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杜如晦
在李世民率军赶往潼关时,李川已经率军沿着黄河一路向南狂奔,杀到合阳。
孙华手下上万兵马也同时赶到合阳,准备助李川攻城。
“大将军,”房玄龄却提出一个建议,“我军要速速攻打永丰仓、拒瓦岗军于潼关之外,不能在合阳浪费太多时间,不宜强攻,适宜招降。”
一旁的陈叔达觉得有理,主动请缨:“大将军,属下愿意前往招降。”
李川仔细思考起来。
自从进入关中后,我军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攻下韩城后更是让当地官员继续任职、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些情况估计早传入合阳城中,合阳官员还真的有很大可能会投奔我军。
如果不用强攻就能拿下合阳,的确会为我军节省很多时间,我军就能快速赶往永丰仓,甚至占领潼关,拒瓦岗军进入关中。
李川同意了房玄龄和陈叔达的提议,让大军在距离合阳北城门二里外安营扎寨。
这个距离既能让合阳上下感受到巨大压力,同时也能给他们一点点缓存和尊重。
很快,陈叔达率领一队侍卫匆匆赶往合阳。
陈叔达认识合阳蔡县令,顺利进入城中。
“陈先生,李川真的会善待合阳百姓?”
陈叔达还没有开始劝说,蔡县令就主动问了起来。
众官员也忐忑不安地望着陈叔达。
他们已经听说了陇西薛举之事,听说薛举攻下天水城后将城中世家全抓了,用酷刑逼大家交出财物。
李川也是武将出身,会不会也和薛举一般残暴?
大家都很担心。
陈叔达望着大家,大概猜到大家心中的担忧。
他微微一笑,说道:“大家不用担心,大将军当然会善待合阳百姓,就是因为不想合阳生灵涂炭,大将军才没有强攻合阳城,而选择让我前来。”
陈叔达将李川自从晋阳起兵以来所作所为全告诉了大家,并告诉大家。
“大家放心,李大将军胸襟宽阔,对投奔过来的有识之士都委以重任,诸位若不信我,可派人前去韩城问问,韩城官员一切如旧。”
大家还真的听说了韩城之事,听说韩城县令都没有换。
他们担心韩城是特例才迟迟不敢投降,不过想到陈叔达一向清高,连陈叔达都心甘情愿投奔李川,说明李川还真的不是屠夫。
他们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投降。
他们早看杨广不顺眼了,不单单将京城由长安搬去洛阳,还将太平盛世变成盗贼遍地,也许换一个皇帝大家会过得更好。
“陈先生,合阳百姓愿意归顺李大将军。”
蔡县令代表所有人向陈叔达表态。
陈叔达终于松了一口气,派人去向李川汇报。
合阳已经拿下,我军在关中已经站稳脚跟,可以攻打下一个城池了。
很快,李川率大军进入合阳,彻底占领合阳城。
安抚城中官员后,李川让全军将士在合阳休息,准备次日再率大军南下。
李高迁驻守合阳,以防隋军来攻。
王珪和薛大鼎也留在合阳,负责大军的粮草调动。
河东城还没有拿下,只能通过水路将晋阳粮草由汾水转黄河运到合阳。
正因为粮草运输实在太麻烦,李川才急着去攻打永丰仓,解决关中粮草问题。
还有重要的一点,永丰仓距离潼关不远,如果我军能占据永丰仓,哪怕潼关被瓦岗军占领也不怕,我们可以以永丰仓为基地挡住瓦岗军。
反之,如果被瓦岗军占据永丰仓,我军就被动了。
所以,当合阳之事安排好后,李川改变去攻打冯翊城的决定,准备次日率大军沿着黄河边南下,去夺取永丰仓。
.......
一夜之间,合阳之事传遍整个冯翊郡。
除了冯翊太守萧造所在的冯翊城外,其余各县纷纷改旗易帜,派人连夜过来合阳拜见李川。
李川没空去一一占领各县,让各县令继续留任,一切如旧,只任命王珪为冯翊郡丞,代理冯翊事务。
同时令李秀宁率军渡河进入冯翊,杀入关中腹部京兆郡,收拢关中义军队伍,包围长安。
军中将士看到刚进入关中不久就占领冯翊郡,都分外开心。
连一向严谨的房玄龄也高兴地说道:“冯翊已归我军,只剩下京兆郡。”
“哈哈,看来不久就能杀到长安了。”尉迟恭也高兴大笑起来。
秦琼、东方玉梅、王智辩、黑素梅、柴保昌、敬盘陀、桑显和、李高迁、李安远、长孙顺德等将领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距离胜利很近了。
正此时,有人匆匆赶来汇报。
“房先生,有人找您。”
房玄龄仔细一想,好像想到了。
“那人是不是姓杜?”房玄龄问道。
“对,那人自称杜如晦,说是先生的故人。”
房玄龄一听,已经确认是杜如晦,他高兴地向李川说了一声:“大将军,杜如晦来了,我先去见见他。”
李川听到杜如晦来了,高兴地点了点头。
房谋杜断,终于集齐了。
房玄龄这才走出去。
很快,房玄龄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士走了进来拜见李川。
房玄龄为了李川简单介绍了一下,李川才知道眼前此人就是杜如晦。
“见过大将军。”
杜如晦向李川行了一礼。
“先生不用客气,”李川扶起杜如晦,“房先生经常向我提起您,说若我只想为镇一方,那用不上您,若想经略天下,非您不可。”
杜如晦想不到李川如此随和,连忙说道:“大将军太抬举杜某了,愧不敢当。”
两人客气一番后,李川让杜如晦进入议事大厅,一起商讨接下来的安排。
杜如晦想不到刚加进来就获得李川的信任、参加如此重要的议事,心中竟然有些感动。
他才发现李川和其他的人真的很不同,怪不得李川能从晋阳轻易杀入关中。
杜如晦也开始认真起来。
既然李川如此信任他,他要拿出超额的努力回报李川。
当房玄龄说要快些南下夺取永丰仓时,杜如晦站起来提出自己的建议。
“大将军,要先夺冯翊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