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啊!】
......
不知为何。
万界时空所有人心中看到这句话后。
内心竟然升起了一丝莫名的感动。
所以,这是什么意思呢?
......
伴随着神话作为背景音乐。
视频开始播放。
【给他一次问候的机会。】
【他会选择把爱留在2000年前。】
【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啊!】
【它就是《河光刻石》。】
【来自两千三百年前的漂流瓶。】
【是一个战国时期的石刻。】
【上面的内容是。】
【我们是给王打鱼的公乘得和旧将曼。】
【我们两个现在在给王看守陵墓。】
【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啊!】
【想象一下。】
【在2300年前的一天。】
【两个守墓的人提议。】
【给后世的人打个招呼。】
【于是两人在石头上向后世的贤者问好。】
【谁又能料到。】
【小小的一块石刻。】
【一刻一读之间。】
【竟然已经过去了2300年呢?】
【这样的震撼和感动。】
【不亚于此前考古学家在兵马俑身上发现了秦朝工匠的指纹。】
【不得不感叹。】
【这就是考古的意义。】
【是中华民族才独有的浪漫。】
【通过一件件古物。】
【实现今人和先人的对谈。】
【接受一份份穿越千年的时间礼物。】
【古人在问君子好。】
【在座的各位可敢答应吗?】
......
评论区
......
【公乘得、旧将曼,这里是2024年,你们好啊!】
【“往石头上刻字,王会不会治罪?”
“咱可以留个昵称,找不到咱俩。”
“行,我叫公乘得(狗头)”
“那我叫旧将曼(狗头)”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好有礼貌,隔着2300年,叫我一声君子。】
【之前看到过一个探洞视频,博主在洞里捡到一枚生了锈的铜钱,一掉一捡之间却过了几百年。】
【别说2300年了,我看到课桌上上届学姐学长留下的字我都会回味好久。】
【所以我们华夏人喜欢刻到此一游是祖传的!
警察:你还有其他要交代的吗(狗头)】
【致两千年后的你。】
【叫我一声君子,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毒妇。】
【一刻一读之间,竟然已经过2300年。】
【这就是文明的浪漫。】
【唯有人们对美好灵魂的向往才可以永恒不灭。】
【这是独属于我们华夏人的浪漫。】
【文明的浪漫,可惜我不配君子】
......
万界时空
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
越是感性之人。
就越是感性。
距离战国时期越远。
也就越发的震撼和感动。
“原来这就是浪漫吗?但这真的好浪漫啊!”
很多有着跳脱灵魂的人。
“我也要这样做,我的名字或许也可以留传到后世。”
“我也要向后世问好。”
“后世的子孙们,你们好啊!”
......
战国时期
公乘得和旧将曼刚刚找到了一块石头想要刻字。
“我觉的这样也不错啊!”
“是啊,我们的名字也流传到了后世。”
“我们就这样写吧!”
......
秦朝。
秦始皇。
“兵马俑?”
“天幕说的是兵马俑?”
“你们这群后人。”
“寡人的陵寝啊!!!!”
......
与此同时。
刘武也点开评论。
输入一行字。
【公乘得、旧将曼,你们也好啊】
......
【一千年前的饭局。】
......
【不敢想象开幕的瞬间有多震撼。】
【93年。】
【考古队打开了辽代张文藻墓时。】
【墓门被一把大锁锁着。】
【但旁边留着钥匙。】
【里面是满满的一桌宴席。】
【墓主人知道他的墓肯定会被打开的。】
【所以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迎接。】
【并写上了墓有重开之日。】
【人无在少之颜。】
【凡厚实入吾寝茔者。】
【阅吾一生。】
【皆为吾友。】
【当以酒肉相待。】
【“开门很费劲吧。”】
【“在外面奔波很辛苦吧。”】
【“我知道。”】
【“但凡过安稳日子的也不会干这行。”】
【“坐下歇会吧。”】
【“东西还能吃的话就吃一口吧。”】
【“这里的东西我也带不走。”】
【“你看着拿吧。”】
【“给后面的人留点。”】
【真的有一种越过时空。】
【跟他灵魂对话的感觉。】
【吾请诸位上宾落座。】
【还望诸君仍记少颜时。】
......
评论区
......
【这个人真的是太豁达了。】
【他的尸骨应该是唯一一个被盗还能保全的吧?】
【盗完墓的盗墓贼回到家
坐在桌子旁吃起媳妇准备的晚饭
吃着吃着感觉味道不对劲
仔细一看变成了原本墓室里的宴席
猛然抬头回到了墓室
一只手从后背搭在自己的肩上
“后世的君子,宴席好吃吗?”】
【请先生出书!】
......
万界时空
“豁达?是啊,这个人是真的豁达!”
但凡有钱的。
哪个想自己的坟墓被盗。
越是达官显贵越是如此。
可是这个人就不一样。
竟然如此豁达。
“只是这考古到底是什么?”
“天幕已经提了好几句考古。”
“难道是盗墓吗?”
......
曹操:“肯定是盗墓。”
“不过就是换了一个好听的称呼罢了。”
“就像我的摸金校尉一样。”
“不过我的墓得好好的选一选。”
“多弄些假的。”
“不然......”
想到自己盗了那么多皇帝,那么多世家大族的墓。
曹操就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
诸多帝王。
“朕的陵寝当设立军队。”
“百年、千年、万年保护。”
“朕倒要看看。”
“谁能盗?”
“谁敢盗?”
......
与这些在乎自己坟墓的人不同。
明清时期。
很多人看着评论区的这段话眼睛都亮了。
【盗完墓的盗墓贼回到家。
坐在桌子旁吃起媳妇准备的晚饭。
吃着吃着感觉味道不对劲。
仔细一看变成了原本墓室里的宴席。
猛然抬头回到了墓室。
一只手从后背搭在自己的肩上。
“后世的君子,宴席好吃吗?”】
“这这这,这件事就是写话本小说的好素材啊!”
......
清朝
蒲松龄。
“好故事,好故事,我的聊斋又能增添一篇鬼怪志异。”
......
【这跨古今阅兵,让我中华血脉已经高燃到了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