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魂渡阴录》
第一章:剪灵惊梦
光绪二十三年,鲁西清河镇有位剪纸圣手周墨卿。这夜他伏案剪制《百鬼夜行图》,昏黄油灯将纸人投影拉得老长,忽然听见窸窣响动。抬头见纸扎的送嫁童子竟在案上挪动,胭脂点就的腮红在月光下泛着妖异光泽。
\"周先生好手艺。\"银铃般笑声从窗外飘来,身着绛红嫁衣的女子踏月而至,裙摆掠过青砖竟无半点尘土。她指尖轻触纸人,那童子便活过来似的屈膝行礼:\"奴家名唤剪秋,本是明末剪纸匠人魂魄,困在纸中二百余年,今日得先生灵气点化方能现形。\"
三更梆子响时,剪秋忽然面色惨白:\"快将《百鬼图》烧了!\"话音未落,镇西乱葬岗升起百盏幽绿鬼火,纸扎铺里所有丧葬用品无风自动。周墨卿眼见纸马眼眶渗出朱砂泪,纸轿帘幔间伸出十数只青灰手臂。
第二章:阴亲索命
三日后,镇守备家的傻儿子暴毙。出殡时八抬棺木突然坠地,棺盖震开处,尸身穿着簇新状元袍,胸口贴着周墨卿剪的鎏金喜字。更骇人的是,尸首右手紧攥着半幅褪色鸳鸯绣帕,帕角绣着\"崇祯七年·林氏\"。
周墨卿被押入县衙地牢,深夜却见剪秋穿墙而来。她周身纸屑纷飞,嫁衣下摆已成焦黑:\"那绣帕主人是我生前挚友林绾娘,崇祯年间被逼与知府儿子结阴亲,活埋时咬断三根手指在绣帕写血书...\"突然牢房铁锁崩裂,数十纸人破窗而入,抬着周墨卿就往西山狂奔。
第三章:血轿迷踪
纸轿行至荒山狐嫁崖,周墨卿见崖底躺着具朱漆棺材,棺内女尸穿着与剪秋相同的嫁衣,左手三指残缺。棺材四周插着七盏人皮灯笼,火光里浮现金陵城隍庙的轮廓。
\"当年绾娘被活葬于此,怨气引来阴间画皮匠。\"剪秋纸衣渗出血迹,\"那妖人将绾娘魂魄封入《百鬼图》,每二十年便要用百对童男童女重绘人皮灯笼。\"话音未落,山崖石壁显出密密麻麻的婴孩掌印,血色符咒组成\"丁戊年七月半\"字样——正是三日后的中元节。
第四章:纸马渡魂
中元夜,周墨卿按剪秋指点扎出九十九匹纸马。子时阴门开,百鬼哭嚎中,金陵城隍庙竟在狐嫁崖顶显形。画皮匠端坐庙前,面皮如同褪色年画,正将哭喊的孩童按进灯笼。
\"绾娘,此时不醒更待何时!\"剪秋突然化作万千纸蝶,扑向庙中供奉的《百鬼图》。周墨卿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纸马额头点睛。霎时纸马化作白骨战马,载着历代惨死的剪纸匠魂灵冲向邪庙。
第五章:魂寄生绡
血战中,周墨卿看见画皮匠真容——竟是崇祯年间主持阴亲的道士!剪秋的纸衣在业火中寸寸成灰:\"快将绾娘血帕缠上房梁!\"周墨卿抛出染血绣帕,整座邪庙突然变作巨大纸扎,在晨光中熊熊燃烧。
灰烬里飘出两方红绡,分别绣着剪秋与绾娘的笑靥。此后清河镇每逢雨夜,便见红衣女子教孩童剪纸,剪出的鸟雀能绕梁三日。而周墨卿晚年所着《纸灵谱》中,总夹着片不腐的红纸,细看正是当年血轿的残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