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突厥南下,为了以防万一,城外的百姓得让他们进城,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住进军营,男子守城,女子负责做饭,运送箭支。在这个时候,朝廷给百姓一口饭吃,他们肯定会感激陛下的。”薛玖继续劝说。
听了薛玖的话,长孙无忌有些失望的摇摇头道:“你可知道,城外有多少百姓?如果都进城来,兵营怎么安置得下?
而且如此多人进城,带来的混乱,又该如何处理?要知道你可说了,长安城的府兵都派出去。”
“没了府兵,长安还有衙役,还有坊正,里正。把城外的百姓,按照长安和万年的归属地安置到各坊市;由坊正配合各村老管理就是。
陛下发一道旨意,长安城内的人,如果照顾城外百姓,事后朝廷进行封赏;如有欺压百姓的,严惩不贷,想来引起混乱的可行性就不大了。”
“召集的青壮,又该由何人统领?谁来训练?”房玄龄问道。
“最高统领当然是陛下,然后是朝中老将,如果发生战争,想来老师,大兄,杜公也是能指挥防守的。
日常的训练和管理也很简单,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官二代,将二代,哪怕他们还很年轻,哪怕他们没有经验,但是管理训练这些没有多少经验的百姓,不是很合适吗?
相信这次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是有极大的帮助。”薛玖朗声说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
房玄龄,杜如晦眼睛一亮,他们有儿子啊,而且还没有出仕,这次可以磨练一下,以后出仕岂不是有了资历,而且就像薛玖说的,这种磨练很难得。
长孙无忌也闭嘴了,他并不愁儿子的前途,而是薛玖说得有道理,长安城将二代不少,上阵杀敌或许差了不少,但只是守城,还是能够胜任的。
“把这些年轻人组织起来,由他们看守,巡逻长安,为了方便,可安排他们巡逻守护家庭所在,以及附近的坊市,这些地方他们熟悉。”薛玖继续说着。
“有道理,我会认真考虑。”李世民点点头道。
“就算按照你说的去做,还是有许多问题,毕竟他们没有经验,如果引起混乱,恐怕他们压不住,这个责任,没人能够承担。”长孙无忌摇摇头道。
“大军出征,但是朝中官员还在,这么多官员,难不成还不能管理好长安城吗?还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朝中官员还要待在衙门,等待下面的小吏汇报消息?
还有各王府的属官,官员富人家中的管事,这么多人出去做事,还不能管理好一座城吗?长安城不过一百多坊市而已,这个官职管理不好一座坊市,那才真是笑话。
要是这还不行,不是还有一些老臣吗?他们见多识广,管理一座坊市,还不是轻而易举。”薛玖淡淡的说道。
长孙无忌脸都黑了,这话怎么反驳?难道能说,不安排高官去管理百姓?还是说一些官员不懂管理。
李世民眉头一挑,他觉得这次好像可以当做一次考验,看看官员能力如何。
薛收嘴角一抽,这次可是把长孙无忌得罪不轻。
“陛下!微臣建议,以后可以全民练兵,别的地方也暂时不说,长安和洛阳的年轻人,必须参加训练。
包括官员家中子弟,不能因为家中父辈做官,就成为纨绔子弟。”薛玖严肃的行礼道。
“你这意思,官员连家中儿孙都教育不好?”长孙无忌黑着脸道,他觉得薛玖这话就像在讽刺他,因为他儿子多,确实有两个不太听话,又不太聪明。
长孙无忌今天一直在挑刺,薛玖弄得也有些不爽,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问道:“敢问长孙大将军,家中子女几何?你多久教导他们一次?或者说你多久陪他们吃饭聊天?”
“家中儿女,自然有家眷教育,还有官学博士。”
“那又如何呢?不知士卒如何训练,不知府兵如何布阵?这样的人出来有什么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讲一百次,还不如跟着训练几年,每一年跟着训练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积累大量经验,最不济也能磨练一下性格。”薛玖讥讽道。
“咳咳!小玖,这事有很大问题,训练少年虽然是好事,但是开支太大了。”不想薛玖和长孙无忌闹得太厉害,杜如晦接过了话题。
“嗯嗯,这事不着急,克明你记下来,等击败突厥,我们再来商谈。”李世民开口示意结束这个话题。
“诺!”
“玄龄,你觉得薛常侍的提议如何?是否可以安排出兵?”李世民转头问道。
“陛下,臣觉得可行,虽然有些冒险,不过问题不大。长安兵马调走,还能看看谁跳出来。”房玄龄正色说道。
“陛下,臣依觉得可行,给那些心怀不轨之徒一个机会,长痛不如短痛,长时间防备很麻烦,跳出来才知道谁不安分。”薛收附和道。
“有道理!朕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对朕不满,就按照小玖的意思,先出兵两万,等突厥到泾阳,长安其他府兵全都北上。
就算丢掉了长安,我们再打回来就是。”李世民起身,斗志昂扬的说道。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没有穿裤子。
薛玖脑子里突然浮现这么一句。随即他又佩服房玄龄等人,自己只是想着利用人民的力量来保护长安,让更多府兵前去阻挡突厥南下。而房玄龄他们已经考虑,用这件事做诱饵。
李世民的心胸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竟然敢拿江山冒险。
“陛下英明!臣佩服!”杜如晦躬身行礼。
“薛常侍,你回去整顿人手,明日出发,前去泾阳,朕允许你见机行事,至于泾阳百姓的安排,伯褒麻烦你走一遭。”李世民意气风发的吩咐,他觉得自己这次就像当年前往雁门关,心胸充满了万丈豪情。
“臣遵旨!”
“臣遵旨!”反应慢半拍的薛玖跟着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