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关注着贵方旗下网红的发展,觉得他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与我们瑶光教育的品牌推广需求十分契合。”
“我们希望能邀请他为我们的中小学教培和老年大学业务进行宣传推广。”
电话那头,经纪人的声音平淡而冷漠,只是简单回应道:“行,知道了,具体合作细节你发邮件过来吧。”
关瑶并未在意对方的态度,当晚便精心撰写了一封详细的合作方案邮件,将瑶光教育的业务特色、宣传目标以及可提供的合作资源等内容一一阐述清楚,并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回复。
几天后,关瑶收到了经纪人的邮件,然而,打开邮件的瞬间,她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邮件中,对方提出的合作价格高得离谱,远远超出了瑶光教育的预算。
不仅如此,在合作条款中,还充斥着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求瑶光教育在宣传期间必须完全按照网红的个人风格进行包装,而不能突出瑶光教育自身的品牌特色。
关瑶意识到,这样的合作条件对瑶光教育而言,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甚至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但她仍未放弃,决定再次与经纪人沟通,尝试协商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她再次拨通了经纪人的电话,耐心地说道:“您好,我看到了您发来的合作方案,价格方面对我们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承受。”
“而且,我们希望在宣传过程中,能更多地展现瑶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这毕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所在。”
“您看,是否可以在价格和合作条款上进行一些调整呢?”
然而,经纪人的态度却突然变得极为恶劣:“你知不知道我们家网红的影响力有多大?”
“找我们合作的公司多了去了,就你们这点预算,还想跟我们谈条件?”
“爱合作不合作,不合作拉倒!”
关瑶被对方的态度激怒,但她还是强忍着怒火,冷静地回应道:“我理解您对自家网红价值的认可,但合作应该是互利共赢的。”
“我们瑶光教育也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通过这次合作,我们相信也能为您的网红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
“希望您能再考虑一下。”
但经纪人根本不为所动,直接挂断了电话。
遭受这次挫折后,关瑶心中有些失落。
不过,她并未被挫折击退,而是迅速调整状态,重新投入到寻找合适网红合作的工作中。
经过一番仔细筛选,她锁定了一位在网络上颇具人气的网红。
这位网红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趣味故事吸引了大量粉丝,且形象亲和,关瑶觉得其风格与瑶光教育想要传达的温暖、积极形象有一定契合度。
关瑶拨通了这位网红经纪人的电话,像往常一样礼貌而热忱地表明来意:
“您好,我是瑶光教育的关瑶,我们对贵方旗下网红的发展一直有关注,觉得在宣传推广方面,我们或许能达成很好的合作。”
“我们有中小学教培和老年大学两块业务,希望借助网红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服务。”
电话那头,经纪人的声音热情洋溢:“关小姐您好呀,我们对教育领域也很感兴趣,非常乐意进一步聊聊合作的事儿,您先给我讲讲具体想法呗。”
这热情的回应让关瑶心中一暖,隐隐觉得这次合作或许会顺利许多。
随后的日子里,关瑶与对方通过电话、邮件频繁沟通,详细阐述瑶光教育的业务优势、宣传目标以及初步拟定的合作方案。
对方也积极反馈,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经过多轮洽谈,双方在合作框架上基本达成一致,决定见面商讨更具体的合作细节。
见面当天,关瑶精心准备,带着团队来到约定地点。
网红本人也早早抵达,初次见面,她笑容满面,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双方寒暄几句后,便进入正题,围绕视频内容策划、宣传周期、费用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交流过程中,网红表现出对瑶光教育业务的浓厚兴趣,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关瑶心中暗自欣喜,觉得这次合作大有希望。
然而,就在讨论进行到一半时,网红表示需要补个妆。
关瑶便与团队在休息区稍作等待。
等了一会,关瑶打算去上个洗手间。
恰好,关瑶在经过网红化妆间时,她从半虚掩着的门里听到里面传来网红和经纪人的对话。
网红带着不屑的口吻说道:“什么教育不教育的,不就是找我们帮忙吆喝几声嘛。”
“你说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最后还不是为了赚钱?”
“我没念过几年书,现在不也赚得盆满钵满,读书有啥用啊。”
经纪人随声附和:“就是,咱们就是接个活儿,管那么多干嘛,只要钱到位就行。”
关瑶听到这些话,心中猛地一沉,原本对合作的期待瞬间被疑虑取代。
她凑近门,透过小缝,能勉强看到里面的样子。
网红坐在化妆镜前,一边摆弄着化妆品,一边继续跟经纪人抱怨:“你说现在这些搞教育的,一个个都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
“什么提升知识素养,根本就是瞎扯。”
“现在社会,会赚钱才是本事。”
“还有他们那个老年大学,真搞不懂那些老头老太太跑去学有啥用,学了又不能多赚一分钱,还不如在家带带孙子呢。”
“那中小学教培更是,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孩子累得不行,最后还不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经纪人自然是该网红肚子里的蛔虫,又替她重复了一遍:“可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不也照样失业,还不如像您一样,早早出来闯社会,现在已经财富自由了。”
网红满意的点点头,“这老年大学,说是给老年人丰富生活,我看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跳广场舞实在呢。”
“咱们接这活儿,也就是走个过场,把钱拿到手才是真的,谁管他们那些什么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