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菜的分量特别足,哪怕给很多关系好的邻居送了两碗,最后仍然剩了小半锅。
陈伟南打算中午吃掉两碗,家里留两碗,剩下的分给大舅跟二舅。
他们家虽然也养了两头猪,但因为是第一年养这么多猪,没有经验,自留地又没种那么多洋芋跟红薯,其中一大半猪食都是用猪草煮的,再加上他们没有增肥的骨粉跟鱼粉,尽管猪圈做了保温,两头猪也只长了一百四五十斤,刚好达到二级猪标准。
但对于两个舅舅而言,这已经是惊喜中的惊喜。
任务猪从收购站换回来五十多块钱,年猪杀了百来斤猪肉,两个舅舅除了留下两个猪腿,一个猪头,一副猪下水,其他猪肉全卖了,换回来一百多块钱,减掉买米糠跟猪仔钱,仍然富余一百四十多块钱。
哪怕把两头猪吃掉的红薯,洋芋,苞谷……全都折算成钱当做成本减掉,也赚了最少一百块钱。
这在以前绝对是两个舅舅不敢想象的。
因为大部分猪肉都卖掉了,家里只留了两个猪腿,除了杀猪当天陈伟南带着家人去帮忙吃了两顿杀猪菜,两家人平时基本还是以素菜为主。
唯一变化就是油水比平时多了不少。
虽然年猪只有一百多斤,但用猪板油熬个七八斤猪油还是没问题的。
陈伟南相信剩下的杀猪菜足够两个舅舅吃上两天时间。
到时候各个生产队的年猪也该杀了,他们两家也就不再缺肉吃。
省着一点儿,吃完整个正月肯定没问题。
三家十多个人,围着一张桌子,长辈坐着,晚辈围在旁边站着。
因为菜量足,又都是荤菜,油水也非常足,每个人都吃得满嘴流油。
也许是因为快过年了,两个舅舅并没有多留,一人带着半盆杀猪菜,吃完中饭就回家了。
陈伟南本来还想给他们切点骨头,装点儿猪血,但被两个舅舅给拒绝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也杀了年猪,家里留了猪肉,而且当时杀猪时陈伟南没拿他们的猪肉,他们肯定也不能拿侄儿家的猪肉。
能带回去这么多的杀猪菜就已经很好了。
真要是拿了猪肉,那就太不知好歹。
两个坚持不要,加上他们说得也有道理,陈伟南也就没有强求。
送走两个舅舅,老娘终于可以不用忍了,直接当着儿子跟儿媳的面哭了起来。
当然,这个哭并不是伤心的哭,而是高兴。
长这么大,第一次过年家里有几十斤猪肉吃,第一次存款突破五百块钱……
刚才两个舅舅在家里帮忙,她一直忍着,现在终于不用忍了。
哭完冷静下来就看着陈伟南满脸激动道:“儿子……”
“看到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孙子也走了,还有这么多猪肉。”
“就算让我立马去见阎王,我都没有一点儿怨言。”
陈伟南笑着接话:“娘……”
“这才哪儿到哪儿。”
“您可要好好活着,最迟两年,我一定让你跟爹住上红砖瓦房,家里有吃不完的粮食跟猪肉。”
“到时候我跟洛寒再给你生个孙女。”
“你要是身体不好,谁帮你儿子跟儿媳妇儿带孩子……”
“所以你一定要养好身子,平时该吃吃,该喝喝,不要舍不得。”
老娘被陈伟南一番话说得更激动了:“红砖瓦房我可不指望。”
“咱们生产队也就书记跟队长是吃公家饭的,能盖得起,只要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家里有钱,有粮食,有肉吃,我就满意了。”
媳妇儿夏洛寒突然插话:“娘……”
“伟南刚才没有吹牛。”
“要是明年咱家收入不减,还真能把红砖瓦房盖起来。”
“我听说队长家的房子总共花了一千一百块钱,咱家现在已经攒了五百多块,差一点儿就六百块了。”
“等年前生产队里的分红下来,肯定能突破六百块。”
“明年再攒六百块钱,盖房子的钱就够了。”
老娘可以不相信儿子的话,但对儿媳妇夏洛寒的话却是深信不疑。
毕竟夏洛寒是全家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人,她说能行肯定就能行。
心里那个激动简直没法儿用言语来形容。
活了大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老了以后还能托儿子的福,住上红砖瓦房……
跟老娘的喜形于色相比,老爹显然要内敛的多。
心里虽然也很激动,对自己将来能住上红砖瓦房充满憧憬,但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堂屋剩下的猪肉上。
“儿子……”
“剩下的猪肉你打算怎么处理。”
“虽然现在凉快,但如果不进行处理的话,七八天以后还是会坏了去。”
陈伟南脱口回答:“还有五六天就过年了。”
“留一条猪腿,几斤排骨跟脊椎骨过年吃,其他猪肉全部做烟熏肉。”
老爹颠了颠几条猪腿后回答:“三条猪腿有十五斤重,两个猪后座有三十斤,剩下的排骨跟脊椎骨有二十多斤。”
“咱们一次用七十斤猪肉熏腊肉会不会太多了?”
“我估计队长跟书记都没我们家的腊肉多。”
陈伟南摇头回答:“这才哪儿到哪儿?”
“一会儿我把猪头处理一下……猪头肉应该还有差不多十斤,加上剩下一二十斤猪下水,全都熏成腊货。”
“过完年天气转热,新鲜肉不能放,又不可能天天去赶集。”
“没有新鲜肉咱们就吃腊货。”
“别人家我管不了,反正咱家吃饭不能缺油水。”
“只有吃好了,营养够,身体才会好。”
“明天生产队分红,后天生产队杀年猪……”
“到时候出了分下来的猪肉,有机会的话再多买一些猪头跟猪下水回来。”
“猪骨头也都买回来,反正价格不贵。”
“留一个猪头,一副猪下水,三四斤猪肉过年吃,剩下的也全部熏成腊肉。”
老娘又开始激动了。
满脸期待道:“那过完年咱家的各种腊货加起来不是有一百多斤?”
“老天保佑,没想到我陈家竟然能过上不缺肉吃得好日子。”
“年前上坟一定要多给祖宗们烧点儿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