这些人,最大的用处还在后面,现在亏一些很正常。
“行!我给你弄一批粮食。”崔诚忠毫不犹豫的答应,虽然他家不是主脉,但是作为清河崔氏,土地是不少的,存的粮食更不用说,非常多!
薛玖心情非常美妙,他早就知道,崔家粮食很多,不然哪里来那么多的酒。
幸亏有崔诚忠提供酒,才能大量的蒸馏出河东老窖。
薛玖又一次进了皇宫,还是那条路,一样是在侍卫审视的目光中走过,不同的是,这次李建成没有在书房,而是在凉亭。
宫里的建筑就是精致,飞檐斗拱,每一处都彰显着细节。
“殿下,这是新酿的药酒,还请品尝一下味道如何。”客套之后,薛玖拿出了礼物,李建成应该没有多少好日子过了,不如让他过几天舒服日子。
李建成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东西,可以让他大展雄风,正愁快要没有了呢。
宫里有效果相似的药,但是身为太子吃药,传出去可不太妙,别人不在意你吃啥药,只会认为太子身体有问题。
一个身体有问题的太子,怎么可能不让人担心,何况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秦王。
喝酒就没有任何忌讳,又不是醉酒,只是小酌两杯而已。
“好!我帮你品鉴一下!听说元吉在帮你找兽骨那些东西。”李建成高兴的问道。
“是的,齐王提过那么一嘴,也不知道有没有。”
“无妨,我在宫里给你找。”
“多谢殿下,现在就是缺主材。”
“今天让你过来,是想送你一件宝贝。”
薛玖总觉得,今天李建成一直在看自己的脸,想到脸上的淤青,他就忍不住暗自翻白眼,他觉得李建成就是想看笑话。
“殿下赏赐,小子不敢拒绝,只能再次谢过。”
“不用那么在意,只要以后尽心为我做事就行。”李建成摆摆手道。
“说不如做,殿下以后看小子做事就行。”薛玖真诚的说道。至于他能不能看到,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而且看到也没有关系,薛玖又没说是要忠心耿耿道为李建成办事。
“甚好!小镇那边如何了?”李建成满意的说道。
“进展顺利,道路已经修了两里,材料筹备了不少,只不过很多材料需要阴干,只能秋收之后农闲才全面铺开。”薛玖介绍道。
“没事,不急于一时。”
“我也那么想的,要建就要有特色,成为长安城外一道景色,我让人在收集鲜花种子,又种了不少果树,等小镇建好,就把果树移栽过去。”薛玖一脸认真的解释着。
“你做得很好,就按照你的意思办!走吧!去看看我给你准备的礼物。”李建成起身招呼薛玖跟上。
“殿下,小子昨日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到先前惊鸿一瞥那个有些熟悉的背影,薛玖追上李建成,落后他两个身位说道。
“哦!什么有趣的故事,说来听听!”李建成好奇的问道。
“据说在五胡乱华之时,契丹入侵中原,殿下你也知道,胡人不懂治理天下,于是他们找到一个大家族,要他们归附。”薛玖讲解道。
“嗯,胡人是不懂治理天下,五胡乱华之时,很多部落都找中原读书人做官,后来怎么样了?”李建成颌首问道。
“这个大家族决定南迁,他们分散出逃,但是其中一家被追上了,在这个危机时刻,他们担心女眷受辱,于是商量一起投河自尽。”
“倒是有气节,有勇气!”李建成赞叹道。
“是啊!全家十几口投河自尽,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是其中一个男的并没有投河自尽,而是投降了契丹人。”薛玖感叹道。
“总有一些人贪生怕死,这倒也正常,只不过苟活下来,又有何意义呢。”李建成皱着眉头道。
“贪生怕死也就罢了,后来有人问他为何没有投河自尽,他却说水太凉。”
李建成一听,顿时被气乐了,忍不住骂道:“居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更无耻的还在后面,当时被契丹抓住的中原读书人不少,此人为了讨好契丹人,居然学着契丹人髡发,他说头太痒。”薛玖继续说道。
“好一个贪生怕死,趋炎附势之人,此人究竟是谁?孤要把他挫骨扬灰!”李建成怒骂道。
“那段时间太混乱,很多事情都没有记载,只有零星的一点传闻,我也不知道此人姓名,只是据说姓孔。”薛玖摇摇头道。
李建成皱着眉头问道“你在哪里听说的?”
“茶楼一个客人讲的故事,据说正打算改编成为剧本,过一段时间就会演出,殿下如果有兴趣,可以抽时间去看看。”薛玖回答道。
“嗯,确实挺有趣的,有空我去看看。”李建成已经恢复了冷静,轻轻点点头道。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一个院子外面,也就终止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