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想到李家林如今身体如此虚弱,我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勇气,缓缓地将双手合十,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着观音菩萨拜了下去,开口请求道:“菩萨慈悲啊!李家林他现今身体极度虚弱,实在是苦不堪言。弟子在此恳请菩萨您大发慈悲之心,救救他这一条性命吧!”
只是还不等我拜下去,观音菩萨连忙让出一个身位,躲开了我这一拜,不过我没有发现菩萨这一异常。
随后观音菩萨微微颔首一笑,她那明亮的眼眸里闪烁着无尽的慈悲。
只见她轻声说道:“小友,你心地纯善,心怀慈悲之意,本座看在眼里,深感欣慰呐。李家林此生确实命中注定要经历此番劫难,但所幸如今这劫数已然过去,只要假以时日,他自然能够慢慢地恢复如初。”
听到观音菩萨这番话,我原本高悬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然而,脑海中浮现出李家林那憔悴虚弱的面容时,心中的忧虑却依旧无法完全消散。
犹豫再三之后,我再次壮起胆子,小心翼翼地对观音菩萨说道:“菩萨,虽说李家林的劫数已过,可他现在的身体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只怕靠他自身之力,想要彻底恢复怕是难上加难啊。弟子斗胆恳请菩萨您施展法力,再帮他一把可好?”
观音菩萨微微轻摇臻首,缓声言道:“小友啊,须知这尘世间万事万物皆存有既定之数,本座亦不可随心肆意加以干预。然则,本座念及此人命不该绝,故而可赐予其一滴‘甘露水’,以助力其消解体内所积阴气,从而唤醒其生机。”
只见观音菩萨玉手轻挥手中杨柳枝,刹那间,一滴宛如水晶般剔透的甘露便从宝瓶之中飘然而出。这甘露水在空中幻化成一滴露珠,散发着丝丝缕缕淡金色的光芒,令人目眩神迷。
我见状心头不禁一阵狂喜,赶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住这滴甘露水,并满怀感恩之情躬身施礼道:“多谢菩萨大慈大悲!”
观音菩萨则面露微笑,轻声回应道:“小友不必多礼,你只需将此滴甘露水注入那李家林之口,不消多时,他自然便会缓缓苏醒过来。”
我来到李家林身旁。接着,我轻柔地掰开他紧闭的双唇,再小心翼翼地将那滴甘露水送进他的口中。
就在那甘露水刚一触及李家林唇齿之际,竟是顷刻间化为无形。
转瞬间,它化作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之力,迅速渗透进入李家林周身的四肢百骸,所过之处,阴寒之气尽消,原本苍白如纸的面色也渐渐泛起一丝血色。
就在甘露水进入李家林口中的瞬间,他的身体微微颤动了一下。
我心中一喜,知道甘露水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片刻之后,李家林的手指轻轻动了动,紧接着,他的眼皮微微颤动,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仿佛刚刚从一场漫长的梦境中醒来。
“我……我这是在哪里?”李家林的声音虚弱而沙哑。
我轻声说道:“李哥,你已经没事了。你昏迷了很久,现在终于醒了。”
李家林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无奈:“我……我记得我看到了巧芸……她……她怎么样了?”
我心中一叹,轻声说道:“李哥,宁巧芸的执念已解,她已经离开了。”
李家林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悲伤,但他很快平静下来:“离开……也好,她终于可以解脱了。”
我连忙解释道:“不是,宁巧芸没有魂飞魄散,而是跟在了菩萨身边,而且也是菩萨救了你。”
李家林一开始没明白怎么回事,听到我说菩萨后,连忙起身在屋内朝四处行礼:“多谢菩萨出手相救。”
我微微一笑,说道:“李哥,不用谢菩萨了,凡人一般是看不到菩萨真身的。”
李家林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小阳啊,今天的事情可多亏了你啊。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我摇了摇头,说道:“李哥,你可不要这么客套了。咱们之间无需如此”
李家林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就在此时,观音菩萨那慈悲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小和尚与栓柱身上。
只见她轻启朱唇,缓声说道:“空色啊,你本是我佛如来座下弟子转世而来。今生若能摒弃杂念、一心向佛,潜下心来刻苦修行,假以时日,必能修成正果,证得无上菩提。”
小和尚闻听此言,心中激动不已,赶忙双膝跪地,双手合十,无比虔诚且恭谨地回应道:“多谢菩萨提点,弟子定当将您的教诲铭记于心,从此专心致志,苦心修炼,不敢有丝毫懈怠!”
观音菩萨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随后,她又将视线移到栓柱身上,神色凝重地言道:“施主,你所拥有的这具身躯,乃是世间罕见的至阳之体。此体质于你而言,可谓福祸相依。一方面它赋予了你超乎常人的力量,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你心生嗔怒,杀意难抑。故而,望你今后能够克制住内心的杀戮欲望,凡事三思而后行,切莫被一时的冲动蒙蔽心智,以致铸成大错。”
栓柱听后,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菩萨所言非虚,急忙连连点头应道:“多谢菩萨指点迷津,弟子日后行事定然会多加思量,绝不轻易莽撞冲动!”
观音菩萨见二人皆已明悟己意,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微笑。紧接着,她转过头来,目光温和地望向我,轻声说道:“小友,本座这里有一件要事,需托付于你。”
我心中一动,连忙说道:“菩萨请讲,弟子一定尽力而为。”
观音菩萨点了点头,说道:“小和尚与你一般,皆是携使命而来,希望日后你能多多照拂空色一番。”
我连忙说道:“菩萨放心,小和尚与我虽相识不久,但我也是拿他当自家兄弟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