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师爷默默看了李云溪一眼,怀疑她今日去码头,被北境来的兵给刺激了。
“李姑娘,我们也有盔甲。”
李云溪白了他一眼:“锁在仓库中的算什么盔甲,盔甲那得穿在身上才好看,这事就这么干。”
刚说完,萧扶云跟任管家到了。
“什么这么干?”
钱师爷忙招呼衙役上茶,一边替两人倒茶,一边解释找人缝制衣裳的事。
萧扶云:“这是好事,也能给她们增点收入,多少钱一套。”
任管家跟着附和:“怎么?是钱不够?我回去让盐庄先把这个月的税交了?”
钱师爷忙说:“够,钱够了,若大伙没意见,一会我安排王文书来做。”
“嗯。”
不多时,负责修建城墙的杨老、在卫所训练的张大柱以及邓鹏等人一一到了。
李云溪扫了一眼,发现人齐了,放下茶盏,“城墙现在什么情况?”
杨老:“城北、城东城墙已有两丈高,城西因靠河的缘故,快接近三丈高,二阶城墙有一丈。”
李云溪看向萧扶云:“这高度够吗?还需要再修吗?”
萧扶云缓缓摇头:“京都的城墙不过高三丈,完全够用,若无事,也可以再加一点。”
任管家:“我觉得可以不用修了,把兵调去边界吧,左右现在水泥也少,他们都是干一天玩一天。”
李云溪没修过城墙,但见过扬州、京都的城墙,论高度,禹都县可能赶不上,但论厚度以及坚硬度,完全吊打那几座城墙。
“杨老,你觉得呢?”
杨老沉吟片刻:“这城墙,是我至今为止见过最牢固的城墙,不需要加高,但城南挨着禹溪河那面峭壁,可以做些防御。”
见他们都没意见,李云溪点头:“那行,这半年,你就负责城墙收尾以及城南,那码头呢?”
杨老:“嗯,等五月河水下降,我在看看怎么弄。”
“好!”
确定好了城墙,接下来是难民。
李云溪其实不想谈及此事,但张管事的死,让她觉得一味堵着路,终有爆发的一日。
“你们有什么想法?”
钱师爷低头,帮众人倒茶。
张大柱在想,谁谁谁值得培养下。
只有任管事认真在想:“云溪,真没办法接进来?”
“他们进来过,你也看到了结果,这结果你喜欢?”
没人喜欢用血渲染的结果,任管事也不例外,他叹了口气:“若他们听话就好了,禹都县没地给他们,但我们也没驱赶呀,边界山多,他们完全可以在山里开荒,我们还能提供粮,若有人抓他们,我们也会帮忙赶人。”
钱师爷:“要不,将我们的想法告诉他们,若他们愿意,只要不惹事,我们舍点种子也无妨,萧公子,玉米种子培育没?”
萧扶云点头:“地肥已经铺上了,这几日在捏粪球。”
良久,李云溪才说:“先按任叔的法子来做,不闹腾,想开荒的人,我们给种子,这不是要春种了吗,村民若差人,可以招他们进来干活,就跟福山镇那边一样操作,干一天活,给十个饼子。”
“嗯!”
“张大柱,如今城墙要不了那么多人,你从里面选五队人出来,沿禹溪河上游巡逻,若发现无主荒山,立刻回来说声,城中的地还是太少了,我们要尽可能多种些粮食出来,哪怕不能种粮食,种点毛栗、黄麻也行啊。
我瞧仓库里的一些粮袋是用布缝制的,听村民说,是因为城中没有麻袋卖才用布袋顶替,可见黄麻也是必要品,我们不能因为要种地,从而破坏地里原本生长的黄麻。”
听了这话,钱师爷笑着解释:“李姑娘,真没人破坏黄麻地,禹都县就没人种过黄麻,全是野生野长的,许是见我们开荒,村民将有黄麻的地给挖了,种上了玉米,加上粮食丰收,这才导致城里缺麻袋。”
李云溪挑眉,“照你这么说,黄麻还是一门好营生哦?”
钱师爷认真想了想:“诶,李姑娘你还别说,这黄麻还真可以多种一点,黄麻、白麻好种,还不用人时常盯着...”说到这里,钱师爷扭头看向邓鹏和傅先生:“黄麻多久成熟,多久可以用来做麻袋?”
邓鹏没接触过不太懂,但傅先生这几年可是翻遍了各种种植有关的书籍,还算了解:“黄麻、亚麻一年熟,等发了芽,只要没人破坏,后面不需要人施肥、挑水。”
钱师爷一听,越发觉得这是个好营生,他之前怎没发现呢,于是看向李云溪,激动的说:“李姑娘,我们种黄麻吧。”
“行,邓鹏、傅先生、钱师爷,这黄麻就由你们三方负责,至于收入,也归你们三方分。”
钱师爷一口应下,“李姑娘,还有其他事不?”
见他急于与另外两人商议,李云溪起身:“邓鹏,明日我来找你。”随即,又对萧扶云说:“我们去南山看看。”
“嗯...”
禹都县外乱了两年之久,能活到这会的难民,要么全族相携,要么家中富裕有仆人拼死保护,如那些一家几人、十来人或没粮没脑没体力的人,根本走不到禹都县边界来。
靠着士兵在边界处大声宣传,不少人认命了,从士兵那换了些玉米种子,准备学种两茬玉米。
没锄头、镰刀,可以买,也可以借。
对于这样不争不抢不闹腾的人,士兵自然支持,甚至还会将自己吃不完的饼子分给他们,毕竟绣山镇的血还没干透呢,他们也不想与难民发生冲突。
再说禹都县现在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玉米。
正月十五过后,村民又忙碌起来。
担心手脚慢,影响第一茬玉米下地,一些胆大的人,还从难民堆里挑了几个帮手回来干活。
福山镇这边还好,去年也是这样干的,进入拒马内,只要不争不抢,好好干活,承诺的粮食不差一粒。
茶山镇这边,也是有样学样。
唯独绣山镇边界,冷冷清清,没有难民来。
王里长、小高里长趁带人来城里量士兵尺寸之际,找到在试验田观察地肥的李云溪,告知了此事。
李云溪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年前种下的树木如何?发芽没?”
王里长:“大都没有发芽,但山脚的苜蓿倒是长成了,李姑娘,要不要补种一些树木?”
“你们忙得过来?”
王里长尬笑一声,“绣山镇共有十六个村子,一个村派两人,半个月才轮到一次,忙得过来。”
李云溪摇头:“等夏天再说,这会先不急,有些树木没那么快,你们先去卫所量尺寸吧,士兵都等不及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