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早,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洒满皇宫的琉璃瓦,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晁雄征早早起身,洗漱完毕,便陪同晁盖前往皇宫。
父子二人并肩而行,晁盖步履稳健,龙袍加身,威严自生。
晁雄征则一身轻便的常服,英姿勃发,眉宇间透着一股锐气。
一路之上,宫女太监纷纷躬身行礼,口称“皇上万岁,太子殿下千岁”。
晁盖微微颔首,示意免礼。
晁雄征则面带微笑,不时与身边的侍卫低声交谈几句。
到了御书房,晁盖批阅奏折,处理政务。
晁雄征则在一旁静静地翻阅兵书,不时抬头看一眼晁盖,眼中满是敬佩。
日上三竿,晁盖处理完政务,伸了个懒腰,对晁雄征道:“走,陪朕去军营犒赏武松他们。”
“儿臣遵旨。”晁雄征放下兵书,恭敬地说道。
父子二人来到军营,只见旌旗招展,军容整肃。
武松一身戎装,率领众将士早已列队等候。
见到晁盖和晁雄征到来,众将士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震云霄,气势如虹。
晁盖面露笑容,抬手示意免礼,朗声道:“众将士平身!朕今日前来,特意犒赏尔等,以彰显尔等守土卫国之功!”
御林军抬上来一箱箱金银珠宝,绸缎布匹,还有香气扑鼻的烤全羊和美酒。
将士们看着这些赏赐,个个喜笑颜开,兴奋不已。
犒赏完毕,晁盖对武松说道:“武松,你练兵有方,朕心甚慰。朕和太子想去看看新兵的训练情况,你带路吧。”
“臣遵旨!”武松抱拳领命,在前引路。
一行人来到新兵训练场,只见数千名新兵正在操练。
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手持长枪,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虽然还是新兵,但已经颇具军人风范。
晁盖和晁雄征站在高台上,仔细观察着新兵的训练。
晁盖频频点头,显然对新兵的表现很满意。
晁雄征则目光锐利,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新兵的动作,仿佛要将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的味道,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气氛严肃而认真。
“这批新兵,是从哪里招募来的?”晁盖忽然问道,语气低沉而有力。
武松连忙回答:“回禀皇上,这批新兵的来历颇有说法。其中……” 他顿了顿,似乎欲言又止。
武松沉声说道:“回禀皇上,这批新兵,大半来自东京周边各州县,总计三千余人。按太子殿下制定的新兵制,皆是自愿从军,服役三年,期满可选择留任或返乡。太子殿下还亲自制定了行军要求,细致到扎营、行军速度、辎重分配等等,臣等皆叹服不已。”
晁盖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晁雄征身上,眼中满是赞许。
晁雄征神色平静,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将东京新兵统一操练成正军,好处甚多。一来,可迅速提高战斗力,打造一支精锐之师;二来,也能保证皇室对正军的绝对控制,避免尾大不掉之患。”
武松、王进等将领纷纷点头称是。
王进上前一步,抱拳道:“皇上,臣斗胆举荐一位新兵百夫长,此人名叫岳飞,武艺超群,兵法娴熟,实乃难得的将才!”
晁盖闻言,心中一动,问道:“哦?竟有如此人才?他在何处?”
王进指着正在操练新兵的一名年轻将领,说道:“皇上请看,那身穿黑色铠甲,手持长枪之人,便是岳飞。”
晁盖和晁雄征顺着王进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名年轻将领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指挥若定,颇有大将之风。
他手中长枪挥舞得虎虎生风,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周围的新兵在他的带领下,操练得也格外卖力。
晁雄征他略一沉吟,对晁盖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岳飞的师傅周侗乃是一位世外高人,武功盖世,兵法精妙。儿臣想请周侗前来,为我朝训练精锐之师,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晁盖沉吟片刻,说道:“周侗此人,朕也略有耳闻。只是如今他云游四方,不知所踪,恐怕不易寻到。”
这时,岳飞操练完毕,来到众人面前,躬身行礼道:“末将岳飞,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殿下!”
晁雄征正欲开口询问周侗的下落,却被晁盖拦住。
晁盖淡淡地说道:“今日朕只是来犒赏将士,不便单独召见新兵。你且退下吧。”
岳飞虽然心中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只得再次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晁雄征望着岳飞远去的背影,眉头微皱,心中暗道:父皇为何不见岳飞?
难道……
武松的话音刚落,训练场上便响起一片嘈杂之声。
新兵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色。
显然,他们对太子殿下制定的新兵制和行军要求都充满了向往。
晁盖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甚是欣慰。
这些年轻人,都是大宋未来的希望啊!
他捋了捋胡须,朗声道:“好!好!好!朕的大宋,有如此精壮之士,何愁不能国泰民安!”
然而,这份欣慰并未持续太久。
这时,一个内侍官快步走上前来,递给晁盖一份奏折。
晁盖接过奏折,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怎么了,父皇?”晁雄征关切地问道。
晁盖叹了口气,将奏折递给晁雄征,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晁雄征接过奏折,只见上面写着:**“自新兵制颁布以来,各地丁壮踊跃从军,热情高涨。然京畿周边物价飞涨,民怨渐生,请朝廷暂缓征兵,以安民心。”**
晁雄征看完奏折,眉头紧锁。
他深知,这是朝廷在物价压力下做出的妥协。
毕竟,大规模征兵,对地方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
尤其是军营的物资采买,更是直接影响了周边的物价。
“看来,我们的征兵计划要暂时放缓了。”晁雄征无奈地说道。
晁盖点了点头,叹息道:“唉,朕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能操之过急。”
随即,晁盖父子又视察了不同时期入城的新兵营地。
这些新兵,有的刚入伍不久,还带着几分稚气;有的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身上已经有了一股军人的味道。
王进陪同在侧,详细介绍了新兵的训练情况。
他对新兵的训练抓得很紧,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力求让新兵尽快适应军营的生活,掌握作战技能。
晁盖对王进的工作非常满意,当即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绸缎布匹,以示嘉奖。
王进受宠若惊,连忙跪地谢恩。
夕阳西下,将整个军营染成一片金黄色。
晁盖父子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
“雄征,你觉得这些新兵如何?”晁盖忽然问道。
晁雄征沉吟片刻,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些新兵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潜力巨大。只要加以训练,必能成为我大宋的精锐之师。”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晁盖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晁盖忽然话锋一转,问道:“对了,雄征,你打算如何使用这第一批训练有成的新兵?”
晁雄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意味深长地说道:“父皇,儿臣打算……”
“儿臣打算,先将这批新兵派往河北各地,替换当地驻军。”晁雄征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晁盖略一沉吟,缓缓说道:“河北之地,战略要冲,派新兵驻守,风险不小啊。”
“父皇所虑甚是,”晁雄征胸有成竹地答道,“但儿臣以为,如今我朝最大的隐患,并非外敌入侵,而是内部不稳。河北之地,常年驻扎大量降兵,其忠诚度难以保证。不如趁此机会,将他们逐步替换下来,以绝后患。”
晁盖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道:“雄征所言,确有道理。只是这批降兵,该如何安置?”
“儿臣已有腹案,”晁雄征微微一笑,“可将他们打散编入各军,分而治之。再辅以思想教育,逐步同化。”
晁盖”
这时,王进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臣想起方才提到的岳飞,此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熟读兵书,实乃难得的将才。微臣以为,可将他调入禁军,加以培养。”
“哦?”晁盖来了兴趣,“这岳飞究竟是何来历?”
“回禀皇上,”王进恭敬地答道,“岳飞,相州汤阴县人,自幼习武,力大无穷,箭法更是出神入化。据说,他曾师从一位名叫周侗的世外高人,尽得其真传。”
“周侗?”晁雄征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历史上,周侗可是位传奇人物,教导出岳飞、卢俊义等诸多英雄豪杰。
如果能请到周侗出山,为大宋训练精锐之师,那该是何等的幸事!
想到这里,晁雄征连忙问道:“王教头,可知这位周侗如今身在何处?”
王进面露难色,摇了摇头:“回太子殿下,微臣也曾多方打听,却始终没有周侗的消息,只知道他云游四方,行踪不定。”
晁雄征闻言,不禁有些失望。
晁盖见状,说道:“雄征,此事暂且搁置吧。如今新兵初成,不宜大动干戈。”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朕也不希望引起朝臣非议。”
晁雄征明白晁盖的顾虑,只得将心中的遗憾压了下去。
他默默地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正在操练新兵的岳飞。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
晁盖正准备就寝,却突然想起一事,唤来内侍吩咐道:“传御林军统领,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