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轩望着这个场景,嘴角忍不住微微扬起。
一箭双雕啊!
白文彬眼见求不动陈放,怒气腾腾回头瞪了谢云轩一眼。
谢云轩摊摊手,“你别怪我啊,要怪就怪节目组。”
白文彬咬着牙,瞪了他五六秒,回头看向陈放,“你回去洗澡,穿节目组的衣服过来。我自己打扫一遍,你来象征性地来擦两下就行了!”
陈放得了便宜还卖乖扯了扯自己的衣服,“我衣服上真的没猫毛。而且我家猫真挺可爱的,你别这么嫌弃啊。”
说着,陈放点开屏保,怼到白文彬面前。
【白文彬负面情绪值+166!】
谢云轩拍案而起,“不行!任务卡规定了要将马桶表面喷洒清洁剂并擦拭一遍,不能象征性地擦!导演,他们违规。”
白文彬冷笑道:“哪里违规了?卡片上又没说谁来干!你已经用了,这卡牌就生效了。”
刘洋咬着牙扫了遍卡片的详细规则说明。
妈的,被他们卡了一整天bug啊。
他压着怨气道:“以后每张卡片上的任务都必须由承接任务者完成!”
谢云轩一身怨气。
靠!给错了,应该让白文彬来扫他们的。
不对,那也没折磨到陈放。
啊!算了,至少他没自作自受。
梁炎掏出一张卡片,“我也要发,谢老师,你去打扫院子。”
“反弹。”谢云轩用掉了自己唯一一张反弹卡。
白文彬掏出绝杀拍在桌上,“谢云轩!你给我扫一楼公共卫生间去!”
客厅里的场面逐渐混乱起来。
……
与此同时,节目组中午发出晚上直播预告后,消息就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
一来是节目组买了热搜。
二来是唐辰得知消息后,感叹了句“他到底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便联系陈放,了解他有信心后,就也动用了钞能力。
于是乎,到了下午四点半,消息已经在各个社交媒体上,爬到了娱乐榜的十几名到二十几名的位置。
魔都的一栋公寓里。
一名二十五六岁的男人穿着睡衣,十指在键盘上迅速敲击,按下回车键后,长舒一口气。
写完!
他点开聊天软件,发现【起飞】群里有人@自己。
他是一名全职小说作者,主要写长篇小说,偶尔写写短故事。
这个名叫【起飞】的群聊里有十五名作者,有成绩不错的作者,也有老扑街。
点开一瞧,是一位老扑街的消息。
【蓝叶】:@克鲁苏,苏大,编辑回复你了吗?
男人轻笑一声,打字回应:“回了。说是估计市场不错。”
前段时间《鬼吹灯》带火了考古与冒险。很多人因为知识量跟不上,跟风却扑街了。
所以他选择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科幻题材,加入《鬼吹灯》当中的悬疑惊悚、冒险、志怪元素。
这就恰好满足了一个叫做“最优刺激模型”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偏好=熟悉+意外。在80%-90%熟悉感中嵌入10%-20%意外,就能兼顾安全感和惊喜,很容易起飞。
【蓝叶】:“大佬必飞啊!求章推!”
克鲁苏轻笑一声,“说不定小众,再牛逼,稿费估计也没上本书的零头。写着玩罢了。”
……
与此同时,魔都的另一片小区里。
星海正在蹲坑,望着屏幕上的装逼言论,忍不住嫌弃皱眉。
这群人又开始装逼了。
这群家伙可能是写小说装逼多了,很容易在群里装起来。
昨天他还看到个人说“今天就赚5000,只能吃菜夹馍了”。死一死吧!这群家伙,在书里很会装,在群里装逼就莫名变得直白又蹩脚了。
星海抬手正想退出群聊页面,就看到一条消息弹出来。
【《奇遇记》预告:今晚7点!陈放现场讲述自编科幻恐怖故事!】
紧接着又弹出一条消息。
【蓝叶】:小说这行门槛这么低吗?什么人都来写,明星都写?笑死,以为写作文吗?
【克鲁苏】:有粉丝,写成厕纸也有人买。
看到这话,星海眉头越皱越紧,长叹一口气。
这种拉踩的情况在这个群里也很常见。大部分人挺正常的,有三个人爱拉踩。
或许因为大佬和扑街都在一个群里,运气是起飞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就很容易出现对自身的认知偏差,觉得自己虽然没出成绩,但也超级牛逼,不过是运气差点罢了。
进而出现一种常见现象:有的自大者就会对大佬的书高谈阔论,甚至大佬只换了个平台,还没发书,就会被贴上“不行”的标签。对老作者尚且如此,更别提对明星了。
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这种事情,主要还是看个人的认知与品格。只不过这行跟外界接触少,运气又是重要成分,就更容易出现认知偏差。
他老婆是心理工作者,用他老婆的话来说,这种趾高气昂说大佬作品不行的现象,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认知水平较低者因无法评估自身不足,反而高估能力,自信满满地批评远高于自己的人。
这也是在维护自尊心,建立自己“懂行与牛逼”的人设,并沉迷其中。
眼见着群里越踩越起劲儿,星海忍不住打字道:“别说了,说不定人家写的不错呢?”
【蓝叶】:星大是他粉丝?
【星海】:不是。
【蓝叶】:那你维护他干嘛?咱们昨天还说云霄老贼玩了半年,新书的话,看书名就不行,你那时候也不心疼云霄,现在怎么还心疼起陈放了?
星海懒得争论了。那是因为昨天他没看手机啊。
他发了个打趣的表情包,就关掉了聊天软件。
曾几何时,这个群也是交流写作的地方。变了啊……
……
晚上六点半,距离开播还有30分钟。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正在别墅二楼的小客厅与阳台准备,有几个人在调整摄像机与大纲还有收音装置。
陈放走过来,发现房间里多了些装饰。茶几上放着医用氧气面罩、复古怀表,沙发下还有只小型的白色老鼠玩偶。
“陈老师,借过。”
陈放侧身,道具师双手捧着个球形水缸,冲他点头笑笑,走到茶几前,放下水缸,里面有两条金鱼正游来游去。
陈放问道:“哪来的金鱼?”
“在游乐园门口捞鱼游戏摊位买的,刘导说有代入感。”
陈放点点头,眼见布置得没什么问题,就暂时下楼休息。