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行宫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火热!
张献忠又饮了一碗酒,目光看向自己最优秀的义子李定国,见他一直在沉思不语,开口道:“定国啊,你在想什么呢?”
“啊、啊,义父,儿在想,那李自成占据中原、陕西、山西等地,势力可谓不小,且这么多年和官兵年年交手,两年前北上更是一路所向披靡,这突然间就被明廷给灭了,这……”
孙可望将酒杯重重落在桌上:“二弟啊,他李自成就是一个废物,要是归顺义父,这大明江山早就被推翻了,可笑他居然还存着想要兼并义父的心思,如今被俘也是活该!”
“嗯,定国说的在理,可望说的也对,如今明廷腐朽不堪,这天下早晚是我大西的!”
张献忠说话间豪气勃发,信誓旦旦。
李定国话语间带着点忧虑:“义父,不可大意啊!您想,两年前京师的消息传来,大家都以为明廷必亡,可结果呢?
再结合现在,李自成已经被朝廷捉去了,没有了他,只怕明廷下一步就会向我们用兵了。
明皇手中的勇卫营在黄义明的率领下,更是完成了多少年来无数总兵督抚没有完成的事情,要是他们来了!”
“那就让他来,老子正等着他呢!我听说那黄义明不过二十多岁,一个毛头小子而已,侥幸打赢了几仗有什么了不起!”孙可望说话间很是自信。
“可望说得好,来就来,咱老张还怕他不成,就怕他不来。”
张献忠的话音落地,行宫中响起义子们大声回应:“义父英明!”唯有李定国虽然也回应,但声音却不大。
自从对闯贼动过刑之后,黄义明回到家中,在后面的日子里又恢复到每日的忙碌之中,在军器局和大营中两头跑。
军器局也在不断地研发生产,这一年从过去的火雷中进行了改良,研发出新式火雷,类似于后世的手榴弹。
当然威力自然不能和后世的手榴弹去比拟,火雷点火后扔出去即可,其爆炸范围约莫在一丈左右,每名官兵身上挂上两个倒也不会影响行军。
黄义明每日里十分忙碌,为可能在不远的某日出征做着准备!
高举人自从黄义明回京之后再次登门,因说错了话被赶出门,隔了数日多次登门拜访,然而每次登门,递上的银票皆被门前下人收下,可连大门却再也进不去,一问就是“侯爷很忙,不在府中”!
次数多了,高举人带来的银票快要送完了,却连人的面也见不到,心中很是恼火!
戌时的悦来茶馆,一处客房,两人对面而坐。
“高兄,你说这忠勇侯会不会是故意躲着不见啊!”
“哦,李兄,此话何意啊!”李举人这句话一出,自己心中也有点渐渐回过味来!
“高兄,你想啊,数日来多次登门,总是见不到他黄义明的面,见不到面也就算了,留下的话,府中之人也应该会传递吧?可是到现在连个信都没有,而上次说可保举我等去秦晋之地为官,如今却是只字不提,只怕他是有意在耍吾等!”
高举人听完之后,攥紧茶杯的手越发用力,嘴角间也露出一丝狠色,心里的怒气也在升起,哼:“李兄,你说的不错,每次递上银票,府中之人都会收下,可吾等的事情他却迟迟不办,肯定是耍吾等。”
“唉!高兄啊,如今可怎么办啊,送出去的银票那可都是我等身后之人的钱,要是他们知道事情办砸了,岂能饶了我俩啊!”
李举人颇为沮丧,要银子的时候胸脯拍得啪啪响,一切的事情都仿佛在掌握之中,如今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江南也多次来信询问事情办得如何,可至今还没能走马上任,这要是回去了可如何交代啊!
“李兄莫要惆怅,他黄义明敢耍吾等,吾等也不是泥捏的,要不吾等去拜访一下李大人,此人的风评倒是符合我江南之人,或许他能站在我们这一边,要是他肯帮忙,事情就好办了。”
“高兄,你说的可是东阁大学士李建泰李大人?”
“正是,我们去拜访拜访他,或许能成!”
两人一合计,决定连夜去拜访这位朝中的大学士,说干就干,从屋里的砖石后拿出藏匿起来的银票——最后的五千两和一份厚礼。两人觉得白天城中眼睛太多,这种事越低调越好,因此趁着夜色正好前去。
李建泰十七年不在京师,因此逃过一劫,不然那一次也是投降李贼,算是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两人来到内城东大街李府大门口,门前两侧的灯笼在夜风之下摇摇摆摆。
高举人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片刻后,里面传出一个中年人的声音:“谁呀,这大晚上的还敲门。”李府管家开口询问。
“晚生,江南举人,求见李大人,深夜登门叨扰,还望见谅!”声音十分恭敬。
“哦,等着,我去通禀一声!”
两刻钟后,紧闭的大门被打开,老管家先是走出来,细细查看了一番,在没看见什么人后,才招呼两人入府。
正厅,烛光亮起,上首坐着一人。
两人被带进了客厅。高举人见主位坐着一名中年人,观其年龄约莫四十岁,也不敢怠慢,招呼着李举人上前躬身行礼,并自报家门,异口同声:“拜见东阁大学士。”
李建泰先是打量了一番二人,面相白净,文人打扮,深夜登门定是有事相求,看向管家:“上茶,两位不必多礼,我这个东阁大学士不过是个虚衔。”
老管家端上茶水,两人再次施礼后,才缓缓坐下。
高举人一听这老鬼说自己是虚衔,心中冷笑:你是虚衔,但你在朝中起码能说得上话。
当下赶忙拱手道:“李大人不愧是朝廷栋梁啊,如此谦逊,真是吾等的楷模啊,朝廷要是能多几个像李大人这样的忠臣,也不会致使奸佞横行了!”
李举人也赶忙跟上:“李大人乃是朝廷重臣,为大明操劳多年,劳苦功高,如今虽然不在六部任职了,但您的名气早已流传大江南北,晚生等不胜钦佩!”
管他口碑如何,先送上马屁准没错,谁不喜欢听好话,尤其是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