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天边才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杨威就从床上猛地坐起。这一夜,他如同在热锅上的蚂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颗心被对家长会的复杂情绪紧紧揪住,说是期待,却又隐隐透着心虚,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杨威胡乱地收拾着东西,动作匆忙而慌乱。他匆匆来到杨均面前,父子俩决定即刻前往学校。往常,周日下午才是他返校的时间,可今天,他却巴不得早早离开家,哪怕在家少待半天也好。
杨均熟练地启动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杨威紧挨着父亲,坐在后座上。风如调皮的孩子,肆意地拨弄着他们的头发和衣角。摩托车在公路上疾驰,路旁的树木飞速后退,仿佛在见证着父子俩急切的心情。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学校。学校大门紧闭,门口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车辆禁止入校”。无奈之下,杨均只能将摩托车停在校门口。好在这校门口紧邻着宽敞的马路,四通八达,场地极为宽裕,停车倒也不算难事。杨威跳下摩托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头望着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校园,心中的忐忑愈发强烈。
杨威领着杨均,脚步轻快地迈向高一 1 班。此时到校的人还不算多,他们来得算是早的。杨威兴致勃勃地带着杨均,先把宿舍逛了一圈,又去食堂转了转,最后来到操场。一路上,杨威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学校的种种。
接着,杨威还特意拉着杨均来到校栏处,指着自己在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文,眼中满是自豪,兴奋地说道:“爸,你看,这是我写的作文,得了一等奖呢!”杨均的目光落在那篇作文上,眼底深处分明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骄傲,但他脸上却依旧紧绷着,努力维持着严肃的神情,只是淡淡地说:“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炫耀的。”其实杨均的内心并非如他表面这般冷淡,他深知儿子能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实属不易,可又担心过多的夸赞会让儿子骄傲自满,所以才故意这般表现。杨威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里的光芒也黯淡了几分,原本期待着父亲能给予肯定和鼓励的他,此刻心里满是失落。
半路上,他们遇见了李林树。李林树热情地跟杨均打了招呼,杨威也赶忙跟李父问候。他们两人之前关系极好,彼此父母都对彼此很是熟悉。杨均和朱珍曾多次问杨威:“怎么不见你提起文博、林树了?”每次听到这话,杨威总是支支吾吾,尴尬得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红着脸低下头,心里却满是对那段破裂友情的遗憾和无奈。
逛了一圈之后,杨威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对杨均说道:“爸,咱们回教室吧。”语罢,父子俩并肩一同往教室走去。
刚巧在办公室门口,他们碰见了吴启华。杨威赶忙领着杨均去见了老师。吴启华一见到杨均,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对杨威是好一顿夸赞:“杨威这孩子啊,在学校里那可是表现出色。学习上特别认真,课堂上总是全神贯注,作业完成得也是一丝不苟。而且他还特别团结同学,同学们遇到难题向他请教,他总是热心帮忙,从不嫌烦。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他也总是积极参加,为班级争光。”这一通夸赞,直夸得杨均都瞪大了眼睛,心里直犯嘀咕:“这真的是我那调皮捣蛋的儿子?”一旁的杨威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对啊,就是这样的夸赞让他自己都有些恍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家长们陆陆续续都来得差不多了。那些留下来帮忙的同学忙得像陀螺一样,给家长们倒水,还发放一些相关的资料。杨威因为不在帮忙的名单上,便独自回了宿舍躺着。
教室里,先是班主任吴启华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介绍起来:“各位家长,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咱们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集体。在学习方面,大多数同学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思维活跃。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当然,也有个别同学还需要加把劲,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纪律方面,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但偶尔也会有一些小状况,需要不断加强管理。”接着,各位科任老师也依次发言。吴启华说道:“咱们班的语文成绩还算稳定,但在阅读理解和作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家长们能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数学老师接着说:“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有些同学做题粗心大意,希望家长能督促他们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英语老师也分享道:“英语的学习重在积累,要多读多背。部分同学的单词量还不够,需要加强背诵和记忆。”
整个家长会气氛热烈,家长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有的还拿出本子做着记录。
这次家长会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那便是选文理。这可是关乎孩子们未来学业方向的大事,吴启华神情严肃,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起来。
“文科注重理解、记忆和表达,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人文素养。理科则更侧重于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数学和物理等学科的要求较高。家长们和同学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慎重地做出选择。”吴启华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着。
家长会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还是杨均打了电话给杨威,说要回去了,杨威这才从宿舍回到班级来送。杨均一路上倒是没说什么,杨威暗自揣测,看来是没听到自己不好的话和事。
这时,杨均率先开口问道:“说是要分文理了,你怎么想?”杨威自嘲地笑了笑:“选什么不都一样吗?”杨均看着杨威,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但又无可奈何,自己的孩子就这脑子,他叹了口气,心里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很满足了。
杨威又开口说:“老爸,你有什么建议?”杨均不屑地回道:“没有,你自己决定。”杨威哈哈一笑说:“那选文吧,选文我至少还看得懂书。”说完,杨威便静静地目送着杨均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晚自习的时光,原本应是静谧而专注的学习时刻,却因文理分班的事情变得热闹非凡。大家都在热烈地交流着,教室里充斥着各种讨论声。
“听说文科女孩子多呢!”不知谁嚷了一嗓子,113 宿舍的几个家伙听闻,竟就因为这个原因一致决定选了文科。“男生大多选理科,理科班都是和尚班啦!”又有人喊道。但其实这说法也不绝对,毕竟选择文理科还是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杨威坐在座位上,手中握着笔,听着周围同学的议论,心中也在不断权衡。他回想起上课时老师的介绍,又思考着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最终,他下定决心,在选文理的表格上,郑重地写下了“文科”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